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化 学 试 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Cu 64

1.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A.CO2 B.O2 C.NaCl D.NaOH 2.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 A.H2SO4 B.Al2O3 C.NO2 D.P2O5 3.一些物质的pH范围如下,呈碱性的是A.油污净(12~13)B.西瓜汁(5~6)C.洁厕灵(1~2)D.橘子汁(3~4) 4.下列金属不能与CuSO4溶液反应的是A.Ag B.Fe C.Zn D.Al ..5.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 ...

A.稀释 B.取药 C.称量

D.过滤

6.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氯分子的是A.Cl2 B.2Cl2 C.2Cl D.2Cl

7.下列物质能与NaOH反应的是A.Fe B.CO2 C.Fe2O3 D.NaCl 8.电解水实验如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试管2中得到H2B.产生H2与O2的体积比约为1:2 C.该实验说明水由H2和O2组成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O2

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现象能证明空气中O2含量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白烟B.瓶中液面先下降,后上升 C.瓶中液面最终上升至1处D.水槽中液面下降 已知:20℃时,NaCl和NaNO3的溶解度分别为36 g和88 g。

序号 固体种类 固体的质量/g 水的质量/g ① NaCl 30 100 ② NaCl 60 100 ③ ④ ⑤ 去底的集气瓶 过量红磷

NaNO3 NaNO3 NaNO3 30 100 60 100 90 100 10.①~⑤所得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11.下列关于①~⑤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①<② B.溶液质量:②<④

C.溶质质量分数:①=③ D.⑤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9:10

12.氨催化氧化是制硝酸的主要反应之一。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 5

A.甲中氮、氢原子个数比为1:3 B.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 C.两种生成物均为化合物 D.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1:2 13.补齐连线。从13-A或13-B中任选一个作答,若均作答,按13-A计分。 ....

13-A 物质—用途 干冰 熟石灰 冷藏食品 补钙剂 碳酸钙 改良酸性土壤 13-B 物质—主要成分 天然气 生石灰 食盐 甲烷 氯化钠 氧化钙 14.干热岩是地层深处的热岩体。下图为利用其发电的示意图。

(1)将干热岩的热量传递到热交换器的物质

是 。

(2)从微粒的角度分析,水变为水蒸气时, ..

变化的是 。

15.H2O2可作增氧剂。常温下,用4% H2O2溶液

进行实验,研究pH对H2O2分解所得溶液中 溶氧量的影响,测定结果如右图。 (1)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右图得到的结论是 。 16.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石能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能源,但储量有限,不可再生。《2050年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中提出,全球能源结构正在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由上图可见,太阳能、风能等其他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所占 比例日益增多。太阳能的利用是热门研究方向之一。例如,通过光催 化可将H2O、CO2转化为H2、CO、CH4、CH3OH(甲醇)等太阳能 燃料,示意如右图。

随着科技进步,能源将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例如,利用照明灯、人体散发的热量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废热发电。我国研发的“柔性、可裁剪碲化铋(Bi2Te3)

/纤维素复合热电薄膜电池”,能充分贴合人体体表,实现利用体表散热 为蓝牙耳机、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电子设备供电。

2 / 5

在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化学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比较2015、2030和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化石能源,所占比例降低的是 。 (2)H2O、CO2转化得到的太阳能燃料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该过程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3)复合热电薄膜电池中的Bi2Te3由 种元素组成。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低碳转型 B.科技进步会促进能源的利用 C.石油和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D.生活中的废热可转化为电能

〖生产实际分析〗

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2O3)、焦炭、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

(1)②中,反应为CO2 + C ==== 2CO,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③中,CO与Fe2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

(BaSO4)。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 。(3)反应釜2中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9.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加热一段时间后,蜡烛熔化、掉落,之后火柴燃烧。 (1)能说明铜具有导热性的现象是 。

(2)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现象是 (填序号)。 A.酒精燃烧 B.蜡烛熔化 C.火柴燃烧 20.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 (1)高锰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木炭遇O2燃烧时,现象为 。 21.实验室用右图装置制取CO2。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的原因是 。 22.用下图所示实验验证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 / 5

高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