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几点思考
作者:李均炜
来源:《考试与评价》2018年第02期
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从实际情况和学生特点出发,把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要求落实到各学科教学中”的指导意见,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成为后课改时代的重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和法治素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如何让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落地生根和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让学生充分享受课堂教学快乐,彰显学科教学的特色与魅力,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思考。 一、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
教师,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这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建立新的教育质量观。什么是质量?我觉得现在对教育质量的最大误读,就是把质量等同于分数。一讲到提高教育质量,大家就想起分数。由于这种误读,我们现在是在努力“育分”,而不是在育人。教育为什么这么重要?因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有两个,一是促进人的发展,让人发展得更好、更快、更健康;二是完成人的社会化,让人融入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 十八大提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必须聚焦“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通过学科学习逐步形成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和价值观念。而核心素养的养成必须聚焦“课程”。课程是整个教育的龙头,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要解决的是“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二、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养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一些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凡是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的教师,则最有可能变成教育工作的能手。”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关键在教师。身教重于言教,要落实“核心素养”理念,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自觉提高自身学科专业素养,不断汲取新知识,丰富其他学科知识,合上时代的节拍。“打铁先要自身硬”,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自身素养,必须以高尚的师德为学生的楷模,用高尚的言行举止带动学生修心立品,以德服人,时时为人师表,处处做学生的表率。 三、认识核心素养培育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