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 北 电 力 大 学
毕 业 设 计(论 文)附 件
外 文 文 献 翻 译
学 号: 200505010129 姓 名: 燕雨虹 所在院系: 环境学院 专业班级: 环工0501 指导教师: 张为堂
原文标题: Enhancement of nitrogen removal in towery hybrid constructed wetland to treat domestic wastewater for small rural communities
年 月 日
提高塔式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
1
脱氮效率
摘要:
努力保护水源,尤其是在乡镇地区的饮用水源,是中国污水处理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氮元素在水体富营养化和对水生物的潜在毒害方面的重要作用,目前废水脱氮已成为首要关注的焦点。人工湿地作为一种小型的,处理费用较低的方法被用于处理乡镇生活污水。比起活性炭在脱氮方面显示出的广阔前景,人工湿地系统由于溶解氧的缺乏而在脱氮方面存在一定的制约。为了提高脱氮效率,一种新型三阶段塔式混合湿地结构----人工湿地(thcw)应运而生。它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是水平流矩形湿地结构,第二部分分三层,呈圆形,呈紊流状态。塔式结构中水流由顶层进入第二层及底层,形成瀑布溢流,因此水中溶解氧浓度增加,从而提高了硝化反应效率,反硝化效率也由于有另外的有机物的加入而得到了改善,增加反硝化速率的另一个原因是直接通过旁路进入第二部分的废水中带入的足量有机物。常绿植物池柏(Taxodium ascendens),经济作物蔺草(Schoenoplectus trigueter),野茭白(Zizania aquatica),有装饰性的多花植物睡莲(Nymphaea tetragona),香蒲(Typha angustifolia)被种植在湿地中。该系统对总悬浮物、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9%、85%、83%、 83% 和64%。高水力负荷和低水力负荷(16 cm/d 和 32 cm/d)对于塔式复合人工湿地结构的性能没有显著的影响。通过硝化活性和硝化速率的测定,发现硝化和反硝化是湿地脱氮的主要机理。塔式复合人工湿地结构同样具有观赏的价值。
关键词:
人工湿地;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生活污水;脱氮;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
1. 前言
对于提高水源水质的广泛需求,尤其是提高饮用水水源水质的需求是目前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发展指向。在中国的乡镇地区,生活污水是直接排入湖泊、河流、土壤、海洋等水源中。这些缺乏处理的污水排放对于很多水库、湖泊不能达到水质标准是有责任的。许多位于中国的乡镇地区的社区缺乏足够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由于山区地形、人口分散、经济基础差等原因,废水的收集和处理是很成问题的。由于资源短缺,经济欠发达地区所采取的废水处理技术必须低价高效,并且要便于施用,能量输入及维护费用较低,而且要保证出水能达标。建造在城市中基于活性污泥床的废水集中处理厂,对于小乡镇缺乏经济适用性,主要是由于污水收集结构的建造费用高。
1
Ecological Engineering,Fen xia ,Ying Li。
1
在另一方面,在中国,许多河流、水库、湖泊的氮含量没有达到国家和当地的政府的标准。虽然许多湖泊、大部分入海口、基本上所有的海岸的水看起来都很清洁,但是氮元素仍然在水体富营养化中扮演着一个主要的角色。因此相关叫做“新农村”国家标准已经颁布了。这个新标准规定,乡镇地区的的生活废水必须经过处理才能排入水源或土壤中。
人工湿地已经被科学的认识并且建造于小型乡镇地区的污水处理工程。人工湿地简单的结构,具有大的缓冲能力,产出较少的剩余污泥的,操作和维护简捷,操作和维护费用很低。这项技术对于SS,BOD,COD的脱除效率一般情况下是良好的,但是氮的脱除尤其是氨氮的脱除在现在运行的湿地系统中(水平流主导控制的湿地)是偏低的,这主要由于人工湿地中可被硝化微生物群利用的氧气量的缺乏导致的。在268号欧洲湿地中给出如下数据,一般氮的脱除在表面水平流系统(SSHF)是大约30–40%,这意味着大约30%的氨氮(NH3-N)和39.6%的总氮被脱除。无论如何,单一数据与大部分长期被监测的表面水平流系统在脱除氮方面是存在极大的不同的(Vymazal, 2005)。这个问题是由于底部不合格的渗透系数及氧合作用的不足导致的。要达到更高的脱除效率垂直流系统技术一定要比较完善。但是在以上这些人工湿地的设计中氮的脱除通常是不足的。通常被认为硝化反应发生在湿地系统中,但是需要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HRT)。
生物硝化反硝化反应是人工湿地系统脱氮最重要的机理;其他的机理比如植物吸收、吸附、氨的挥发是比较次重要的(Green, 1997)。尽管植物吸收了氮,但是仅仅一小部分被植物在一个可接受的范围内进行重移。在收割之后计算水生植物的吸收能力,粗略的统计为200–2500 kg N/每年,相比而言水下植物的吸收能力较弱为(<700 kg N/每年)(Brix, 1994)。此外,如果没有收割湿地植物,绝大部分已经被吸收并构成入植物机体的氮元素会伴随腐败过程重新回到水中。生物硝化反硝化作用依赖于很多因素如:温度、pH、碱度、电势和可利用的溶解氧。NH3-N的脱除大部分依赖于氧气的供应。连续不断的流水的反应床是一般是厌氧的。由于植物运输氧气到其根部,并在根部生长了好氧微生物,因此在靠近根部的地方NH4+由如亚硝化单细胞菌此类的硝化细菌氧化为亚硝酸盐,发生了硝化反应,然后由带有相同霉的细菌氧化为硝酸盐,如硝化杆菌。随后在湿地的一个厌氧区域扩散并且在有乳酸或是氢气这样电子源存在的情况下,硝酸盐为一个庞大的被称作硝酸盐生产者的的细菌群落提供电子。硝酸盐最后转化为氮气释放入大气中(Drio et al.,1997)。硝化速率比反硝化速率明显偏低,事实上,硝化速率变成了氮的脱除的限制因素。当1gNH3-N被氧化为NO3-N,需要4.3g氧气。当NH3-N为1mg/L时,直到溶解氧浓度达到4.6mg/L硝化反应才能进行。入水BOD中过量的矿物质与溶解氧都与硝化作用缓慢与否有关。
无论如何,由水培养殖产生的氧气是有限的。与水生植物多寡相关的水底氧气的释放量据报道是在0.5-5.2g/(m2d) 左右(Caffreya and Kempb, 1991)。在人工湿地的次级生长床层(VSB)表面水的溶解氧通常是偏低的。比如,次级生长床层(VSB)的微型植物系统的溶解氧浓度通常会小于1ppm (Steinberg and Coonrod, 1994)。许多研究已经显示很多大型水生植物根部的溶解氧浓度远远小于有机物氧化分解及硝化作用的需氧量。由于人工湿地结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