元明清文学练习题

第六编 元代文学练习题

绪 论

一、解释:1、勾栏2、对棚3、末本4、旦本 二、填空

1、元代文学涵盖的时间,大致从年蒙古王朝灭金、统一北中国起,到年朱元璋推翻元朝为止,其间约 年。 2、金末元初,文坛在唐代变文、说唱诸宫调等叙事性体裁的浸润和启示下,并与( )、( )、( )、( )等表演要素结为一体,发展成( )。由于宋金对峙,南北阻隔,便出现了( )和( )两种类型。当时,许多文人积极参与的创作,使这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成为文坛的主干。

3、剧本包括( )、( )、( )三个部分。杂剧一般由折组成一个剧本,脚色可分( )、( )、( )三类,全剧只能由或一人主唱。南戏剧本由若干“出”组成,脚色分为( )、( )、( )、( )、( )等类,在剧中歌唱。杂剧和南戏的唱词多用以表现人物在特定场景中的( ),甚至直接透露作者的( ),具有强烈的( )性。 4、杂剧的曲调由( )民间歌曲、( )的乐曲和( )传统的曲调结合而成;南戏的曲调由( )的民间音乐与( )的传统的音乐结合而成、两者在音乐文化方面均由( )传统衍繁,彼此( );两者在音乐上的差别,实际是( )差异的表现,加上区域( )等文化上的差异,从而形成两大音乐系统。

5、北方戏剧圈以( )为中心,包括( )以北的大部地区,流行( );剧作多以( )故事、故事、( )传说为题材,多给人以( )、( )的感受。南方戏剧圈以( )为中心,包括( )地区,既流行( ),也演出( );剧作更重视( )的描写和( )的宣泄。

6、散曲是一种新体,押韵较灵活,可以平仄( ),句中可以增加( )。作家纯以曲体( ),与( )毫无联系。散曲的语言往往呈现( )化以及曲体某一部分音节( )化的状态。散曲的艺术表现比近体诗和词更多采用“( )”的方式加以( )、( )。 7、元代文学创作,均体现出( )之美,与每以( )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大异其趣。 三、简答

1、为什么说元代文学具有划时代意义? 2、元代戏剧创作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3、散曲为什么大盛于元代?为什么又会在元代走向衰微?

4、王国维认为元曲的审美特征及其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王国维的看法是否可取? 5、吴伟业说元杂剧“较昔之歌舞,更显而畅”,这“显而畅”的含义是什么? 四、论述

1、简析元代社会对元代文学发展的影响。 2、简析元杂剧和南戏的异同。

3、怎样认识元代的叙事文学和抒情文学? 4、谈谈你对元代文坛审美情趣变化的看法。

第一章话本小说与说唱文学

一、解释:1、说话2、话本3、入话4、正话5、平话6、说经7、诗话8、诸宫调9、搊弹词 二、填空

1、口传故事的传统,可远溯至上古( ),后来,人们以“( )”代指( )的“故事”。隋《启颜录》载杨素手下散官侯白,以“( )”而得杨器重,杨子玄感曾对侯说:“侯秀才,可以(与)玄

.

感说一个好话。”这是目前所知关于“( )”的最早记录。

2、宋代“说话”呈现出( )化与( )化特点。据宋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当时,“说话”有( )、( )、( )、( )四家。 3、小说话本突出的题材内容是( )故事和故事。

4、“讲史”只是一种概称,“( )”才是“讲史”的全貌。 5、今存的说经话本只有《( )》。 6、《( )》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 三、简答

1、宋元话本的成书情况可分为哪三类?

2、宋元小说话本由哪几个部分构成?它们的作用是什么? 3、宋元小说话本有哪些艺术成就? 4、《五代史平话》在写作上有哪些特点? 5、诸宫调与说话有什么关系? 四、论述

1、简论宋元小说话本的题材内容特点。 2、简析《大唐三藏取经诗话》的意义。

3、简论《西厢记诸宫调》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成就。

第二章关汉卿

一、重点阅读作品:《窦娥冤》(第三折)、《救风尘》(第三折)、《单刀会》(第四折)

背诵:《窦娥冤》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单刀会》第四折[新水令]、[驻马听][离亭宴带歇拍煞]) 二、填空

1、关汉卿,号,( )人。至元、年间,活跃于创作圈中,是名震( )的( )领袖。他深受思想影响,但生活在( )之路长期堵塞的元代,处于一种进则( ),退则( )的难堪境地,不过他较能调适自己的。他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呈现出( )而( )的特色。一方面对( )十分关切、对( )十分热爱;另一方面,在建立社会秩序的问题上认同( )学说,甚至流露出对( )生活的向往。他一方面写出感天动地的《( )》,另一方面又编写了充满富贵气息的《( )》。其文学创作的总体风格是( )不脱、( )不离。其创作态度,既贴切社会,敢于为大声疾呼,又不失厚( )、正的旨趣。他是一位以( )创作来干预积极( )的作家,又是一位( )的浪子,还往往流露出在现实中之后解脱( )、狂逸( )的心态、这多层面的矛盾,是( )来回激荡的产物。惟其如此,他才成为文学史上一位( )的人物。他一生创作杂剧种,今存种。其中( )种是否是他原作尚有( )。

2、[新水令]大江东去,引着这( )驾着这( )。又不比( ),可正是千丈( )。我觑这似( )社。[驻马听]水山,年少周郎( )?不觉的灰烟。可怜转伤嗟,破曹的( )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好教我( )!(带云)这也不是,(唱)二十年流不尽的( )!

3、关剧中向黑暗现实奋起抗争的英豪,往往是弱小( )、《救风尘》中的( )、《望江亭》里的( ),本来都是( )的妇女,污浊的、恶劣的,激发了她们捍卫以及拯救的潜能、她们无意以自居,但是悲剧时代了她们,使她们在令人的生存空间中爆发出极为灼热的火花,照耀了漫漫( )。《金线池》中的杜、《谢天香》里的谢。《玉镜台》中的刘在剧中更多的流露出对( )的不满,他们的忧愁苦恼虽然往往出于,而且最终以终场,但也曲折反映出封建时代女性地位卑下及其受摆布的命运。 4、[端正好]没来由犯( ),不提防遭( ),叫声动惊!顷刻间先赴( ),怎不将也生。[滚绣球]有朝暮悬,有掌着权。也,只合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 ):为善的受更,造恶的享又。( )也,做得个( ),却元来也这般( )。也,你不分何为?也,你错勘枉做!哎,只落得( )。 5、关汉卿的杂剧创作具有鲜明性,是名副其实的“( )之曲”。他在创作剧本时,注意尽快

.

“( )”。很注意处理( )的节奏,注意的冷热调剂,交替。擅于设置( )。他的戏剧语言,向以( )著称。 三、简答

1、关汉卿的戏剧创作及其艺术风貌为什么会呈现出鲜明而驳杂的特色? 2、《单刀会》构思上有什么特色? 3、《西蜀梦》的主题是什么?

4、《救风尘》、《望江亭》的旨意是什么? 四、论述

1、试论《单刀会》中关羽形象的意义。 2、简析赵盼儿、谭记儿两个形象。 3、简论窦娥的悲剧命运和性格特征。 4、简论关剧的语言成就。

第三章王实甫的《西厢记》

一、重点阅读的作品:《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第四本第三折)

背诵:第四本第三折[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一煞]、[收尾]五支曲词 二、解释:1、《会真记》2、《董西厢》3、《王西厢》 三、填空

1、王实甫名( ),( )人,《录鬼簿》把他列入“( )”而位于( )之后,可以推知他与( )同时而略晚,在元成宗、( )年间尚在世。

2、“( )”是《西厢记》戏剧冲突的第一个高潮,“( )”是第二个高潮,“( )”是第三个高潮,老夫人听信郑恒造谣,要( ),把全剧冲突推向最高潮。

3、莺莺心中“( )”始终是摆在( )的位置上,她是一个追求( )、大胆反抗( )的女性形象、张生是一个执着诚挚追求( )的“( )”,( )是这个形象的内核、红娘是崔张爱情的“( )”,她不仅见义,而且缘反,她的侠气反映了( )对“( )”自觉追求的态度。 四、简答

1、《西厢记》在体制上有什么创新?

2、《王西厢》对《董西厢》的题旨有哪些改造?这样的改造有什么背景和意义? 五、论述

1、简析《西厢记》的戏剧冲突。 2、简论《西厢记》的人物塑造。 3、简说《西厢记》的语言艺术。

第四章白朴和马致远

一、重点阅读的作品:《墙头马上》(第三折)、《汉宫秋》(第三折)。 背诵:《汉宫秋》(第三折)[梅花酒]。 二、解释:元剧四大家 三、填空

1、白朴,字,“幼经,仓皇”,幸得父友抚养,长大后又曾漂流( ),看到社会( )山河( ),心情十分。面对残酷,决心不参与( ),“放浪,期于( )”。南宋灭亡,白朴长期在( )居住,经常和( )聚饮,题咏( )名物,时常流露出( )之感和之哀。作杂剧( )种,现仅存《( )》、《( )》。

2、马致远,号,人。青年时追求( ),中年时期一度出任( )行省务官,晚年以( )为伴,

.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