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考点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区域生态环境建设2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考点12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区域生态环境建设

(2014·福建文综·T1、2·8分)下图示意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智慧城市。读图回答1、2题。

1.地理信息系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 ( )

A.分析、管理空间信息 B.跟踪动态定位信息 C.整合、集成网络信息 D.获取实时通讯信息 2.智慧城市建设对城市发展最重要的作用是 ( ) A.调整地域结构 B.加速人口集聚 C.扩大空间规模 D.提升服务功能

【解析】1选A,2选D。第1题,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来对地理信息数据进行管理、查询、更新、空间分析和应用评价等,因而其可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分析、管理空间信息。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智慧城市包括智慧交通、政务、社区等,同时云计算和物联网为城市的管理提供技术支撑,由此可判断出智慧城市的重要作用在于提升服务功能。

3.(2014·广东文综·T10·4分)热红外遥感影像亮度可反映地物表面温度,地物的表面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晴天正午时刻,下列地物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的是 ( )

A.公路 B.菜园 C.鱼塘 D.果园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热红外遥感图像与地物表面温度的关系。 (2)各种地物热容量差异。

【解析】选A。题中四种地物热容量由小到大的排序是公路、菜园、果园、鱼塘,所以,晴天正午时刻温度最高的应是公路,在同一幅热红外遥感影像中最亮,故此题选A。 【误区警示】解答此题,易出现的失误: (1)忽视了题干中“温度越高,在影像中就越亮”信息的提取,按照地物的亮度容易误选C项。 (2)不知道四种地物热容量的排序,导致选择错误。

4.(2014·江苏地理·T9·2分)下图是某地山体滑坡后堵塞河道形成堰塞湖的影像。图中堰塞体垮塌后可能会淹没下游沿岸居民点,可快速确定需要转移人口区域的技术是 ( )

A.遥感(R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全球定位系统(GPS) D.北斗导航系统(BDS)

【解析】选B。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利用数据模拟预测自然灾害影响的区域范围、危害程度,为受灾人员、财产的有效转移提供决策依据。

5.(2014·山东文综·T7·4分)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冬季某日8时至次日8时的降雪量和积雪深度分布图,该时段该区域风向主要为偏东风,云量分布差异不明显。道路积雪会影响交通,应用GPS技术可以 ( )

A.获取道路积雪影像数据 B.解译积雪遥感影像 C.分析道路积雪空间分布 D.确定待救援车辆位置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关键抓住以下几点:

(1)区别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对获取、解译、分析、确定等关键词的理解,并与“3S”技术相联系。

【解析】选D。RS侧重于信息数据的获取,GPS侧重于空间定位,GIS侧重于数据的管理、查询、更新、分析、评价等。具体分析如下: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2

A项 B项 C项 D项 获取……影像→遥感 解译……遥感影像→分析→地理信息系统 分析……空间分布→地理信息系统 确定……位置→定位→全球定位系统 错误 错误 错误 正确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T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据此完成6题。

6.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 )

A.水田改旱地 B.植树造林 C.覆膜种植农作物 D.修建梯田 【解析】选C。第7题,解答该题可逐项分析如下: 选项 A项 B项 C项 D项 具体分析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本身不适合发展水田 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水分少,植树造林会消耗大量水资源,不适合发展 覆膜种植农作物可以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增加植物蒸腾的部分 梯田是降水较多的低山丘陵区改造地形的做法 结论 错误 错误 正确 错误 (2014·重庆文综·T7·3分)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图,完成7题。

7.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

【解析】选D。三峡水库蓄水后,水位升高,水面面积扩大,使鱼类的生存空间增大,从而使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

(2014·重庆文综·T11、12·8分)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

2

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8、9题。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