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练习三

第三讲

一、概念解释

1.最近发展区:这种儿童在指导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2.图式:所谓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是指围绕某一个主题组织起来的知识的表征和贮存方式,是一种关于知识的认知模式,是一个有组织、可重复的行为模式或心理结构,是一种认知结构的单元。 3.同化: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 4.顺应:顺应指改变主体已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以适应客观变化。 5.客体永久性:客体永久性亦称“客体永恒性”,“永久性客体”,是指儿童脱离了对物体的感知而仍然相信该物体持续存在的意识。。

6.自我中心:只能够从自己的角度理解事物,不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角色中或不能明白他人的感觉。

7.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重新组织已有的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活动。

8.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是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产生出大量、独特的新思想的思维方式。

9.认知发展:心理学将个体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变化过程称为认知发展。

10.支架:支架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儿童的帮助,就像婴儿学习走路,父母总是要给与一定的搀扶,或者提供一个学步车,但走路还是婴儿自己学会的。支架是一种帮助,借助这种帮助儿童能够完成那些他们不能够独立完成的任务。

11.私语:自言自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言语发展现象。 二、单项选择题

1.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___C ____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涉及的概念有___C ____。

A.关键期 B.观察学习 C.最近发展区 D.图式

3.掌握字词概念的转折点是 _B .

A.初中一年级 B.初中二年级 C.高中一年级 D.高中二年级

4.进入___C ____以后,个体的抽象逻辑思维由经验型向理论型的转化初步完成,标志着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趋向成熟。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初期 D.成年期 三、填空题

1.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把新感知的材料或经验纳入到已有图式中以理解新事物的过程”被称作是___同化______。

2.在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理论中,在教育与发展方面提出的三个问题是__“最近发展区”思想、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和关于学习的最佳期限问题_______。

3.发现性思维的的特点是_______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_______。 4.初二是__机械识记______向____理解识记____过渡的转折时期。

四、判断正误

1.皮亚杰认为,客体永久性形成于前运算阶段。 错 2.在维果斯基的认知发展理论中,他提出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以成熟和发育为前提,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 对 3.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记忆已占绝对优势,具体记忆则完全消退。 错 4.“此矛锋利,无坚不摧”,“此盾坚固,任刺不入”。违反了逻辑法则中的矛盾律的原理。 错 5.创造性思维过程有五个阶段:定向阶段、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对

五、简答题

1、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

答:个体认知发展的基本特点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对立统一。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是量的积累过程。另一方面,个体的认知发展又表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不同年龄的个体的认知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因而又有质的飞跃。个体的认知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再由质变到量变的过程。 2、认知发展的条件都有哪些。

答:个体的认知发展既受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的影响,又受环境和教育的制约。遗传素质是个体通过遗传获得的与前辈相似的生物特征。主要是指那些与生俱来的解剖生理特征。遗传素质是个体的认知发展必要的生物前提。首先,正常的遗传素质是产生正常的认知活动的前提。其次,遗传素质还奠定了个体认知发展差异的先天基础。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智力与父母的智力存在较高的相关水平。

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指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生理成熟主要是依赖于机体的遗传基础而发生变化的。个体的认知发展与生理成熟直接相关,并以生理成熟为基础。生理成熟具有严格的程序性,这种程序性也严格地控制着认知的发展。

当然,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只是认知发展的必要条件,它们只能提供发展的可能性。它不是个体认知发展的心理原因,也不能决定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和水平。对个体认知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环境。 在环境因素中,个体的社会生活条件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影响最大,其中,教育起主导作用。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儿童实施影响。环境和教育不是机械地决定儿童的心理发展。环境和教育都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3、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

答:皮亚杰提出,儿童认知发展必须经历四个独特的本质完全不同的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和形式运算阶段(11岁以上)。感知运动阶段的主要特点是:

依赖感觉与运动来认识事物。本能性的反射发展到目的性的活动。出现客体永恒性。问题解决能力开始发展。延迟模仿的产生。前运算阶段又包括符号功能亚阶段与直觉思维亚阶段。符号功能亚阶段是2-4岁的时期。符号功能的出现是这一阶段幼儿认知发展的最显著特点,直觉思维亚阶段是4-7岁的时期。此阶段儿童开始运用初级推理,希望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皮亚杰称为“直觉型”,是因为儿童对于自己知道什么非常确定,但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得到这些知识的。他们经常说自己知道某些事情,但这不是通过理性思维了解的。具体运算是一种和真实的、具体的物体相关的可逆的心理活动。与前运算阶段相比,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具体的问题,即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和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但需要事物和直观形象的支持,不能够进行纯符号运算。形式运算阶段的出现,个体开始形成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形式运算的发展提供了对各类问题进行推理和形成逻辑的能力。

4、比较皮亚杰的“自我中心的语言”和维果斯基的“私语”概念。 答:皮亚杰认为这是儿童不能进行观点采择的结果。而维果斯基认为自言自语有助于个体将共享的知识变成个人的知识,是复杂认知能力形成的基础。

5、简述青少年思维的发展。

答:(1)思维的整体结构基本形成并趋于稳定。在教学活动的影响下,青少年的抽象逻辑思维得到较快的发展,并在初中阶段开始占主要地位。在高中阶段,个体的抽象思维不仅占绝对的优势,而且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青少年的辩证逻辑思维也在迅速发展,并于高中阶段达到基本成熟的水平。辩证逻辑思维是人类的最高级的思维形式,辩证逻辑思维的成熟标志着青少年思维的整体结构的形成。同时,青少年的动作思维和形象思维仍在发展,并与抽象逻辑思维和辩证逻辑思维相熔合。动作思维的发展促进了青少年技术能力的发展,形象思维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能力的发展。

(2)思维的深刻性日益提高,初中生的思维处于还半成熟状态。高中生的思维基本上接近于成人,处于成熟水平。主要表现:其一,高中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