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暑期三下乡数学院心得

2011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学 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实践团队:“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团 实践队员:董炎辉

联系电话:15893897736

永不褪色的记忆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心得体会

七月,一群涉世未深、羽翼未丰却又雄心勃勃的年轻人在新乡为梦想而奋斗,背上责任,拥着热情,勇敢的踏上了“三下乡”的征程。十五天,弹指一挥间。我们将自己投入社会的熔炉,不断接受磨练,完善自我。一路上,我们踏着荆棘前行,我们释放激情又冷静思考,我们步履略显蹒跚却又果敢坚定。在这个彰显活力的季节,我们“新乡城市文明”调研服务团顺利完成了“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

还记得加入这个队伍时的豪情,还记得第一次做活动时的激动,还记得第一次新闻上了中青网时的喜悦。伴着夏日灿烂的阳光,我们一行十人行走在“三下乡”成长磨砺的旅途中。紧随着新乡城市文明创建的步调,我们明白自己的肩上背负着一种责任,正是这份责任激励着我们每个人用心做好这短暂的暑期实践。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怀揣着一份对新乡的热爱,我们在牧野大地上挥洒青春。

青春飞扬,梦想起航

早在六月初,我们的“三下乡”队员选拔工作就已经开始了。作为思想进步,有社会责任感的当代大学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有机会参与到“三下乡”暑期实践中来,渴望着在锻炼自身能力的同时,以切实行动为城市建设、社会发展出一份力。我院当时报名参加选拔的共一百余人,经历了紧张而又激烈的笔试、面试,最终尘埃落定,十几名队员脱颖而出。由于种种缘故,当时我并没有参加队员的选拔,我也曾一度为此感到惋惜过,毕竟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而我却与“三下乡”擦肩而过。

幸运的是,上天悄悄的眷顾了我。期末考试期间,院学生会主席找到了我,他告诉我“三下乡”的队员人数不够,问我是否愿意参加。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激动、兴奋、不可思议??

激动过后,紧接着我所面临的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团队的前期准备工作我毫不知晓;与其他队员相比,我还缺少一个磨合期。我开始有些担心,害怕自己做不好。不过接下来的日子里,我慢慢发现队友们都很好,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气氛总是那么活跃,我开始喜欢上这个团队,喜欢上我的队友。

准备工作就绪后,我们就要踏上“三下乡”的征程,以一个团队的力量,倡导志愿服务,

调研城市文明,点燃青春的活力与激情,绽放生命的不羁与绚烂。在新乡城市文明建设的大舞台上,让青春飞扬,让梦想起航。

舞动文明,悉心调研

在短暂的十五天里,队员们精心准备,周密计划,前后进行了“文明起舞,卫生擎行”、“生活氧吧,侧耳听‘伊’”、“网络文明逐个晾,精神建设我先行”、“拒绝观望 告别‘蜗居’”、“走近的哥的姐”、“时事知多少、国情察几分”、“大学生话绿植”等多项调研,就新乡市“三大文明”建设工作进行系统的归类分析。

调研过程中,虽然多数市民都予以积极配合,但我们的问卷调查仍遭到了部分市民的拒绝,初入社会的我们不免会为此而心生沮丧。不过万事开头难,我们会努力,以微笑面对生活,用自信专注调研。

一摞摞调查问卷、一条条问题分析,让队员们对于新乡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关于食品安全的调研,让我们了解到市民食品安全意识的淡薄,部分群众过于相信商家,对于购买的产品基本不仔细查看是否有生产日期、保质期、卫生许可等内容;市民对于食品安全事件的关注度有待提高。“走近的哥的姐”,我们在与出租司机的交流中感受着基层人民的艰辛。长时间的工作,频频出现的职业病,油价上涨的压力,林林总总,都让我们体会到生活的不易与艰难。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肩负着建设国家,富裕人民的责任,潜心学习,积极历练,是我们大学生当下的主要任务。

虽然调研中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但是整体来说:新乡暑假网吧现状良好;群众法制意识不断增强,生活水平逐步提升;环保观念深入人心,种种迹象都反映着我市文明城市建设的有效成果。作为一名新乡的大学生,我很高兴能够通过我们的调研看到新乡与日俱进的发展与变化。

倡文明风,树和谐情

忘不了我们一起宣传交通小常识,倡导市民文明乘车的场景;忘不了我们走进梁声翕奶奶家中的画面;忘不了我们拉着社区小朋友铲除“牛皮癣”时的自豪;忘不了我们前往培智学校时,内心的五味杂陈;更忘不了我们精心策划,备受关注的“志愿服务真善美,文明创建你我他”活动现场的活跃氛围??

一次又一次的活动让我们对文明有了新的认识,对和谐有了新的体会。众多的活动中让

我感触最深的便是前去看望“爱心大使”梁奶奶和“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培智之行。

年近八旬的梁奶奶曾向新乡市慈善协会捐款3万元,前后共资助学生14名,并立下遗嘱,身后将自己的骨骼和眼角膜捐献出来??然而真正走近梁奶奶,我们才发现老人的生活并不富裕,甚至说她生活艰苦也不为过。家居简陋,生活困难,老人却仍然致力于慈善事业。“我虽是义工团的老队员,却只做过一次活动,自己身体不争气,还麻烦你们来照顾我,心里有愧呀。”老人的话深深地烙在我的心里。竭尽所能,帮助有难之人,却在自己因病外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自己照顾自己。谦和如是,老人的顽强和仁爱定将在今后的日子里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培智之行,我们与一群“折翼的天使”走到了一起。也许是人性的本能,带着一丝怯意,我们走进了培智学校。当我们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听到他们用稚嫩的声音叫着哥哥姐姐,心底地那道防线便彻底瓦解掉了。我们与孩子们玩在一起,教他们写字,与他们玩耍,听他们唱歌??“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必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虽然这里的孩子心智不如平常人,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优点,有的喜欢画画,有的写字漂亮,有的擅长跳舞,有的精于算数。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他们眼里的那一抹纯净与渴望,与他们对视,就好像心灵在接受洗礼一般,我已经彻底的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里。

韬光养晦,厚积薄发

这一次的“三下乡”暑期实践中,我的主要工作是写新闻,本以为对于做了一年通讯员的我来说,这个工作轻而易举,可惜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的新闻时常上不了校团委的简报,对此,我一直很介怀。

我们队共有三个队员写新闻,不同的风格,却是同样的不被肯定。也许是愈挫愈勇,我们三个更加努力,一篇新闻审四五遍,然而就算再用心,结果却如出一辙。不被肯定的次数多了,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难道真的是我的新闻写的有问题吗?

队长看出了我们的反常,他告诉我们:得不到别人的肯定也许只是一时的,但要学着自己去肯定自己。如果连自己都迷失了,还拿什么去让别人肯定你。把现在的历练当做是韬光养晦,我们厚积薄发,超越其他人并不是没有可能。

的确,我们要相信自己,去享受三下乡的过程,而不是刻意去追求一个怎样的结果。心如止水,宠辱不惊,努力去做了,问心无愧就好。往后的日子里,我们继续奋斗。渐渐的,

我们的新闻开始出现在各大网站: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日报网,中国网,中青网,中国大学生网,搜狐??终于,我们的付出有了回报,我们的新闻稿不再总是“石沉大海”,好像真的应了那句话:“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全体队员们都为此而兴奋不已。

感悟实践,收获成长

短暂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了,而我仍是意犹未尽。因为它带给我的实在太多太多??

细节成就完美。在写新闻的过程中,我发现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都要反复斟酌,推敲,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新闻的质量。其实办活动时细节也很重要。依稀记得17号下午,我们的活动就要开始时,牧野湖处工作人员以咄咄逼人的气势要求我们把东西撤走。虽然先前有申请场地,但我们与相关领导的沟通工作似乎没有到位,幸好有文明办的领导替我们解围。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须于细”。细节决定成败,也是做大事的先决条件,我们有必要做到事事考虑周到,不因细小而弃之。

态度决定高度。做事最重要的是能力,而做人最重要的是态度,态度将直接影响到你的人生高度。调研前期,可能是由于部分队员心生懈怠的缘故,我们比起院里的另一个队略显逊色。队长为此改变了团队的作息时间,明确了内部纪律,而后的日子里,我们心怀一百二十分的热情,竭尽全力做好调研,最终我们的调研得以圆满结束。态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也可以破坏人的一生。结果如何,要看你最初怎么去选择。

团队意识铸就美好未来。人心齐,泰山可移,团队的力量无人可挡。然而如同珍珠一样,如果没有了线,即使珍珠再大,再多,也永远成不了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一个集体如果缺少了团队精神、团队意识,也永远只是一盘散沙,将难成大事。我们是一个互帮互助的小集体。还记得几天前我生病的时候,队友们的关心与问候;还记得我们废寝忘食的工作时,队长细心买来饼干和面包;还记得我们因为新闻情绪低落时,相互的鼓励与支持??正是那一份团队精神支撑着我们继续前行。

友谊地久天长。暑期三下乡让我们这10个人走到了一起,共同擎起“永跟党走,建功中原”的旗帜,调研城市文明,在新乡这片热土上绽放年轻的生命。短暂的15天,我们一起在汗水和快乐中结下深厚情谊。能力与才干兼备的队长,幽默的东哥,爱学习的少宁学姐,可爱的文瑞,漂亮的玲玲,善于写新闻的小雪,大个儿涛哥。我会把队友们的好记在心里,带着这冥冥之中上天安排的情谊,在人生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