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汉字的历史与特点

中国语言文字

我们知道只有人类有真正的语言,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载体,中国文化通过语言文字的记载流传下来,同时它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和传播做出了重要贡献.要想对中国文化有较全面的认识,就不能不了解汉语汉字的历史、特点及其文化功能。

一、 汉语的历史与特点 (一)汉语的历史

大家认识这些字吗?兵本义:兵器,武器。它是个会意字。从廾,从斤。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斤”,是短斧之类;下面是“廾”双手,象双手持斤。汉字经过历史的演变,一步步形成了今天的样式。

汉语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变的,语言有三个要素:词汇、语音、语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语法的变化最慢,其次是语音,变化最快的是词汇。

汉语发展史上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言文是脱节的。汉语口语经过上古、中古、近古、现代四个阶段,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但是,汉语的书面语在1919年“五四”运动以前,一直用的是文言,它是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一般把文言称作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文言)和现代汉语(白话)是汉语的不同阶段,两者的差距很显著,但是它们之间的关联也十分明显。古今汉语语法有一部分完全一样或大同小异:一般是主谓宾结构。至于词汇和语义,虽然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但基本词汇是相当稳定的。例如,《论语?子罕》:“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孔子说:聪明的人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不畏惧。”这句话的词语意义和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大体一致,不同的地方只有两点:第一,“智(知)、仁、勇”三个字加“者”后,组成名词短语,指具有三种不同品质的人;第二,单音词到现代汉语中都能以双音词来对应:“惑对应为迷惑,忧对应为忧愁,惧对应为畏惧。”不过,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这两点相异之处,也是可以沟通的。“者”在古代汉语里是一个代词,可以和任意一个动词或形容词组成名词性短语。在现代汉语里,它虽已不是代词了,但是,用它组成的名词仍有不少,如读者、记者、学者、弱者、老者等等,这是在构词法中保留着古代汉语遗存。

因为词汇是变化最快的,所以我们主要说说词汇的发展历史 1.词义的变化

由于社会变革、近古文学作品的传播,词汇在古今义上发生了很大变化。社会的变革包含了改朝换代、政治维新、文学运动、风俗的变迁和对外交流日益频繁,这些无不丰富着中国的文化,对中国的语言注入新的元素。近古以来,白话体文学作品的大量涌现,文言词汇转换成白话文词汇后,意义便发生了变化。到了近代,外国语言进入中国,中国人用自己的语言翻译外国名著,新的词义也会产生。贯穿古今的语言传承与发展,最终造成众多词汇古今意义的分化。

词汇在古今义上的变化,可以归纳为四类:

第一,词义扩大,指的是词所表示的概念的外延扩大。如,河,古义是指黄河,今义是北方的河流;江,古义仅指长江,今义是南方的河流;睡,古义是坐着打盹,今义可指各种姿势的睡眠;国,古指京都,中原地带,今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第二,词义缩小,词所表示的概念外延缩小了。如:子,先秦时期泛指孩子,今义仅指儿子;丈夫,上古指男子,今义仅指女人的配偶;臭,古义泛指各种气味,今义是令人恶心的气味;谷,古义是五谷的总和,今义仅指小米未脱皮的状态。

1

第三,词义转移,一个词汇在古时特指一层含义,今义仅指向另一层含义,在意义联系上,指向对象没有概念外延的大小,还是一对一的关系。如,牺牲,古时是祭祀用的牲畜,今义指为正义而献身,古义消失独留今义;去,古义是离开,今义是往某处走;走,古义是奔跑,今义为慢行;脚,古义为小腿;丈人,古义为老人,今义是岳父;烈士,古义是指有抱负的人,今义是为正义事业而死的人。

第四,感情色彩和程度轻重发生变化。如:爪牙,古义指君王的得力武将,今义成了帮主子做坏事的人;谤,古义为中性词,指公开的议论,今义成了贬义词,指诽谤;诛,古义是用言语谴责,今义是杀戮。

2.词的数量变化

词汇发展是积累式的。新词不断产生,少部分旧词消失。甲骨文中表达衣食住的字只有15个,金文中积累到71个,汉代《说文解字》中增加到297个,几乎是甲骨文的20倍。字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词的增多。越是社会变革时期,词汇积累的速度越高。比如在先秦百家争鸣时期,现代民主革命时期,当代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都是词汇积累的高峰期。

(1)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是新词产生与旧词消亡的根本因素,新事物的涌现,导致新词汇的产生,如电脑、宇宙飞船、生物工程、手机、互联网、键盘鼠标、光驱、芯片等等都是当代科技的代名词,已经进入我们的日常交际中来。同时,旧事物的消失,也使旧词汇失去原来的社会功能,虽然保留在字典中,却脱离了人们当今的生活,很少被采用,如虎贲(皇帝的卫士),薨(诸侯之死),庭燎(古时宫廷门外照明的火炬),这些词已很少为人所知,就渐渐被舍弃了。再比如駣,是三、四岁的马、騩,是浅黑色的马。牧业发达时,需要并产生了駣騩等单音词,进入到农业社会以后,这些词就不再需要了。当人们需要表达这些事物或概念时,可以用短语。

(2)语言接触也是汉语词汇丰富的一个重要途径。汉语不断吸收外来词丰富自己的词汇。西汉以后,由于民族关系的密切和国际交往的频繁,汉语里陆续加入了一些明显的外来词,主要是从西域南海传来的物名,如:蒲陶、苜蓿、槟榔、烟支、茉莉、琉璃、琥珀、箜篌。通过从东汉后期开始的佛典翻译,汉语又从古印度语言(梵语)中吸收了跟佛教有关的大批外来词,如:般若、菩提、南无、涅盘、阎罗、菩萨、罗汉、比丘、头陀、和尚、沙弥、夜叉、伽蓝、袈裟。

从1898年戊戌变法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50年间,汉语里增加了许多新词,其中绝大部分是双音词,小部分是三音词。词汇增补的主要来源:

一是自创新词。例如:总统、火车、炸弹、水泥、拍卖、显微镜、意识形态。

二是借用日语汉字词。例如:总理、选举、警察、银行、美术、标本、性能、俱乐部。 三是吸收印欧语词。例如:沙发(sofa)、扑克(poker)、咖啡(coffee)、黑客 (hacker)、苏打(soda)、吐司(toast)、吉他(guitar)、坦克(tank)。

汉语里比较通行的吸收外语词的方式:一是译音加类名,如:啤酒(beer)、芭蕾舞(ballet)、高尔夫球(golf);二是半译音半译义,如:摩托车(motorcycle)、冰淇淋(icecream);三是仿译,即用汉语语素对译原词的组成部分,如:篮球(basketball)、马力(horsepower)、机关枪 (machinegun)。最后一种义译法尤其常用。

3.词的形式

汉语词汇的发展倾向于把单音节扩充为双音节,把多音节压缩为双音节。把单音节扩充为双音节的方式是在单音节的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成分,如:发/头发、唇/嘴唇、雀/麻雀、鹊/喜鹊、鲤/鲤鱼、韭/韭菜、鼻/鼻子、指/指头,或者把两个意义相近或有关的单音节合起来用,如:皮肤、牙齿、墙壁、窗户、云彩、月亮。把三音节压缩为双音节的方式是省去其中一个音节,如:落花生/花生、山茶花/茶花、机关枪/机枪、潜水艇/潜艇、生地黄/生地、川贝母/川贝。把四个以上音节压缩为双音节的多见于某些词组的简称,如:初级中学/初中、化学肥

2

料/化肥、对外贸易/外贸、彩色电视机/彩电、高等学校入学考试/高考、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汉语中还有一种“叠音词”和“联绵词”。

叠音词由两个相同的字组成,多数是形容词和象声词,如:盈盈、楚楚、孜孜、喋喋、熊熊、习习、喃喃、啾啾。联绵词大多由两个具有双声、叠韵关系的字组成,多数是形容词,也有一些指具体事物的名词,双声词是指声母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如:参差、踌躇、忸怩、陆离、玲珑、 伶俐、 拮据、倜傥、磊落、仿佛、鸳鸯、孑孓、蟾蜍、 辘轳。叠韵词是韵母相同的两个字组成的词,如伶仃、混沌、酩酊、迷离、腼腆、依稀、潺湲、螳螂、蜻蜓、光芒。这些双音词或双声,或叠韵,带有音乐美,一般用来描写各种情状,诗词和韵文中更为常见,带有浓厚的汉语特色。

5.汉语的传播

汉语在吸收外来词的同时也影响并渗透到其他语言。比如“ganbu(干部)、guanxi(关系)等词多年以前就正式进入了《牛津英语词典》;实际上,英语中各类汉语借词不断涌现。tofu(豆腐)、Peking duck(北京烤鸭)、chow mein(炒面)已进入了外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代表中国历史文化的词语,如:Confucius(孔子)、Laozi(老子)、fengshui(风水)这些词语已经进入到英语的日常词汇中。文体娱乐方面:“kongfu(功夫)、Tai Chi(太极)”等词更是随着中国功夫电影的传播而广为人知。政治经济方面:“lianghui(两会)”一词,是由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最早带头使用,渐渐地,这个词逐渐成为了各大国际媒体的通用词汇。而最先由海外华人创造的中式英语“long time no see”(好久不见),采用了直译的方式,如今这个词已经成了英美国家里不少人打招呼的常用语。由中文\给力\生造出来的英文词汇gelivable。另有一词 ungelivable 意为 \不给力%un表示否定 geili为“给力”的汉语拼able为形容词词尾表示。

(二)汉语的特点

与世界上的其他语言相比,汉语具有自己的特点。 汉语不通过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关系,我们来看英语的三个词,go原形went过去式gone,过去分词。它是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语法,汉语不是这样,它是借助于虚词和词序来表示。汉语词的次序很严格,不能随便变动。如:《清稗类钞·诙谐类·母配孟德》:“有以母寿设宴受贺者,或赠以幛。其幛文曰‘德配孟母’,盖置于匣中之四金字也。悬时,颠倒其文,则为‘母配孟德’矣。”“德配孟母”是由“德”、“配”、“孟母”三个词构成的一个句子,德行和孟母有的一拼,语序调整后的“母配孟德”则成了“母”、“配”、“孟德”(曹操的字)三个词的组合,母亲许配给孟德。“配”虽词形没变,但换了换位置,它的意思就大不相同了。原来的意思是“与??相称”,调整后变为“婚配”,词义完全不同,经过这一番语序重组,原来的颂赞之词就转成了令人尴尬的滑稽之语。汉语的这一特点与英语等其它语言不同的。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段,如“数”读第三声表示“查点数目”,读第四声表示“数目”的意思;“好”读第三声是“美好”的意思,读第四声表示“爱好”;“买烟”和“卖盐”,“美化”和“梅花”,“简短”和“间断”等等都是声调不同构成的不同词语。

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因为多词同音,所以单凭语音会发生理解的歧义,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单凭听到的语音无法领会语义。如赵元任在《语言问题》中曾举过一则“漪姨的故事”:“漪姨倚椅,悒悒,疑异疫,宜诣医,医以宜以蚁胰医姨。医以亿弋弋亿蚁。亿蚁殪,蚁胰溢。医以亿蚁溢胰医姨,姨疫以医。姨怡怡,以夷衣贻医。医衣夷衣,亦怡怡。噫!医以蚁胰医姨疫,亦异矣;姨以夷衣贻医,亦益异已矣!”这则故事全篇只用了一个音节“yi”,如果不写成书面形式,只靠口语表达是无法让人理解的。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