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期末复习word版本

小学生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期末复习

名词:3个,15分 简答:3个,30分 论述:2个,30分 情景分析:2个,25分

第一章 品德发展与道德教育的概念与基础

1、品德、道德与德性

1.品德:一种是“大”的品德含义,即品德包括政治品质、思想品质、道德品质;另一种是专指道德品质。

2.道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对“道德”的解释是,以善恶评价的方式调整人与人、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标准、原则和规范的总和, 也指那些与此相应的行为活动。

道德是个体生命存在好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理解可分为两类;内在品质,和行为规范和原则。

3.德性:一词最早见于《礼记 中庸》,君子尊崇德性而探讨学问,这里指“人的自然禀性”在我国道家思想中,德性与道、生命密切相关。德性就是“道”在生命体中的体现,是生命的根本属性。

在西方,德性一词源于古希腊,苏格拉底认为,德性是人的本性,在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他讲德性分为理智和伦理两类,关涉思考、情感、行为;并将品质分为3中:过度、不及和中道,认为德性就是中道,其实质是一种适度。 2、

品德结构及其构成要素

三要素说:知(道德认识)、情(道德情感)、行(道德行为) 四要素说:知、情、意、行 五要素说:知、情、意、信、行 3、如何理解儿童生活?

儿童生活不同于成人生活,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儿童生活是“身体生活”、“本能生活”、“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世界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人文世界,而不是一个抽象的,以僵死凝固的知性逻辑为基础的,纯粹科学的客观世界。人民“生活在”日常世界中,体验“活着”的意义,并通过“生活”不断地揭示生活世界的“意义”。

儿童生活的主要存在方式有:关系性生活、活动性生活、学习性生活、社会性生活

第二章 小学生品德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5、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让·皮亚杰 1.皮亚杰

(1)采用对偶故事法

(2)皮亚杰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从一个非常自我中心的道德推理阶段发展到以合作和互利为基础的公平系统阶段,经历了一个前道德阶段和两个道德阶段。 ② 前道德阶段:学龄前的儿童几乎不关注规则,也不理解规则的真正含义。如在弹子游戏中,没有明确的获胜目的,游戏的目的不在于轮流玩,不需要规则的约束。他们的行为既不是道德的,也不是“不道德”的。

②他律道德阶段:儿童在5至10岁进入他律阶段,指行为受外部规则的约束。这一时期的儿童思维比较刻板,认为规则是由权威人物所制定的,不可更改,而且必须遵守。比如:一名出租车司机即使是为了挽救乘客的性命而超速,那肯定也要接受惩罚,因为他违反了交通规则,不论他的理由有多正当。 在惩罚方式上,这一时期的儿童倾向于采用强制性的惩罚,即为了惩罚而惩罚,惩罚措施与行为之间没有关联。(如忘记拿面包的孩子,家长就罚打骂她一顿)这一时期的儿童简单的相信因果报应(如掉进河里是对偷摘苹果的惩罚)

③自律道德阶段:10岁或11岁以后,大部分的儿童都进入到了皮亚杰所说的第二个道德阶段,他们的思维更加灵活,认为规则是可变的,人们可以主管的制定社会规则,也可以挑战现有规则。同时,在大家都同意的情况下,还可以修改规则。他们认为,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有时可以违反规则,如为了救人而违规的司机。

在行为责任判定上,儿童会依据行为者的主观动机来判读对错。 在惩罚措施方面,这一阶段的儿童能认识到惩罚的本质意义,会采用回敬型惩罚,即根据错误的类型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让犯错者意识到行为的后果,从而减少犯错误的行为。(如:忘记帮妈妈拿面包,是在妈妈需要帮助的

时候没有提供帮助,那么就应该采取相应的惩罚,让儿童意识到错误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减少“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予以拒绝”的行为) 2、科尔伯格

1、他继承发展了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采用道德两难故事

5、不同道德情感的发展 ①移情的发展

移情是指被他人的情绪激发并能感同身受地体验别人情绪的能力,它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道德能力,是引发内疚、同情等道德情绪的基础。也是个体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如儿童看见衣衫褴褛的乞丐,如果能感受到其苦楚,更容易捐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