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课程纲要》分享课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与学生交流《课程纲要》,了解本学期数学学习的课程内容、课程目标以及课程评价。
2.通过了解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法,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重点:
了解本学期学习内容和评价方法。 学习难点:
通过分享《课程纲要》明确学习目标 学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是开学的第一课,大家都拿到了新书,老师看到有的同学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翻阅新书,那么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交流和熟语本学期我们将学到哪些新知识。
二、了解学习内容、明确学习目标。
(一)了解一册书有八个单元,及每单元内容的主题。 师:这学期的数学课,将由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这本书陪伴我们共同度过。这本书有八个单元内容。我们大概要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完这些内容,下面就是让我们走进书中看看吧!
第 1 页
(二)了解每单元的内容(学生们先看,通过翻阅找出每一单元的重点,老师总结适当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如下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
2、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4、第四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5、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
第 2 页
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6、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7、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三)了解课程目标(因为学生对整个了解不够,需要老师多加说明和解释)
师:现在请同学们合上书。从三月到六月我们将完成一册书的学习,到期末六月份我们会有哪些收获呢?(老师向学生介绍下面内容) 第一部分: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除法》是在表内除法的基础上学习有余数除法(商是一位数)。结合分物的实操活动,是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有时会有余数,进一步体会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正确求商,体会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并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第 3 页
2、第五单元《加与减》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加减的口算,探索计算万以内数加减法及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估算意识,并能运用估算对计算结果的大致范围进行确定,形成习惯。能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能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大数》,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使学生体会验到“一千”、“一万”有多大,能结合实际,对万以内的数进行估计,能运用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认识万以内数的数位顺序;会读、会写万以内的数,会比较数的大小,培养学生的数感。 第二部分: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借助实践活动,认识八个方向;能给定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位置;认识简单的线路图,能根据线路图说出出发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距离和经过的地方,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第四单元《测量》,通过动手测量操作和实际活动,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有多长,以及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能根据具体情景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3、第六单元《认识图形》,通过生活情境认识角,会借助
第 4 页
三角尺辨认直角、锐角和钝角三种角;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按要求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能直观认识平行四边形;会用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设计图案。 第三部分: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调查与记录》,认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完成相应的图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并做出简单的预测。
另外本学期的学习,还安排了数学好玩,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三、课程实施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三)加强估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四)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进行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径。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教师要充分利用,精心组织学生开展生动有趣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过程。
第 5 页
四、交流评价方法,促进学习信心
1.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关注过程,终结性评价关注结果,二者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前者,并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2.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尤其注意发挥诊断、反馈和激励的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加强并理解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4.评价要突整体性及综合性。要体现语文课程目标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五、课堂小结 师总结:同学们现在已经初步了解了本册书我们要学习的内容,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只要平时付出努力,老师希望同学们在这学期的数学学习中,相信大家学期末一定会有所收获。
第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