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辩总结
谢谢主席,评委,对方,大家好!
对于情理孰先孰后之论,我认为关键在于:谁才是人们行为处世的真正准则。我方认为,情是由人类心中的想法所直接决定的,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同时也因人而异,使人们行事带有很多偏颇。反观之,理则是人们综合了社会经验和以往成功失败的教训而获得的准则,最能够体现社会公平公正性的指导性准则,依情行事会走向偏颇,而依理行事就能够让事情沿着成功之路前行。
同样一个人,情绪化的人行为就远不如理智的人行为来的正确,虽然情能给人行为的原动力,但是理才是人行为的指示器、风向标。 因此,理在情先。 对方辩友中所述:
我方辩友中说过:
1.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人与自然要怎样和谐?是理还是情?答案是肯定的 理居主位。
2.依法制国是我国的中心政策之一,那些说中国政治腐败的也就是抓住了官员讲情不讲理的问题,可见,理在情先,才能让社会公正. 3.理性的世界才是真实而美丽的。
6
请问,是什么让唐太宗不认亲疏让洱海的风、回纥的幔帐、靺鞨的大风雪吹成民族的团结?是什么让伽利略不以旧的理论为纲,让真理之步迈进了人类文明的史册?是什么让贝多芬不成为传统的奴隶,开创了充满生命豪情的《第九交响乐》?对,是她,是理性的灵光!看孔夫子一袭长袍,沿路呼出“理性至上”;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那是诺言是军纪是理性。我们不禁要为他们呐喊。
即将步入社会熔炉的我们,是凭借直觉和自我情感去认知这繁杂的世界还是用理智去面对去丰满我们的羽翼呢?
纵使万丈火山灰能掩埋整个的庞贝古城却永远也掩埋不了真理的曙光。
翻开历史,触目惊心,满眼是君王的昏庸王朝的颓败,忠臣的精忠报国却蒙莫须有之罪,而奸佞飞黄腾达的段子却一折接一折。不忍再翻看,但满脑尽是屈原的无奈、岳飞的愤怒、比干的惨境...君王们的情感被叵测之心操纵,君王的情感获得了无人企及的权利--“非者昌,是者亡”每一个如此的君王无不践履覆国的命运。以史为鉴,中国共产党带领我们建立了新中国,提出了依法治国的理性决策,正是这理智而富有远见性的决策,使中国的振兴指日可待。邓小平在“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中,提出了祖国统一的新思路,让中国社会的发展选择了理智也选择了繁荣。
综上所述,亲爱的同学们、亲爱的对方辩友啊,勿要让“情”字蒙了眼,切记“理”字应当头!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