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7年中考科学课后强化训练4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含解析

课后强化训练4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1)

一、选择题

1.在甲、乙两个型号相同的量筒内各注入10毫升清水,再在各量筒内插入一株形态结构基本相同的芹菜,并将乙量筒内芹菜的叶摘除。然后将两装置置于阳光下,每隔10分钟记录一次两量筒液面的读数,结果如下表。分析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

时间(分钟) 甲(毫升) 乙(毫升) A. 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B. 叶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C. 叶是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器官 D. 实验结果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解析】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随着接受光照时间的推移,甲装置中水的质量减少的幅度要比乙装置大得多,装置内水分主要通过蒸腾作用散失,而甲、乙两装置的变量是有无叶,所以可以得出结论:叶是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器官。

2.科学家为检测有机物运输部位及方向,做如下实验:他们利用含放射性标记碳的二氧化碳,由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合成了含放射性标记碳的葡萄糖,一段时间后,先后在茎的树皮和根的树皮中发现了含此标记碳的葡萄糖,此实验证明运输有机物的部位及方向是(C)

A. 韧皮部的导管、由上向下 B. 木质部的导管、由下向上 C. 韧皮部的筛管、由上向下 D. 木质部的筛管、由下向上

【解析】 树皮中有韧皮部,韧皮部中有筛管,先后在叶、茎、根中发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碳,表明葡萄糖运输的方向是叶片→茎→根,即有机物是由上向下运输的。

0 10.0 10.0 10 8.3 9.8 20 7.1 9.7 30 6.5 9.5

(第3题)

3.某同学制作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固定装置省略),并将该装置放在阳光直射处,10分钟

后观察到U形管右侧的液面明显下降,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B)

A. 植物进行了光合作用 B. 植物进行了蒸腾作用 C. 植物进行了呼吸作用 D. 植物吸收了无机盐

【解析】 植物吸收U形管中的水分并通过叶片蒸腾作用散失,于是U形管右侧液面下降。 4.某农业局的工作人员在视察中发现有一块农田中的玉米和周围其他农田相比,植株矮小、发黄。其合理解释是(B)

A. 缺水 B. 缺含氮无机盐

C. 缺含钾无机盐 D. 缺含磷无机盐

【解析】 植物缺水时,叶子会出现萎蔫现象,不会出现植株矮小、发黄的现象,故A错误;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故B正确;缺钾时,植物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带褐斑,故C错误;缺磷时,幼芽和根系生长缓慢、植株矮小、叶色暗绿带红、籽粒不饱满,故D错误。

(第5题)

5.移栽树木时,给树“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以提高成活率,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C) A. 树皮 B. 形成层 C. 木质部 D. 髓

【解析】 木质部内有木纤维和导管,导管可以运输水分和无机盐,因此“挂吊瓶”补充水和无机盐,吊瓶的针头应插到茎的木质部中,C正确。

6.某同学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了无土栽培的尝试,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C) ...

(第6题)

A. 甲、乙两装置应放在相同的适宜环境中

B. 甲植株生长良好的原因是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无机盐 C. 土壤浸出液的浓度越高,甲植株生长越好

D. 向土壤浸出液中通入空气有利于甲植株的生长

【解析】 土壤浸出液的浓度如果高于植物根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将失水死亡。

7.很多人都喜欢种植多肉植物。多肉植物的茎或叶肥厚,具有较强的贮水能力,在生活习性上也和一般植物有所不同,其气孔白天关闭,夜间开放。下列关于多肉植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A. 它的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三部分构成 B. 气孔白天关闭,可以减弱蒸腾作用 C. 保水能力强,有利于在干旱环境中生长

D. 气孔夜间开放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有利于白天光合作用

【解析】 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等结构,不仅仅由细胞膜、细胞质、

>>展开全文<<
12@gma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