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就业困境及应对策略

大学生包含本科大学生、专科大学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词典里面对大学生的定义为:在普通高等学校注册入学的群体统称。普通高等学校,简称“普通高校”,指按照国家规定的设置标准和审批程序批准举办的,通过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统招生),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为主要培养对象,实施高等教育的全R制大学、独立学院和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独立学院主要实施本科层次及以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高等专科学校主要实施专科层次及以上教育。艺术院校、夜大、电大、自考、成教(包括函授、脱产和业余)等都不属于普通高校,其毕业生按照此解释相应的也不能称之为大学生。2015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信长星在举行的“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经验交流现场会”上透露,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为749万,总数比去年增加了23万。“十二五”期间,高校毕业生总量将以3%的速度增长,大学生就业压力将逐年加大。

三、 大学生就业的形势

(一)毕业生数量增加,就业市场供过于求

经过了2014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2014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

据《2014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尽管2014典范企业在市场上收入平均增长23.4%,招聘范围达到38万人,平均每家招聘683位大学应届毕业生,比2013的606人增加了12.8%。但2015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上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供大于求,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3]

(二) 就业门槛逐年抬高

虽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三令五申要消除就业门槛,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但记

4

者走访部分招聘会时发现,一些用人单位明确提出非“985”“211”高校不招,性别、户口、英语等级、工作经验等依然成为让求职者头疼的就业“门槛”。并且,家庭背景、博士是“土”还是“洋”、研究生毕业院校“查三代”等新型门槛也逐年增多。就业“门槛”“歧视”现象长期存在,反映出在劳动力供求矛盾突出的大环境下“买方市场”的主动地位。

(三) 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以青岛市某地区为例,目前用人单位的需求主要是商务服务业、IT/电子/通讯业、行政管理、金融/贸易/保险专业的毕业生,与实际毕业生不相匹配。这也表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问题。与商务服务业、行政管理、IT/电子/通讯业、行政管理、金融/贸易/保险四大行业对应的专业主要为管理学、工学和经济学。艺术设计、表演主持对应的主要为文学类专业。企业的主要需求岗位与毕业学生专业类别存在明显结构性矛盾,特别是商业、行政类专业毕业生人数与岗位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仅占岗位需求总数的5%。其次,金融/贸易/保险相关专业毕业生占岗位需求总数的10%;IT/电子/通讯类岗位与相关专业毕业生人数基本持平。另外,可供艺术设计及表演主持类专业毕业生选择的岗位数仅占总毕业人数的23%,[2]匹配度较低,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

(四)就业趋势多元化

1. 就业方向的多元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虽然大城市、机关事业单位、大型国企仍是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首选。但是,不少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开始改变以往的就业观念。大学毕业生再择业的过程中从以往倾向于高级管理人员、教师、公务员等机关事业单位,逐渐开始趋向于外企、私企单位,非国有企业已成为学生的重要选择。就业方向的改变,不仅增加了就业,而且平衡了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在就业方向的多元化进程中,自主创业成了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新天地。自主创业技能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压力,又能为社会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是现阶段就业的重要增长点。当代大学生已经普遍接受了自主创业的观念,面对就业难的局面,很多大学毕业生纷纷开始自主创业,自主创业为高校大学生提

5

供了一个新的就业途径。

2. 就业领域多元化

随着大学毕业生择业观念的转变,大学生择业的领域选择发生了多元化的改变。首先是专业的多元化。大学生在报考专业时,能够较理性地根据社会的需求填报,冷门专业和急需专业人才有所增加,从而这些领域的就业将增加。其次是工作领域的多元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就业政策的改革,以往重东部,轻西部重城市、轻农村的现象得到了改善。据统计:在上海、北京、深圳的应届毕业生的比例由54.1%下降到39.3%。同时,二线城市、西部城市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比例有所增加。随着国家对西部发展的支持,再加上一些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西部就业对大学生来说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在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今天,选择二级城市、西部地区与贫困地区就业无疑是一个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选择。此外,三支一扶等大学生下乡的人数每年也都在提高。[10]

四、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一)当代大学生数量增加,都面临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到749万,较

[8]

2014年增加了23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不仅如此,2015年我国还迎来了史上最大的

归国潮,是中国近30年来最大一次“海归归国潮”,预计将突破30万人,“最难就业季”遭遇“最大归国潮”,使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更加严峻,大学生将面临越来越重的就业压力。

(二)部分高等教育专业设置调整滞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要

教育作为面向未来的事业,必须根据未来社会的需求培养今天的大学生。教育又要根植于现实,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培养适销对路的大学生。但我国许多高校的专业及课程设置没有能够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进行规划,闭门造车有较大盲目性,存

6

在“因师资设专业”和“发展容易上马专业”的现象,置市场需求于不顾,导致低水平重复办学。来自上海教科院高教研究所的报告显示:2014年,上海高校本科61个专业中,重复设置的专业有28个,占专业总数的45.9%,在重复设置程度较高的11个专业中,除工商管理、英语、日语3个专业外,大部分专业的毕业生社会需求呈停滞状态,金融、会计、法律等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已开始下降。在这样的专业设置模式下,高校培养的人才必然不适应社会需求,社会急需的人才高校培养不出,社会饱和的人才却源源不断地涌出校门,导致大学生就业难。另外,不少高校专业划分过细,培养出的毕业生知识面过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差,不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8]

大多数高等院校教育模式还是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教育模式相一致,计划经济时代是个短缺的时代,高校毕业生靠国家分配安排工作。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高校毕业生主要通过市场作用寻求工作。在没有进行扩招之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还不是很突出,扩招后随着毕业生规模的逐渐扩大,而高校的教育模式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改进,造成了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困难。

(三)大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自身素质存在不足

就业期望值较高,没有看到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的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眼高手低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单位选择过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据在海大100名毕业生中调查显示,有90%的大学毕业生就业时选择大中城市,而对一些小城市的基层单位或县城,很少有人问津,有83%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国家机关、外企、国企、高校,而不愿意选择小企业、民营企业和乡镇基层,致使高不成低不就。[9]

(四)劳动力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调节失灵

虽然各方都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实习,但具体到落实相关工作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衔接机制而导致这种空泛的倡导无法取得实效。当前,在大学生就业实习方面,针对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对大学生的权益保护规范以及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等都不尽完善。虽然2006年国家人事部等几个部委联合下发的《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

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