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24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作者:马轶飞 宋秀娥

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疗方法和预防。 方法 将该院从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明确诊断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4例,分为实验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实验组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病灶切除术,术后未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方面药物;对照组口服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6个月。对所有患者在治疗后均进行定期(6个月后、1年后、2年后)跟踪随访,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愈率进行观察比较。 结果 实验组术前诊断均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治愈率达到100%,随访2年无一例复发。对照组治疗效果欠佳,所有患者症状均未完全消失,且有4例出现闭经,1例出现肝损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剖宫产术后;诊断;治疗方法;预防 [中图分类号] R711.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3)05(a)-0039-02 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内膜及宫体肌层以外的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1],该病的发病机理至今尚未完全阐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bdominal incisional endometriosis, AIEM),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盆腔外子宫内膜异位,主要见于剖宫产术后,为剖宫产术后远期并发症之一。子宫内膜在腹壁切口部位生长,生长的内膜在功能上随月经周期雌激素水平而有明显变化,能产生少量“月经”而引起种种临床现象[2]。为了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原因、诊疗方法和预防,该院对2007年5月—2010年6月收治的24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及药物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及治愈率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共24例,患者年龄在24~3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7.7岁,均为足月首次剖宫产术后,腹壁横切口,单发病灶,最大者5 cm×4 cm×3 cm,最小者1.5 cm×1 cm×1 cm。妇科检查均无异常,CA125检查均正常,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均正常。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实验组13例和对照组11例。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药物治疗:孕三烯酮,2.5 mg,每周2次,6个月。用药期间每月复查肝功能,如果肝功能出现异常立即停药并给予保肝药治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验组手术治疗:彻底切除异位病灶。所有患者均选择月经干净后3~5 d,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术前根据B超及触诊标记出病灶硬结的范围,选择原剖宫产切口或包块上方切口,术中充分暴露肿块,切除病灶周围范围至少1 cm的结缔组织及正常组织。 2 结果

实验组13例患者病理均显示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子宫内膜间质、纤维素、红细胞等,其中10例见含铁血黄素沉着。对照组治疗效果欠佳,所有患者症状均未完全消失,且有4例出现闭经,1例出现肝损伤。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愈率达到100%详细情况可见下表1。 3 讨论

3.1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率

文献报道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为0.03%~0.47%[3],近年来发病率升高[4]。

3.2 发病机制及原因

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的原因,现代医学上有五种说法:即种植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免疫学说及遗传因素。种植学说是目前公认最为重要的学说,剖宫产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引起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此途径在类人猿实验中已得到证实。手术时未注意保护切口创面;徒手剥离胎盘;缝合子宫时缝线穿透子宫内膜;用缝子宫后多余的缝线缝合筋膜;手术结束时未彻底清洗腹壁切口创面等,均可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处,造成内膜的异位种植。该文的24例患者均在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充分说明医源性种植是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发病因素。 3.3 诊断与治疗

3.3.1 诊断本病根据剖宫产史及典型临床表现,诊断不难 其特点是发生于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瘢痕处或瘢痕周围出现不同程度的与月经相关的周期性疼痛性肿块。查体发现在切口不同部位发现实性肿块,形状不规则,与周围边界不清,质硬,活动度较差,触痛明显。病灶表浅者,经期局部皮肤可呈紫蓝色。超声检查示切口处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的中低回声肿块,无完整包膜,内部漂浮有内膜碎片的超声图像。由于其病灶局限,对体内激素和各种因子表达的影响不大,故CA125检测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价值不大,如遇诊断困难时,可在肿物处穿刺抽出褐色液体行细胞学检查,图片中见不同分化程度的腺上皮和成簇的菱形间质细胞。肿块无红、肿、热、痛等炎症表现。抗生素及理疗无效。

3.3.2 治疗 目前认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一经确诊应首选手术治疗,彻底切除病灶是避免术后复发的关键[7],手术应切除病灶周边至少1 cm的正常组织。切口愈合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程中形成的坚硬瘢痕阻碍渗透到局部发挥作用,且>1 cm的病灶仅靠药物难以完全清除,因而药物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效果差,且有引起患者闭经,产生毛发增多、乳房变小、痤疮出现等雄激素作用及会对肝细胞有一定损害。该研究中,8例接受药物治疗显效的患者中,出现闭经者4例,比例高达50%。因此一旦确诊,应及早行局部病灶切除[6]。 3.4 预防

对于此病应该强调前期预防措施:①加强医生责任心,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②宣传自然分娩的益处,开展无痛或减痛分娩,降低剖宫产率。③规范手术操作,保护好腹壁切口,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散落和遗留,是预防和减少本病发生的有效措施。④应避免接触宫腔的纱布和器械接触腹壁切口部位,手取胎盘胎膜后应及时更换无菌手套。⑤注意缝合技巧,缝合子宫肌层时应紧贴子宫内膜面出针,尽可能避免缝合子宫内膜。缝子宫后多余的缝线不再缝合筋膜及腹壁切口。⑥缝合腹壁切口前时,应用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切口。⑦提倡母乳喂养,以推迟月经来潮,减少该病的发生[8]。

综上所述,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应以预防为主,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术中积极采取防御措施以降低该病的发生几率,一旦确诊,应及早行局部病灶切除[6],彻底切除病灶,以防复发。 [参考文献]

[1] 崔恒.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M]/丰有吉,沈铿[M]. 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57.

[2] 郎景和.妇科手术笔记[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2(6):108-109. [3] 方善德.外妇科再次手术学[M].2版.郑州:河南科学出版社,1994:300. [4] 冷金花,郎景和,杨佳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0(35):53.

[5] 鲁峥,昌秀兰.手术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状15例临床分析[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7,6(3):55.

[6]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51.

[7] 张晓兰.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4):253.

[8] 苏应宽,刘新民.妇产科手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2):72-7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