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1-1.答:(1)3×3+C32×C31=18 (2)2×3+C22×C31=9 1-2.答:出现两个峰 1-3.答:Ar=78.9183×50.54%+80.9163×49.46%=79.9065 1-4. 解:fi203Tl=x,fi205Tl=y,则有x+y=100%, 202.97×x +204.97×y =204.39

由此得到 fi203Tl=29% fi205Tl=71%

1-5.解:MAgCl :MAgI=143.321(107.868+Ar)=1:1.63810

Ar=126.91

1-6. 解:?Ar=195.078-194.753=0.325

1-8.答:因为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取值决定于两个因素:一,同位素相对原

子质量的准确性。另一是某元素同位素丰度测量准确性。对于那些只有一种同位素丰度特别大的元素,同位素 测量不准确对原子影响较小。而几个同位素丰度较大的原子量准确性就不高。

1-9.答:地球上所有比氢重的原子,是在形成太阳系时从其它星体喷发物质中俘获的。 1-13.解:(1)r=c /λ=(3×108)/(633×10-9)=4.74×1014Hz 氦-氖激发是红光

(2)r=c/λ=(3.0×108)/(435.8×10-9)=6.88×1014Hz 汞灯发蓝光 (3)r=c/λ=(3.0×108)/(670.8×10-9)=4.47×1014Hz 锂是紫红

1-14.解:r=E/h=(190×103)/(6.02×1023×6.63×10-34)=4.7676×1014Hz

λ=c/r=(3×108)/(4.7676×1014)=638nm 1-17. 解:r=E/h=(310×103)/(6.63×10-34×6.02×1023) 则λ=c/r397nm 1-18. 解:λ=h×z/E=(6.63×10-34×3×108×6.02×1023)/(305×103)=392nm属于紫外层

当λ=320nm时,则此时光的能量E=5.64×10-19>E最低,所以会解离 1-19.解:ΔE=hc/λ=(6.63×10-34×3×108)/(103×10-9)=10.2ev E1=-13.6ev E2=-3.4ev 它相应于氦原子核外电子的L-K跃迁 1-21.解:Mli=7.02×1.66×10-27kg=1.165×10-26kg λ电子=h/p=(6.63×10-34)/(9.109×10-31×3.0×108×20%)=12pm λLi=h/p=(6063×10-34)/(1.165×10-26×3.0×108×20%)=9.48×10-4pm

1-23.解:K层电子最大数目:2 L层电子最大数目:8 M层电子最大数目:8

1-24.解:(b)1p (d) 2d (f) 3f这些符号是错误的。 1-25.解:N=1 l=1 m=0 这一套量子数是不存在的 1-26.解:(a) l=0 (b) l=1 (c) l=2 (d) l=0 (e) l=3 (f) l=4

1-27. 解:4s能级有1个轨道 5p能级有3个轨道

6d能级有5个轨道 7f能级有7个轨道 5g能级有9个轨道 1-28.解:(a)K : 1s22s22p63s23p64s1 (b) AL: 1s22s22p63s23p1

(c) Cl : 1s22s22p63s23p5 (d) Ti : 1s22s22p63s23p64s23d2

(e) Zn : 1s22s22p63s23p64s23d10 (f ) As : 1s22s22p63s23p64s23d104p3

21-30. 解:a .Be ↓↑ 2s

b. N 2s2 ↓↑ 2p3 ↑ ↑ ↑

1

2p5 c. F 2s2 ↑↓ ↓↑ ↑↓ ↑

6

d.Cl-- 3s2 ↑↓3p ↓↑ ↑↓ ↓↑

e. Ne+ 2s2 ↑↓ 2p5 ↓↑ ↑↓ ↑

f. Fe3+ 4s2 ↑↓ 3d3 ↑ ↑ ↑

g. As3+ 4s2 ↑↓

1-31. 解: 1s 2s 2p

这组组态符合洪特规则

↑↓ ↑↓ ↑↓ ↑↓ ↑

1-32.解:(a) 1s22s2是基态原子 (b) 1s23s1是激发态

(c)1s23d3是激发态 (d) [Ne]3s23d1是不可能电子组态 (e)[Ar]3d24s2是基态原子 (f) 1s22s22p63s1是基态原子

(g)[Ne]3s23d12是不可能电子组态 (h) [Xe]4f7是激发态 (i) [Ar]3d6是激发态原子组态

1-33.解:LI+ 次外层(最外层)1s2 Na+ 次外层1s2 最外层2s2p6

K+次外层2s22p6 最外层3s3p6 Rb+次外层3s23p6 最外层4s23d104p6 Cs+次外层4s23d104p6最外层5s24d105p6

1-34.Al+,Cs+具有8电子外壳 1-35.解:a . 3s23p5属于p区VIIA第三周期 .b. 3d64s2属于d区VIII第四

周期c. 5s2属于s区IIA第五周期 d. 4f96s2属于f区 镧系 第六周期 e. 5d106s1属于d区 IB第六周期

1-36.解:Ti :1s22s22p63s23p64s23d2 Ge:1s22s22p63s23p64s23d104p2

Ag: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14d10 Rb: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1 Ne:1s22s22p6

1-37. 解:第六周期电子排布:2,8,18,32,18,8,共86个 第七周期电子排布:2,8,18,32,32,18,8,共118个

所以 114号元素处于第七周期 ,118号为0族, 114号元素为第IVA 1-42.解: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5p66s24f12

1-43. 解:最外层电子数6,次外层18个,可能氧化态:+6,+4,+2,0,-2,

位于第四周期VIA P区基态电子未成对电子数为2,氢化物为H2Se 1-44.解:此元素位于d区,是第五周期IVB ,离子电子构型为

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 AO2

1-47. 解:氟的电负性最大。铯的电负性最小 1-50 答:ⅣB族,铜,银,金和稀有气体。

1-52 答:从上到下,同族元素氧化态稳定性增强,但第五周期非金属的氧化态很

2

不稳定,第六周期的汞,铊,铅,铋的最稳定氧化态不是族序数,而是0,+1,+2,+3,第Ⅷ族从左到右最高氧化态的稳定性下降,从上到下最高正氧化态稳定性增强。

第二章 分子结构

2-1 解: O2: .. .. H2O2: .. .. : O = O: H—O—O—H 共12e 共14e

CO: .. CO2: .. ..

:C = O: :O=C=O: 共10e 共16e

NCl3 .. SF4

F

Cl |

F —S— F N .. | F Cl Cl

共34e 共26e

2-3 答:LiH: Li的电子排布:1s22s1 H的电子排布:1s1 该分子内的б键由s—s原子轨道重叠构建,即形成s—sб键. HCl: H的电子排布:1s1 Cl的电子排布:1s22s22p63s23p5 该分子内的б键由s—p原子轨道重叠构建,即形成s—pб键. Cl2: Cl的电子排布:1s22s22p63s23p5

该分子内的б键由p—p原子轨道重叠构建,即形成p—pб键. 2-4 答: N的基态电子组态为1s22s22p3,这说明N原子的3个2p电子各自占有一个2p轨道,即px , py , pz ,这三个轨道相互正交,这样就形成了由一个б键和2个π键构成的三键,即

在该图中,中间的直线代表--N—N –б骨架,两个方框表示形成π键的两对2p电子的电子云在空间的取向. 2-5答:①CO2: m=(4-2×2+0)/2=0,故其分子属于AY2型分子,其分子的立体结构为: O=C=O 直线型分子 ②H2O: m=(6-1×2+0)/2=2,故其分子属于AY4型分子,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其分子结构为角型分子 ③NH3: m=(5-1×3+0)/2=1,故其分子属于AY4型分子,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

3

体,其分子结构为三角锥体 ④CO32— : m=(4-2×3+2)/2=0,故其分子属于AY3型分子,其VSEPR模型和其分子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 ⑤PO33—: m=(5-2×3+3)/2=1,即其分子属于AY4型分子,其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其分子结构为三角锥体,即 ⑥PO3—: m=(5-2×3+1)/2=0,故其属于AY3型分子,其VSEPR模型和其分子结构都是平面三角形。 ⑦PO43—: m =(5-2×4+3)/2=0,故其分子属于AY4型分子,其VSEPR模型和其分子的立体结构都是正四面体。

2-7 答: 由三个.丙烷分子中的每个C原子都是 sp3杂化,形成正四面体,故只有三个原子可以处于同一个平面内,如图

2-8 解:金刚烷的立体构型为

由图可知,立体烷分子中有四个六元环,这些六元环各不相同,因为C10H16中的C原子取SP3杂化,而每个C原子与其连的原子有差异,形成的4个SP3杂化轨道有差异,是不等性杂化,故形成的六元环不相同。当分子中的次甲基处于立方体的面心位置时,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分子中的―CH―基团的C原子将处于立方体的四个面上,而其中―CH―上的4个氢原子位于四个顶点上。 2-9 解:(1)OF2:由VSEPR模型知,OF2属于AY4型分子型分子,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由杂化轨道模型可知,四个键的 键角应为109o28’;由斥力顺序可知,∠l-O-L>∠L-O-F>∠F-O-F故OF2的分子构型为角型分子,键角小于109o28’ (2)CClF3 由VSEPR模型知,CClF3分子属于AY5型分子,其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体,有3种空间结构:

F E E F F Cl

F Cl F F F C l (a) F (b) F E (c) 比较三种构型的斥力,可得(a)的斥力最小,故CClF3的空间构型为(a)型。 (3)SOCl2:具有AY3型通式,总价电子数为26, 斥力顺序可知,∠O=S-Cl>∠Cl-S-Cl故∠O=S-Cl>109o28’,∠Cl-S-Cl<109o28’,所以,SOCl2的空间构型为四面体型。

(4)XeF2:由VSEPR模型知,XeF2分子属于AY5型分子,AY5的空间构型为三角双锥体,为保证两个Xe不能垂直。略去电子后,XeF2分子应为角形分子,但夹角一定不为90o,其夹角为120o>∠Xe-F-Xe>90o范围内。

(5)SF6:由VSEPR模型知,SF6属AY6型分子,空间构型为正八面体,即其键角为90o。

4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