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泰顺廊桥的艺术美
(赖春城 宁波 315175 )
摘要:
泰顺境内保存完好的唐、宋、明、清时期的廊桥多达30余座,其造型之美,工艺之巧,及周边环境的和谐,可谓是一幅水墨山水画的真实体现,是世界上少有的木拱桥之一。泰顺廊桥的艺术美是包容万家的,如它的雕刻及绘画装饰是受宗教建筑的影响,其构造之法又是传承于民间传统工艺,因此不同时期的廊桥可以看出不同时期人们审美的变化,它是历史的见证,是古代艺术美的传承之物,它见证了中国桥梁艺术的发展。
关键词:泰顺廊桥 装饰 构造 艺术美
泰顺县是浙江省温州市下辖的六县之一,县名有“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之意。历史上的泰顺被山阻隔,道路不通,当地的人民少于外界接触,泰顺几乎是陶渊明所描绘的世外桃源一般。且曾有隐士隐居于此,从而造就了泰顺独有的历史文化,廊桥正式泰顺历史文化的代表。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泰顺人,我们家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廊桥伴随着我成长,我对每天朝夕相处的廊桥也有着我童真的认识。直到我上大学选择了艺术设计专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才真切的感受到我家乡的廊桥所具有的独特的装饰之美和构造之美。
一、廊桥的装饰之美
泰顺县内山水众多,造桥当然是为连接两山以便人们渡河之用,因此泰顺的桥文化也相对久远。古代信仰宗教的人民十分多,泰顺人民也不例外。受宗教信仰的影响,人们不仅在家中物品刻上带有宗教性质的装饰,还将这种装饰之法应用到廊桥的建筑之上。
1. 廊桥装饰之美的来自于千年宗教的传承 。泰顺地区的宗教发展与中国历史同步进行,经历了千年的时间,装饰艺术可谓是纷繁复杂。在宗教的深远影响下与人们对其的信仰,廊桥内的装饰便与宗教息息相关。宗教性质的装饰庄重严肃,其装饰艺术符合礼制人伦的要求,不论是雕刻还是绘画都十分高雅。廊桥上的装饰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当地的地方特色,在装饰上,利用神话传说和画师的绘画技巧使其在题材上和创作手法上都极为多变,这样的一座桥不仅能给予人们通行之便,而且满足了人们的祭祀需求视觉的享受,塑造了一个“人神共乐”的场所。
2.绘画作为宗教向人们展示的基本方式,在廊桥之中随处可见。廊桥的绘画一般具有鲜明的主题,以及完整的故事内容,将惩恶扬善,因果报应观念转化为图像从而教化民众,也具有十分强烈的美感,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在给予人信念的同时也给予美的感受。在泰顺现存的大部分廊桥内的绘画装饰都以宗教绘画为主。以泰顺岭北乡的“同乐廊桥”为例,它是现今最为“年轻”的廊桥,是浙江省的唯一一位廊桥师傅-董直机师傅一手打造完成,在2006年正式落成。其内部
装饰保持传统廊桥的道教绘画装饰,以一幅“八仙过海图”为主,旁边加以上水画为装饰,画师以精湛的绘画手法向人们传达了神话故事“八仙过海”的情节,其美感无法言喻。
3.取材于民间传说的廊桥雕刻装饰之美。廊桥的内部主要采取绘画作为其主要装饰,而外部主要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工艺-雕刻作为其主要装饰。以祥云、龙以及莲花作为原型进行雕刻。祥云作为祥瑞的象征,在能工巧匠的雕琢之下其形态宛如真实的云彩一般,使桥有了腾飞之势。
中国人民以龙的传人自称,龙也自然也成了桥上的雕刻装饰,龙是各种动物部分身体的组合,能让人感受到不同动物的体态之美,金色的龙身匍匐在桥上,宛如在作桥的护卫,使桥增添了神圣的神秘感。莲花在佛教中具有纯洁之意,代表佛以纯真之心感化众人,莲花在原有的形态上已极具欣赏性,被佛教赋予纯洁之意后,其美感更具特色。
二、廊桥的人工构造之美
廊桥亦被学者称为“木拱桥”,在泰顺境内当地人则称为蜈蚣桥。对于木拱廊桥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1959年罗英先生出版《中国桥梁史料》,内收唐寰澄先生研究汴水虹桥的文章,而当时的学术界普遍认为虹桥技术已失传。七十年代末人们“发现”了在浙南的木拱廊桥。
中国的木拱桥始建于宋朝。在《清明上河图》(宋.张择端)中有一座木拱桥,采用了“贯木”造桥之法便于现在泰顺的廊桥是一样的,即大木穿插叠架,仅利用木材的形态进行穿插固定,不用其他任何材料。历史上北宋南迁,在浙江留下许多木拱桥,如浙江泰顺的泗溪溪东桥,它桥长约41米,横跨约25米,高约6米,便是建于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
廊桥作为木拱桥中的一种在在泰顺发展长久,泰顺人民在与廊桥的朝夕相处中为其起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蜈蚣桥”。为什么称其为“蜈蚣桥”?廊桥采用传统的“贯木”造桥之法,不用其他材料进行固定,木材之间的相互穿插在桥的底部便呈现出蜈蚣之状。就仿佛一条蜈蚣匍匐在两山之间为人们起通行之便,当你站在桥下,看到如蜈蚣一般的桥型,将会不禁感叹前人的智慧之高深,桥的人工形态之美。
1.廊桥建筑构造的科学美。“科学美是美的一种形态,它是指科学活动中的美,是科学活动中那种能体现人的探索本性和认识能力的具有生命活力的活的形象。”(王一川《美学与美育》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也就是说,科学美是人们按照事物本质规律生产,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合乎规律性的“真”,而且符合“形式美的规律”。如与木拱桥并列的石拱桥,其代表便是著名的“赵州桥”,桥身—道长拱,桥拱像一张弓。这种设计很富有科学性,不但节约了材料,减轻桥身重量,而且河水暴涨时,可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少洪水对桥身的冲击。而廊桥的制作也是采用了此种方法,体现出了它的科学之美。
2.廊桥建筑构造的结构美。中国的木拱桥形状不一,但总体结构呈对称图形。在建筑中,“对称性原理是构成形式美的基本原理,对称可以赋予建筑形象静态美呈现出稳重、古朴之美。”如泰顺泗溪的姐妹桥的结构是一个大拱,像一张弓,不但形成对称,而且显得均衡。这一结构形式,不但给人以对称美,而且体现出稳重的特点。廊桥不但结构坚固,而且给人一种富有“凝固的音乐”美的感受。
廊桥的韵律与画面美。廊桥的拱形是最为重要的视觉要素,拱桥的施工相对较为方便,但是那简单的形态却能让人感到宁静、简洁、稳定和优美。它所产生
的弧形又能显示出强烈的动力感,符合人们的审美心理。当人走在桥上移动时, 不能看见拱圈的形态,然而从侧面观察时便能看出拱圈产生的韵律之美,且当人们通过拱圈看另一边时便能惊喜地发现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呈现在你的面前。
结束语:泰顺境内的木拱廊桥工艺之巧、造型之美,在世界桥梁史上堪称一绝,是《清明上河图》中虹桥结构的再现,现已经进入了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列。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廊桥的制造技术正在慢慢的消失,目前在浙江省只有泰顺的董直机师傅传承此门技术,笔者在此呼吁人们重视廊桥的保护以及其制造技术的传承。
(作者赖春城现就读于宁波大红鹰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指导教师:王鹏) 参考文献:
[1]崔存明,《正在消失的中国古文明:古桥》,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5 [2]杜鹃,童泽望《中国古代佛教建筑装饰图案内涵的哲学诠释》 [3]刘敦桢,《佛教对于中国建筑之影响》 [4]廖洋,《中国佛教建筑史浅析》 [5]原晋龙,《拱桥美学概论》 [6]黄良,《实用美学》 作者简介: 姓名:赖春城 性别:男 年龄:20 籍贯:浙江泰顺
在读学校:宁波大红鹰学院 专业: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