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长郡雨花外国语学校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

非金属元素的梳理和综合

[命题趋向] 1.《考试大纲》中对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这块内容可分成二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是卤素等典型的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第二部分是其它非金属元素(如氢、氧、硫、氮、磷、碳和硅等)的化合物。每年的化学高考试题中往往都要考查到典型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往往跟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等基础理论内容相综合。最后阶段的复习中要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基础理论内容的综合应用,提高解决学科内综合问题的能力。 3.《考试大纲》中有多条类似于“以××为例,了解(或理解、掌握)××××”的内容叙述,如: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产化学反应原理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等等。对这些内容的要注意理解实质,达到“举一反三”的要求。在这些内容往往是高考命题的重点。

4.元素化合物知识复习中要注意相似、相近内容的总结归纳。如SO2、CO2、SO3、P2O5、SiO2等都是酸性氧化物,它们在性质有相似之处也有相异点。高考命题时常会把这种关系编入试题中。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这种趋向比较明显,值得大家重视。

5.重视元素化合物知识跟化学实验的综合。近几年的实验试题,都是以元素化合物性质为落点。估计近几年内这种命题趋向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1.氯元素的知识网络

2.次氯酸、漂白粉的性质

HClO分子的结构式为H-O-Cl(氧处于中心),所以电子式为

。次氯酸、次氯酸钙

等有多方面的性质,经常用到以下几方面性质:

-(1)HClO是一种弱酸,与碳酸比较电离能力有如下关系:H2CO3>HClO>HCO3,请分析下列反应:

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NaClO + CO2+H2O=NaHCO3+HClO 氯气通入碳酸氢钠溶液中: Cl2+NaHCO3=NaCl+CO2↑+HClO

---(2)ClO是一种弱酸的酸根离子,能发生水解反应:ClO+H2OHClO+OH,所以次氯酸钙溶液显碱性。

-3+

若遇到铁盐、铝盐易发生双水解:3ClO+Fe+3H2O=Fe(OH)3↓+3HClO

-(3)HClO和ClO都具有强氧化性,无论酸性、碱性条件下都可以跟亚铁盐、碘化物、硫化物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不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如:

硫酸亚铁溶液遇漂白粉:2Fe+ 5ClO+ 5H2O = 2Fe(OH)3↓+Cl+ 4HClO

-2--2-漂白粉遇亚硫酸酸盐:ClO+SO3=Cl+SO4 (4)HClO见光易分解:2HClO???2HCl+O2↑

(5)次氯酸钙中的Ca、ClO可以表现出一些综合性质。如少量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钙溶液中:

Ca(ClO)2+CO2+H2O=CaCO3↓+2HClO

注意理解二氧化碳、碳酸钠、碳酸氢钠分别跟次氯酸钙溶液反应的差异: Ca(ClO)2+Na2CO3=CaCO3↓+2NaClO

Ca(ClO)2+NaHCO3=CaCO3↓+HClO+NaClO 3.碳、硅及化合物的联系网络

2+

-

2+ - -

?

4.氧及其化合物相互联系

5.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典型题析]

[例1]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BC )。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例2]在溴化钾和碘化钾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把溶液蒸干后并将剩余物灼烧,最后残余的物质是( A )

(A)氯化钾 (B)氯化钾和碘 (C)氯化钾和溴 (D)氯化钾和溴化钾

[例3]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

-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CaCO3?CaO+CO2↑; CaO+3C?CaC2+CO↑;CaC2+N2?CaCN2+C ; CaCN2+3H2O(g)=CaCO3+2NH3↑。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例4]为检验浓硫酸与木炭在加热条件下反应产生的SO2和CO2气体,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a、b、c为止水夹,B是用于储气的气囊,D中放有用I2和淀粉的蓝色溶液浸湿的脱脂棉。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前欲检查装置A的气密性,可以采取的操作是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止水夹a和b,关闭止水夹c,用手捂热(或微热)圆底烧瓶A,若C中有气泡冒出,移开手掌(或热源)后,C处导管内有水上升,则证明A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 (2)此实验成败的关键在于控制反应产生气体的速率不能过快,由此设计了虚框部分的装置,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③①② (用操作编号填写)

①向A装置中加入浓硫酸,加热,使A中产生的气体进入气囊B,当气囊中充入一定量气体时,停止加热;

②待装置A冷却,且气囊B的体积不再变化后,关闭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慢慢挤压气囊,使气囊B中气体慢慢进入装置C中,待达到实验目的后,关闭止水夹b; ③打开止水夹a和c,关闭止水夹b;

(3)实验时,装置C中的现象为 品红溶液褪色。 ;

(4)当D中产生 A (多选不得分)现象时,可以说明使E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