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课时作业1: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第5课 苏轼词两首

一、基础积累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故垒/累赘 公瑾/谨慎 惊涛拍岸/文韬武略 ......B.豪杰/借助 樯橹/蔷薇 吟啸徐行/风雨萧瑟 ......C.狼狈/疲惫 料峭/俊俏 羽扇纶巾/至关重要 ......D.蓑衣/绳索 斜照/写照 竹杖芒鞋/仗义执言 ......答案 C

解析 A项依次读lěi/léi,jǐn,tāo。B项依次读jié/jiè,qiánɡ,xiào/xiāo。C项依次读bèi,qiào,ɡuān。D项依次读suō/suǒ,xié/xiě,zhànɡ。 2.下列词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B.一尊还酹江月 .

穿:直指 酹:凭吊 徐:缓慢 任:担负

C.何妨吟啸且徐行 .D.一蓑烟雨任平生 .答案 D

解析 任:听任,任凭。

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回首向来萧瑟处 ..答案 D

B.千古风流人物 ..

C.多情应笑我 ..

D.同行皆狼狈 ..

1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解析 D项“狼狈”古今义均形容困苦或受窘的样子。A项古义,刚才;今义,从来,一向。B项古义:有功业有文采;今义,有才学而不拘礼法,轻浮放荡的。C项古义,多愁善感;今义,重感情(多指重爱情)。

4.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何妨吟啸且徐行 .A.若属皆且为所虏 .

B.乐工等罗列上前,连拜且泣 .C.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D.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答案 B

解析 B项和例句都是连词,表并列。A项副词,将要。C项副词,将近。D项副词,尚且,还。 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莫听穿林打叶声,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 (5)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

(6)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 (7)羽扇纶巾,谈笑间,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答案 (1)何妨吟啸且徐行 (2)一蓑烟雨任平生 (3)也无风雨也无晴 (4)千古风流人物 (5)一时多少豪杰

(6)惊涛拍岸 (7)樯橹灰飞烟灭 (8)料峭春风吹酒醒 二、一法一练——衬托

衬托是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以突出主要事物的修辞格。衬托的作用:能突出?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衬托可分为正衬与反衬。例如在《念奴娇 赤壁怀古》这首词中,周瑜的“雄姿英发”和词人的“早生华发”相互衬托,很好地表达了词人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灞上秋居 马 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

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6.这首诗中有几处使用了衬托手法?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一个“寒”字,一个“独”字,相互衬托,由寒灯而显出夜长难捱,因孤独而更感到寒气逼人,写尽客中凄凉孤独的况味。(2)“空园白露滴”以“动”反衬“静”,连露滴的声音都可听到,就没有什么比这更寂静的了。(3)“孤壁野僧邻”同样是用衬托的手法,明明要说的是自己孑然一身孤单无依,却偏说出还有一个邻居,而这个邻居竟是一个绝迹尘世、犹如闲云野鹤的僧人,与这样的野僧为邻,诗人的孤独就显得更加突出了。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

蝶恋花 苏 轼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7.“绿水人家绕”中的“绕”字,有的版本写作“晓”。你认为哪个字更恰当?请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绕”字更恰当,因为它切实具体地描绘出了绿水环绕人家的场景,生动形象,具有动态美。

(观点二)“晓”字更恰当,因为它既点明了时间,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氛围,能够使读者有更自由、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8.俞陛云在《宋词选释》中对这首词的上片作过这样的整体评价:“絮飞花落,每易伤春,此独作旷达语。”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词作的内容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观点一)同意。起句“花褪残红青杏小”,虽写了花之凋零,却又写了青杏新生,显示出生机与活力;二、三句则又移向更广阔的空间,燕子轻飞,给画面带来了盎然生气,而绿水绕人家也饶有情趣,这样一来,人的心情也自然随之敞阔;末句虽言萋萋芳草,却以“天涯”起笔,意境开阔。总之,词的上片虽写“絮飞花落”的暮春之景,却处处可见旷达之语。 (观点二)不同意。起句写花之凋零、青杏酸涩,为整首词投下了悲凉的阴影;二、三句写燕子翻飞、绿水绕人家,虽富情趣,不乏暖意,但却是以乐景衬哀情;四句说柳絮飘飞,着一“又”字,则又表明词人观看絮飞花落,非此一次,伤春之感、惜春之情自然流出;“芳草”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写愁情,此处亦然,“天涯何处无芳草”即言愁情无限。因此,这首词中对“絮飞花落”等景物的描写,依然透着伤春之情,并非旷达之语。 四、语言运用

9.根据语境,在下面语段中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诗句。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给予人们无限的遐想与启迪。李白梦游天姥山,领略了“且放白鹿青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