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年会计学教案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二)》

长沙学院教案

编 号: 2

课时安排: 2 学时 题目: 第二讲 会计要素和会计等式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会计要素的概念、分类名称;六大要素的具体分类名称及含义;掌握会计基本等式及其转化形式;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六大要素的具体分类名称及含义 难点:理解六大要素的具体分类名称的含义理解 教学方式、手段、媒介: 教学方式讲授。由数据填列的会计报表加上课堂引出的经济业务数据,演示会计等式的变化。提高对学生的吸引力,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什么是会计要素 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对象是经济活动(资金运动),而其所涉及的项目是广泛而抽象的,在会计工作中必须将其具体化和类别化。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三、资产 (一)概念 P21 (二)特征: 1、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而非计划和未来的。 交易:如买卖产品、材料。事项:如领用材料 2、是由企业拥有或控制 如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的控制 3、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能以货币计量 企业的人力资源则难以货币计量 (三)具体细分的各项目: 1、流动资产 概念P21 两个划分标志:一年为限和一个营业周期为限。

(1)库存现金:保管在财务部门出纳处的现金。 (2)银行存款:企业保存于企业在银行所开账号中的存款 (3)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交易而持有的股票、债券等金融资产 (4)应收账款:销售产品时购货方欠的货款(包括税金) (5)应收票据:企业收到的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6)其他应收款:出借给职工个人的款项、暂付的押金等 (7)原材料:库存材料——企业存放在仓库里的材料 (8)库存商品:已生产完工并验收入库的产成品 2、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 (1)长期股权投资 (2)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同时具有下列特征:①是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②使用寿命超过1个会计年度;③有形资产 举例:厂房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工具器具 (3)无形资产:其具有以下特征:①不具有实物形态②具有可辨认性③属于非货币性资产 举例:专利权、商标权、土地使用权 四、负债 (一)概念P22 (二)特征 1、以往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现时义务(包括可能的义务:或有负债) 2、清偿债务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 3、能以货币计量 (三)细分项目: 按偿还期的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 1、流动负债 概念P22 (1)短期借款:从金融机构取得,偿还期在一年以内(≤12个月)的借款。 (2)应付票据:企业开出的给债权单位的商业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 (3)应付账款:购料时,欠付供货单位的货款(包括税金) (4)应付职工薪酬:应付给职工的工资款 (5)应交税费:尚未交纳的应交税款 (6)其他应付款:如应退给有关单位的押金 2、非流动负债(长期负债) (1)长期借款:从金融机构取得,偿还期在一年以上(>12个月)的借款。 (2)应付债券 五、所有者(股东)权益 (一)概念: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剩余权益。

所有者(股东)权益=总资产-总负债 =净资产 =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二)构成项目: 1、实收资本:投入资本 2、资本公积:归所有者所共有的非收益转化而成的资本。包括资本溢价 3、盈余公积: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 4、未分配利润(留待以后分配的利润) 注: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异同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要素构成资产负债表,故又称为资产负债表要素。它们共同反映企业特定时日静态财务状况。 六、收入(狭义:即营业收入) (一)概念P23 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二)特征: 1、日常活动中产生而非偶发。 2、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或二者兼而有之。 3、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4、能以货币计量. 5、不包括代收款项。 (三)分类(以工业企业为例) 1、按业务主次分: ①主营业务收入:销售产品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出售材料的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使用权的收入 2、按内容分:①销售商品(产成品、原所购材料)收入;②提供劳务收入;③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注:广义的收入:一切经济利益的流入。还包括①投资收益②补贴收入③营业外收入 七、费用 (一)概念: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出。 (二)特征: 1、费用是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区别于营业外支出) 2、一般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或二者兼而有之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