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反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反思

作者:王德勇

来源:《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年第10期

课堂教学改革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我国的新一轮课程改革转眼间已走过了六年的风风雨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与深入,语文课堂的教学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也一度呈现出一派生机,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教师的观念在逐渐更新。教师的角色也在悄悄地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慢慢地凸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正在逐步走向教学前台。“教师解放了”、“学生活跃了”、“课堂动起来了”等这些现象的确可喜可贺。但是,从笔者个人耳闻目睹各位教师以及自己的亲历教学过程来看,仍对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产生了一些疑惑,并且对此进行了反思。现将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写下来,仅供大家参考。

一、注重了形式性,却忽略了实效性

“教育理念的更新”是新课程向所有战斗在一线的辛勤耕耘的教师提出的一个最基本的口号,这个响亮的口号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语文学科来说,更像是一场及时雨,为语文老师从繁重的教学中解脱出来找到了一个很好的托词。

如今,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运用多媒体教学已成为家常便饭了,它的确减轻了老师的讲解负担;由于视听效果的直观强化,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有的教师却贪多求全,一节课下来就象放电影一样要求面面俱到,结果就会走马观花,看似轰轰烈烈地结束,之后却什么也想不起来了,这样的课后果可想而知了。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也表现在作文教学上,之前我们经常引导创新作文,也强调了作文在教学中的分量,但在实际行动中,很多老师只在课堂上进行写作教学,造成了学生为写作而写作,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写作进行示范、指导,使得大部分学生的作文空洞而缺少感动,有的只是优美词语的堆砌或是枯燥地叙事。新课标强调“以人为本”,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感悟生活,随时写、随地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发自内心地、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这样日积月累,何愁作文课写不出好作文呢?

基于以上种种,若语文教师再不改变这种流于形成的课堂教学方式的话,那么,语文教学效果将会越来越差的。

二、突出了人文性,却淡化了工具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新课标实施以前,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些语文教师,他们在课堂上争分夺秒、忙忙碌碌,把一篇美文剖析的条分缕析、支离破碎,从字、词、句、段、篇上来看,每一部分都落实得十分到位,从每一个环节来看都是美的,但一课上完后,却没给人留下一个突出的印象。新课标更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强调素质教育,要求学生从繁重的学业中解放出来,给学生更广阔的自由天地。结果,学生反而显得过于松散,认为学与不学都一个样,反正怎么学也没多大区别,这样一来,就无形中削弱了基础,淡化了知识,使语文学科的听、说、读、写的工具性退居二线了,学生平时看似在愉快中进行学习,考试中却一头雾水,自然也就不会获得理想的成绩。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地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只有在教学中真正做到了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三、鼓励了合作性,却轻视了独立性

新课标下的课堂强调合作学习,提倡集体智慧,共享学习过程的快乐。这使语文课堂越来越“热闹了”,不少教师认为似乎不用上合作学习这一环节,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于是,合作学习成了每堂课必备的“特色菜”。

如教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读懂的地方写感受,在读不懂的地力用圈点方法做上记号,然后六人或四人一小组进行交流,请小组做好记录,组内能自己解决的自己解决,不能解决的再全班交流。然后,就这个问题让A1、A2、A3、A4、A5、A6小组依次发言后,老师肯定地说:“你们各个组的发言很好,请大家把刚才各位同学的发言整理下来记在笔记本上吧……”如此下来,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提出要求、呈现方式、展开活动、组织合作等方面都十分随意,轻视了学生个体能力的培养。这样,他们的独立性便丧失了,养成了依赖性,不合作便不知道怎么做了。 合作学习应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和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要大事小事必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学生的独立性也会逐 步消失殆尽。

四、强调了自主性,却运离了主导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的主体参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利。这使教师片面地认为,自主学习便是“自己学习”,过去在课堂上“什么都管”,现在却是“什么都不管”。有的教师怕别人说自己是“满堂灌”、“填鸭子式教学”,也不敢多讲了;还有的教师从此上课轻装上阵,跟着感觉走,多给学生自由发言的机会,天南地北,海阔天空,经常可以听到他们在说“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懂得了什么?怎么想就怎么说”。这样,看似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学生的认知与欣赏水平远没有达到这个层次,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主宰课堂,显然也是不可取与不可能的。教学是一个双向活动,教和学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缺少任何一方就没有对话、互动和交流,也就没有教学。

因此,教学中仍需要教师的引导、示范,需要教师入情入境、声情并茂的讲解、交流与对话,将学生带入教学情境,愉快地畅想,从而增加知识,陶冶情操,引导学生体验情感。从这个意义上说,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仍需要语文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有位名人曾说过:“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传统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摒弃排除,但我们也绝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极端:只注重形式,不讲求实效;只突出人文性,却忽视工具性;只鼓励合作性,却轻视独立性;只强调自主性,而远离主导性。我们应该在新课改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总结,冷静地分析与反思,才能让语文课堂真正地更好地走进新课堂。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