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天水路项目 下穿淮南铁路箱涵两侧既有线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合肥市天水路工程下穿淮南铁路箱涵两侧
既有线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1、编制依据
1.1合肥市天水路工程设计图纸;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1.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 D61-2007); 1.4《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JTG F80/1-2004);
1.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TB10401.1、TB10401.2); 1.6《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 1.7《铁路工务安全规则》(铁运【2006】177号);
1.8《上海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上铁运发【2008】316号); 1.9关于公布《上海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实施细则》的通知(上铁运发【2010】161号);
1.10关于进一步加强临近营业线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通知 (上铁建发【2010】260号);
1.11国家、铁道部、上海铁路局其它有关既有线施工的安全管理办法; 1.12现场施工调查资料及本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经验。 2、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范围为:合肥市天水路工程下穿淮南铁路箱涵两侧既有线施工。
3、工程概况 3.1 工程概述
新建合肥市天水路为东西走向,线路全长1.373km,本工程自K0+240开始依次下穿商杭客运专线、合蚌客运专线、专用线、淮绕上线、淮绕下线、联络线15、北牵线、货10线共八条铁路线,其中专用线、淮绕上线、淮绕下线共计三条铁路线为营业线,系既有铁路,其余五条铁路现正在建设中。
天水路下穿商杭客运专线、合蚌客运专线地段,两条客运线均采用高架桥形式,桥梁净高为12m,本段天水路路堑地段采用挡墙进行支护,为确保挡
1
合肥天水路项目 下穿淮南铁路箱涵两侧既有线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墙施工时对客专线桥下基础影响,在紧帖挡墙背后与客专桥墩基础之间设φ1m的抗滑桩,抗滑桩防护措施详见附图。天水路下穿专用线、淮绕上线、淮绕下线、联络线15、北牵线地段5条铁路线下采用铁路箱涵形式,建成后天水路快车道净高5.2m,两侧设置防撞墙,对铁路箱涵进行保护,详见附图。铁路箱涵两侧天水路路堑地段采用挡墙进行支护,挡墙开挖深度如附图所示,为确保挡墙施工时对铁路箱涵和涵后路基不产生影响,距离箱涵外侧0.5m开始建设φ1m的抗滑抗滑措施,详见附图,为确保抗滑桩外侧土方开挖造成桩与箱涵之间0.5m范围内产生坍塌,每下挖0.6m后在两者之间施做0.3m厚挡板,依次做好基础底部。
铁路箱涵两侧设置雨水管。主要用于汇集下穿段的雨水,并最终通过管道引入离既有线100m处的立交泵站,管材采用钢筋砼管,各管径见附图,施工中注意在装卸管材时不要碰撞到箱涵墙身,管道埋设要做好防水措施。 3.2主要工程数量
下穿淮南铁路箱涵两侧既有线路段主要工程数量如下: (1) 挖土方6000方 (2) 填方3250方 (3) 水稳基层1026方 (4) 沥青砼面层2700方 (5) 挡墙抗猾桩720/48 (6) 挡土墙242m 3.3工期安排
本段计划于工程2011年6月1日开始施工,2011年7月30日完成。 3.4 劳动力组织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专门成立循环钻机、挡墙、路基等作业班组,组织各班之间流水作业及平行作业施工。施工期间拟投入管理人员见表3-1
表3-1 管理人员
序号
工种 人数 2
主要工作内容 备注 合肥天水路项目 下穿淮南铁路箱涵两侧既有线施工专项安全技术方案
1 2 3 4 5 安全防护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