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实践研究お-精选教育文档

高中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现象的实践研究お

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当多次遇到困难而未能解决时,感到无能为力,丧失信心,自暴自弃,表现出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这就是物理学习中的习得性无助感.

在物理学习中出现的学习困难问题比较严重,可以说在各科学习困难的人数上,物理学科最多,高中生普遍认为物理难学.持续的物理学习困难和在物理学习上的挫败感使得相当一部分学生产生“习得性无助感”,甚至继而放弃对物理的学习,“习得性无助”产生以后,面临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心理的问题无法妥善解决,不仅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而且容易泛化影响其社会活动的正常开展,将会影响整个的学生群体.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原本很喜欢理科,却因为物理学习吃力、成绩不理想,不得不放弃选修理科,选择文科.即使选择理科的学生也会反映物理得分的贡献率会低于其他科目.上海地区高考实施的“3+1”政策,本科类别的招考科目调整为“3+1”四门,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存在畏惧心理,或因为在物理学科上得分低,而放弃选择学习物理,造成选修物理的学生少于选修其他科目的学生.因此,研究高中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现象有着广泛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从已有理论和实际调查中探索高中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现象的规律,为物理教师处理此类问题和更深入研究此类

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

上海市七宝中学、上师附外、上师附中、南洋中学等几所高中的学生,随机抽取高一、高二共七个班学生,共350名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回收的有效问卷295份,因物理学科不同于英语、数学等学科,学生进入高三时按意愿选择是否修物理学科,高三学习物理学生群体对于物理习得性无助研究较特殊,故暂不作为本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和工具

研究采用自编的《高中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调查问卷》进行调查,问卷是通过查阅文献、搜集相关资料、学生访谈、借鉴已有的习得性无助感量表、测试、筛选题项等途径编成,共18个题项,采用自评式5点记分法,得分越低,表示习得性无助感越强.量表的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是0.911,斯皮尔曼-布朗(Spearman-Brown)分半信度为0.884,Guttman分半信度为0.881,表明《高中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

问卷的题项设置来源于访谈结果中对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学生心理特点和行为表现的总结,对比已有的习得性无助感量表进行修改,并请教师对各个题项进行评定,认为《问卷》基本反映高中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问题.采用相关性分析对问卷的结构效度进行鉴别,各题项与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好,因此《问

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研究运用SPSS 13.0软件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3高中生物理习得性无助感调查结果分析 3.1整体情况

高中物理习得性无助调查被试者中最高得分90分,最低分为27分,表1为各原始变量描述的的统计量,从表中可以看出,总得分平均分为68.41分,高中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总体分数处于中等水平.

为了更清楚的反映高中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得分情况,将原始统计数据进一步处理,绘制出高中生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总分频数分布图,如图1可以很清晰了了解总分在每个阶段的频数分布情况,总分频数分布呈负偏态.低分表示物理习得性无助感较强,由负偏态分数分布图可知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严重的同学所占的比例不高.总分在68.41分(总分平均分)以下的同学有141人,所占比例为47.8%(n=295),存在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总分50分及以下的同学有30人,所占比例为10.2%(n=295),存在明显的物理学习习得性无助感.[TP12GW23.TIF,BP#]

3.2物理成绩各分数段高中生物理习得性无助感差异 [TP12GW24.TIF,BP#]

《问卷》将物理成绩分成5个分数段(40分以下为第1分数段,2-40至50分;3-50至60分;4-60至80分;5-80至100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