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北 电 力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附 件
外 文 文 献 翻 译
学 号: 200505010129 姓 名: 燕雨虹 所在院系: 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环工0501 指导教师: 张为堂
原文标题: Enhancement of nitrogen removal in towery hybrid constructed wetlan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for small rural communities
年 月 日
提高塔式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
1
脱氮效率
摘要:
努力保护水源,尤其是在乡镇地区的饮用水源,是中国污水处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氮元素在水体富营养化和对水生物的潜在毒害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废水脱氮已成为首要关注的焦点。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小型的,处理费用较低的方法被用于处理乡镇生活污水。比起活性炭在脱氮方面显示出的广阔前景,人工湿地系统由于溶解氧的缺乏而在脱氮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为了提高脱氮效率,一种新型三阶段塔式混合湿地结构----人工湿地(thcw)应运而生。它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水平流矩形湿地结构,第二部分分三层,呈圆形,呈紊流状态。塔式结构中水流由顶层进入第二层及底层,形成瀑布溢流,因此水中溶解氧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硝化反应效率,反硝化效率也由于有另外的有机物的加入而得到了改善,增加反硝化速率的另一个原因是直接通过旁路进入第二部分的废水中带入的足量有机物。常绿植物池柏(Taxodium ascendens),经济作物蔺草(Schoenoplectus trigueter),野茭白(Zizania aquatica),有装饰性的多花植物睡莲(Nymphaea tetragona),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被种植在湿地中。该系统对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9%、85%、83%、 83% 和64%。高水力负荷和低水力负荷(16 cm/d 和 32 cm/d)对于塔式复合人工湿地结构的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硝化活性和硝化速率的测定,发现硝化和反硝化是湿地脱氮的主要机理。塔式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同样具有观赏的价值。
关键词:
人工湿地;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活污水;脱氮;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
1. 前言
对于提高水源水质的广泛需求,尤其是提高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需求是目前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发展指向。在中国的乡镇地区,生活污水是直接排入湖泊、河流、土壤、海洋等水源中。这些缺乏处理的污水排放对于很多水库、湖泊不能达到水质标准是有责任的。许多位于中国的乡镇地区的社区缺乏足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山区地形、人口分散、经济基础差等原因,废水的收集和处理是很成问题的。由于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地区所采取的废水处理技术必须低价高效,并且要便于施用,能量输入及维护费用较低,而且要保证出水能达标。建造在城市中基于活性污泥床的废水集中处理厂,对于小乡镇缺乏经济适用性,主要是由于污水收集结构的建造费用高。
1
Ecological Engineering,Fen xia ,Ying Li。
1
在另一方面,在中国,许多河流、水库、湖泊的氮含量没有达到国家和当地的政府的标准。虽然许多湖泊、大部分入海口、基本上所有的海岸的水看起来都很清洁,但是氮元素仍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扮演着一个主要的角色。因此相关叫做“新农村”国家标准已经颁布了。这个新标准规定,乡镇地区的的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源或土壤中。
人工湿地已经被科学的认识并且建造于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