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考

作者:刘敏杰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7期

摘 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计算机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手段相结合,以强化教学动力、优化教学系统、创新教学体系等为核心目标,从而有效实现教育系统的转型与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德育工作在小学阶段的开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 小学教育 德育工作 引言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互联网技术也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应用技术。在“互联网+”时代的背景之下,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工作也得到了优化、升级,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之上变得更加科学、合理。互联网技术作为学生和教师沟通的桥梁,使得小学教师的价值理念和教育观念都有了极大的转变,而小学阶段作为学生的启蒙时期,其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应该与时俱进、充分结合“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进行转型升级。传统的小学德育教学,大多数教师都是围绕着人性化理念来开展的,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效率低下,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小学教师的工作压力。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科学技术推动小学德育工作的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了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效率。因此,本文分析了在“互联网+”时代下,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的影响因素以及优化措施。

一、小学德育工作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开展的存在问题

网络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有一些潜在风险悄然而生。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一个懵懂的时期,在“互联网+教育”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对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可能会影响小学学生忽略教材和教科书的使用,出现过于依赖多媒体软件的情况。或者是当教师以网络为媒介,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时,在深入了解学生心理发展情况的同时,也有可能使小学生掉入网络陷阱之中,无法自拔。

二、在“互联网+教育”创新理念下开展小学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1.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稳定的德育环境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小学德育工作应该围绕着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正确引导以及对人生轨迹的正确理解来开展。小学德育的教学过程是一个教师与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培养道德观念、感悟道德经验的过程。通俗地说,想要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就必须对其道德感悟进行正确的引导,这也是小学德育工作的关键所在。由于小学生道德生活的参与能力比较弱,所以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属于体验式的教学的其中一种,在互联网时代下,需要小学生以亲身体验的形式来陶冶自身情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使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德育工作的开展建立在学生与教师交流互动的基础之上,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教师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提升学生道德教育的教学地位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个行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过重视学生成绩的提高,忽略了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文明社会的构建所带来的影响。而“互联网+教育”的教学理念,有效提升了小学阶段德育工作的教学地位,缓解了小学学生道德认知脱离现实社会的现状,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强化了学生精神文明的建设。在网络时代的基础上,对当前小学学生的生活环境、成长经历以及道德感悟都有很大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会使小学学生对学校的集体生活以及社会活动的参与产生一些错误的认知,进而形成矛盾,而德育工作的开展正是为了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建设良好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而存在。小学阶段的道德教育以互联网技术为载体,让小学学生感受到道德观念的感召,进而形成健康积极的品质道德。

3.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

作为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内容,德育工作的开展更应该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信息技术中所蕴含的科技力量,是道德教育工作在小学阶段的开展更加科学化。小学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通过构建完善的德育评价体系,通过激发小学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等有效途径,形成一种全新的教学体系。德育评价体系是创新教学模式的重要体现,评价体系的构建包含了评估制度以及考核机制等领域。德育考核制度的实施,一方面能够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学习习惯的学生获得教师与学校的肯定,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促进德育评价体系在小学阶段的建设和完善。 三、“互联网+教育”的创新理念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现阶段,小学生对于未知事物的认识规律是一个从个别到群体、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互联网+教育”的创新理念在小学德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 1.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多元化改革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更加稳定,推动了教学工作的多元化改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图片、音乐、动画以及视频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根据小学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选择更加合适的教学方法,这也是教学工作多元化发展的重要体现。此外,生动的教学课件,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一方面能够有效减少小学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紧张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以高度集中的精神状态来面对教学,另一方面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延伸学生的思想,促进小学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2.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途径,在网络技术不断创新的基础下,各种网络平台和聊天软件的研发层出不穷。微信、QQ等聊天软件的应用,为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就比如说,学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反映自己在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教师可以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聊天软件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交流,以便于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或者是以了解学生发展水平的方式,调整适合的教学方法。总而言之,正确应用的网络技术,能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结语

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是学生构建文明和谐的道德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为了进一步建设我国的文明社会,必须应用科学技术的教学手段,促进德育工作在小学时期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韦仕强.“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小学德育工作的新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7,3. [2]凌亦楠.“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信阳师范学院,2017.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