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2014城市规划硕士研究生快题任务书

建筑学院2014年度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公开快题

[题. 武威·雷台文化产业园开发策划及规划设计]

[I.项目背景]

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享有“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葡萄酒的故乡”等美誉。

为突显武威市文化特色,提升武威旅游环境品质,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系列文化产业园,拟将依托雷台汉墓打造“雷台文化产业园”。雷台是举世闻名的稀世珍宝、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也是本次规划地块的核心吸引力。未来将依托现有的雷台汉文化博物馆(雷台公园)的发展要求(扩建为雷台博物院),基于“天马文化”及兼收并蓄的“凉州文化”,以及雷台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将雷台文化旅游综合体定位为集游、商、展、旅、居功能于一体的“印象凉州”的集中体现地。本次规划范围包括现有雷台公园及其拓展用地(雷台博物院)、东侧开发用地,总用地面积30.50hm2。基地位于武威市凉州区的中心城区北片区,是城市中轴线北部的重要节点,与武威火车站及高速公路出入口有便捷的交通联系。

其他信息可通过网络查询获取。

[II.基地背景]

规划基地位于武威古城北部,用地规模35.1hm2。基地位于天马文化旅游产业园内。天马文化旅游产业园包含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雷台公园景区,东南侧有凉州植物园,东侧有天马河流过,是武威市新行政中心旅游区。天马文化旅游产业园南侧为凉州古城历史文化区,内有文庙、鸠摩罗什寺、大云寺等众多古迹及旅游景点。

雷台文化产业园项目依托于武威城市中轴线北部重要的雷台景区,包括三部分用地:1、以雷台汉墓为核心的雷台公园,用地为14.2hm2,属划拨用地;2、雷台博物院拓展用地6.9 hm2,属划拨用地;3、东部开发用地14 hm2,属出让用地。项目总用地(含代征路)面积为35.1hm2。

建筑学院2014年度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公开快题

基地东面现为农田,北面为新开发的中低端居住楼盘,西、南面为一些老旧居住、商业建筑。用地内,雷台公园西、北侧为破旧商业门面,计划拆除重建;南侧南大门及两侧配套建筑为较新的“汉风”建筑,受政府肯定,也得到老百姓欢迎;雷台博物院拓展用地范围内为十余年前建设雷台公园时的拆迁村民安置区,将面临第二次拆迁并异地安置;开发用地现为农田,由政府征收后进行有偿出让,用地性质为商住混合。

[III.开发背景]

市委市政府决定拓展雷台公园为雷台博物院,但缺少相应资金进行拆迁及建设,决定与某开发商合作开发,将东侧出让用地与雷台博物院共同打包为“雷台文化产业园”项目,政府出地出政策、开发商出资共同建设。

当地项目开发主要数据如下:雷台周边土地出让价格为200万元/亩;周边住宅商品房价格为 4000—5000元/m2、商业用房10000元/m2;建安成本价约2000元/m2。

[IV.目标任务]

4.1任务一

为实现政府与开发商共赢的目,完成【雷台文化产业园开发策划】,并按照国家、地方相关政策、上位规划及项目开发的可行性确定各用地的开发建设项目及规划设计指标。 4.1任务二

按照你所完成的“雷台文化产业园开发策划”,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方案设计。 4.3原则与要求

1.文物保护优先。最大程度保护历史遗址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持传统文化的鲜活性、生命力。雷台周边文化综合体的开发,要以保护为第一要义,强调对文物遗迹的严格保护、对文化传统的充分尊重,避免过度开发。

2.利益共赢原则。尊重政府、开发商及城市发展的利益诉求,运用我国在规划管理、土地管理、城市开发等方面的相关政策,基于对武威市场现状及其发展的可行性分析,提出多方利益共赢的开发策划方案。

3.突显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地方文化,提取核心文化价值,全方位地体现文化内涵。除以展览参观形式展现历史遗迹、文化遗存之外,应更为注重文化体验感受,如对传统生活方式、节庆活动、

建筑学院2014年度城市规划与设计方向硕士研究生公开快题

艺术形式的再现等,不断提升其文化价值。突出地域特征,延续传统风貌、体现厚重历史、增强文化魅力。在充分分析传统营建方式和自然地域特征的基础上,借鉴地方传统建筑材料、建造工艺,运用当地传统的建设布局手法,结合现代技术手段,采用合理的营建方式,进行雷台文化产业园的规划设计。

4.动态持续发展。根据地方实际、市场发展需求及投资建设情况,合理确定开发时序与功能分区,注重产业园的阶段完整与整体和谐。合理进行业态安排,使得雷台文化产业园的建设开发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V.成果要求]

5.1评审标准 任务目标的涵盖

开发策划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设计概念的独创性和前瞻性 方案的可实施和可操作性 作品的品质及表达清晰度 5.2成果要求

图件内容自定,要求完整覆盖任务目标,清晰展现规划设计思路;总平面图深度必须达到修建性详细规划阶段的最终方案深度,比例不小于1:1000;

个人独立完成,图面表达方式不限,机绘、手绘均可;不少于2张A1图版。 5.3时间要求

规划设计时间为2014年11月21日至2014年12月1日,1日上午12:00前交研究生办公室,逾期不受理。

建筑学院 2014.11.21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