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心得及对老师的评价

学习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心得及对老师教学的评价

这个学期我们学习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门课程,虽然它同概率统计一样也是考查课,但它的应用及延伸远比概率统计广,复杂得多。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上课也感受到了这门课程的魅力及授课老师的精彩的讲课。

每周二都很空闲,除了体育课就没课了,又因为这门课程是公共考查课,是四个班级在一起上课,所以有时候经常想逃课,但自从上了梁老师的一堂课,就感觉到了他是一个很负责的老师,他每次来教室都来得很早,他很喜欢点名,上课上的也很生动,他经常会叫同学上黑板做题目,来检查学生学得怎么样,他不希望同学带早餐进教室。以后的星期二基本上都没逃过课,我深深地被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这门课程给吸引住了。

关于这门课程,首先,它作为一门工科类各专业的重要基础理论课程,它与工程力学、电工技术、电磁学、无线电技术、信号系统和自动控制等课程的联系十分密切,其理论方法应用广泛。同时,作为一门工程数学的课程,它主要是以工程背景为依托来展开讨论和研究的,其前提就是为了服务于实际工程。其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作为一门工程数学课程,概念晦涩难懂、计算繁琐和逻辑推理不易理解。它既具有传统数学的一些特点,又具有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才能理解的特点。传统数学主要注重对于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对理论的讲解,要求理论推导具有严密的逻辑性,而不太注重其实际应用。而工程数学在推导定理或概念的过程中就会出现一些不完全符合严密逻辑的推理,但在现实中又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一些特殊情况。如单位脉冲函数,对于集中于一点或一瞬时的量如点电荷、脉冲电流等,这些物理量都可以用通常的函数形式来描述。

复变函数是在实变函数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中的理论和方法不仅是数学的许多后续课程如数理方程泛函分析多复变函数调和分析等课程的基础,而且在其它自然科学和各种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信号处理以及流体力学电磁学热学等的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既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又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各高校普遍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作为工科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科来开设,尤其作为电子、机电自动化等电力专业的学生而言,该课程更是一门必不可少的专业基础类必修课,它为电路分析信号与系统以及自动控制原理等后续专业课程的学

习提供了必要的数学工具因此,学好这门课程非常必要然而,该课程一直是学生较难学的课程之一。

第一,学生普遍认为复变函数的应用性不强我们知道复变函数是建立在复数的基础上的,而复数中是一个虚数单位,从而大家对复数的真实性存在疑虑,所以很难想象它在现实生活和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另外,在学习这门课程当中,复变函数这部分原理、规律多,内容枯燥、抽象,需要理解的概念和定义也多,学生普遍感觉到理论性偏强,有点抓不住重点;而积分变换这部分所涉及的背景较多,学生所面对的大多是一些抽象枯燥的变换公式这些会让学生们认为这是一门纯理论且没用的课程,也就没有兴趣可言。

第二,复变函数是实变函数在复数域的推广,它的许多概念性质和意义与实变函数有相同之处,同时又与实变函数有着诸多不同不少学生在学习当中往往只注意到相同点,而没有注意到它们的不同点,这让学生感觉可以直接把实变函数当中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照搬过来即可,觉得这门课程与高等数学没什么区别,感觉是在重复学习,没多大意思。

第三,实际授课时数相对比较少随着教学计划的调整,很多基础类课程的课时一度减少,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使学生既能掌握核心的理论与方法,又能了解所学知识的应用,这是一个难题。

第四,与后续专业课衔接不够紧密,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课程的讲授往往与后续专业课程的使用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在后续课程用到时,往往都要花一定得时间去复习,否则学生难于跟上,造成教学重复现象,课时利用率不高。

对于梁老师,我还特意查了一下,您曾在我们这个学校工作了20多年,是一位资深的副教授及副院长,难怪您对学生上课及学生工作如此了解。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您每次总是提前10分钟来到我们上课的大教室,把需要手书的内容写在黑板上。等着大家基本到齐以后,您才开始该章节的讲解。本来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是一门抽象难懂的学科,但您总能通过详细具体的讲解让我们理解并接受。这些都足可见您对教学纲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认真备课的。

一个章节讲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同样教学也讲究层次分明。您对这方面的尺度把握得十分到位。对于重点难点采用分析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力图我们更轻松的接受与掌握。您注重启发思维、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您的教学方法灵

活多样,教学环节安排合理。

我们每周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的课程刚好被安排在上午的三四节课时,可谓是睡觉的黄金时间。如何让我们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成了第一难题。然而您生动的讲解方式与幽默的教学风格恰如一剂良药,不仅激起了大家的学习兴趣,也让沉寂的课堂活跃起来。

对您课堂教学的缺点,我只有一点可以总结,那就是您的普通话带有太浓厚的地方方言的口音。

虽说是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一个好的老师与好的教学方法也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您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让我们意识到了大学学习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对大学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们感谢拥有这样一位严谨的老师。

电科2班 袁希兵 学号10401090208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