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策略

作者:郭璟坤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0期

摘要:国际贸易术语是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家贸易规模的扩大而制定的,能够有效的促进贸易双方交易的达成,对于促进国家贸易的良性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经济的不断发展,原有的国家贸易术语惯例已经不符合时代的潮流,因此对原有的国际贸易术语进行了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国际贸易术语的新发展,并针对新情况提出了应用的策略,从而保证我国能够更好的应用国际贸易术语,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关键词:国家贸易;术语惯例;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1 引言

当前,国际上使用的国际贸易术语主要是由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由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环境的改变,国际商会在2011年推出了全新修订版的《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来代替已经使用了十年之久的《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此来确保国际贸易术语惯例能够更好的发挥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巨大价值,切合时代的需求。《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相较于先前的版本有了许多的变化,内容更加的清晰明了,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能够更好的对国际贸易进行具体的指导,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国际贸易术语新发展的分析,使有关工作者能够更好的认识到术语的变化,从而在贸易中正确的使用相应的贸易术语,减少因贸易术语使用不当带来的损失,促进我国国际贸易事业的发展。 一、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 1.简化贸易术语的分类

《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相较于2000年的版本,在贸易术语的应用上进行了进一步的简化,将2000年通则中E、F、C、D四组13种贸易术语简化为“所有运输方式”和“水运方式”两类11种贸易术语,使得贸易术语的整个框架更加的简洁明了。例如,将2000年版本的“Prdvision of goods in conformity with the contract/Payment of the price”简化为“General Obligations of the Seller(Buyer)”。 2.取消了“船舷”的界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000年的解释通则使用FOB、CFR、CIF三种贸易术语来规定买卖双方在水上运输时承担的贸易风险,《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为了使买卖双方的风险、责任能够相对称,取消了“船舷”的界限,以装上船舶为界来进行风险的明确划分。 3.增强对贸易安全责任的规定

由于全球恐怖主义的泛滥和海盗的猖獗,国际贸易越来越注重对贸易安全责任的确定,保证国际贸易中货物的安全。因此,国际商会在《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增加了与安全有关的国际贸易术语。例如,“Licenses, authorizations, security clearances and other formalities”中增加了卖方提供安全清单的义务,保证货物信息的安全性,符合国际上对贸易安全的要求。 4.注明交货地点

2000年的通则中没有注明交货地点,对于地点是用虚线的方式来表示,容易在贸易的过程中产生应地点问题产生的纠纷。《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就认识到了注明交货地点的重要性,因此,在其中使用“insert named place”来强调地点的重要性。《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通过CPT、CFR、CIF等术语,将贸易双方的交货地点和风险划分点进行明确划分。

二、国际贸易术语的应用策略

国际贸易中的买卖方通常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时间和空间上的差异使得货物在交易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风险,因此需要明确双方在不同情况下的责任和承担的风险费用。通过正确的使用国际贸易术语能够很好的明确双方的责任,尽可能的减少交易中的摩擦,使交易能够顺利的完成。我国的贸易工作人员应当掌握《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中的贸易术语,并在交易中正确应用,从而在国际贸易中掌握主动权。 1.恰当选择适用所有运输方式的术语

不同的贸易术语在交货地点和风险分界点上有着不同的划分标准,因此国际贸易工作人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恰当的贸易术语。例如,如果卖方的所在地不是港口,并且由卖方负责承担货物运输的费用时,可以使用CPT或CIP术语,但CPT术语中的卖方没有货物运输保险单而有着极大的运输风险,因此,卖方应当尽可能的使用CIP术语。如果贸易双方的距离比较接近,则可以选择使用DDP术语,既能够降低卖方的成本,又能够节省买方的时间。 2.恰当选择进口和出口贸易中的贸易术语

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在选择贸易术语上也有着不同的使用标准,因此,在出口贸易中主要使用CIF或CIP术语,而在进口贸易中主要使用FOB和FCA术语。国际贸易人员在选择贸易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术语时,应当尽可能的适合卖方进行运输和保险等方面的安排,同时促进本国有关行业的发展。

3.尽可能的规避风险

由于国际贸易双方在时间和地点上的差异,货物在运输的过程中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选择适当的术语来规避国际贸易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风险。例如,如果是我国以租船的方式来运输进口大宗货物时,我们应该使用FOB术语,这样才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卖方勾结船方来骗取货物。 4.将贸易货物的特点考虑在内

国际贸易中进行交易的货物品种极为的繁多,不同的货物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运输要求,因此在使用贸易术语时要将货物的特点考虑在内。例如,如果是散装之类的大宗商品时,可以选择DAP或是DAT术语,根据卖方是否承担卸货的费用进行灵活的选择。除了货物量的大小,还需要考虑货物的价值和货物运输所需要的费用等问题,使贸易术语的使用能够尽可能的促进贸易的顺利进行。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有着较大的变化,我们应当仔细研究和掌握各种术语的使用范围,保证在贸易过程中正确的使用有关术语,在保证自身利益的同时尽可能的促进贸易的顺利进展,减少贸易过程中因术语原因造成的损伤,推动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新超,沈钧,左宗文.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策略[J].国际贸易,2011,11:34-41.

[2]刘莹.关于国际贸易术语惯例的新发展及其应用策略研究[J].商.

[3]周纯朴.国际贸易中国际贸易术语应用策略探究[J].中国商贸, 2012,14:239-24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