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病选择题

C队列研究的预期发病率大小影响样本量 D病例对照研究的人群暴露率能影响所需样本量 E.从特殊职业的人群研究得到的结果,能外推到其他人群和较大的人群 d40.下列哪项不是回顾性队列研究的特点

A.比前瞻性队列研究节省人力和物力 B.研究开始时所研究的疾病已发生 C.需要随访的时间比前瞻性队列研究短 D.研究观察的方向是前瞻性的 E.验证病因假设的能力不及病例对照研究

e41.某项队列研究得出的相对危险度为1.5,95%的可信限为1.1~2.8,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A.该暴露因素是危险因素 B.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是对照组的1.5倍

C.暴露组的发病危险比对照组高 D.暴露与疾病的关联为正关联 E.归因危险度为28% c42.在一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a43.在一项队列研充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2.2~4.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b44.在—项队列研究中,计算出某研究因素RR值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0.8,那么该研究因素可能为

A.危险因素 B.保护因素 C.混杂因素 D.无关因素 E.以上均不是

c45.吸烟与肺癌关系的许多研究都是前瞻性队列研究,最初调查过吸烟情况的研究对象中有一部分后来失访了,这些失访者

A.应从研究中剔除出去 B.只在随机化试验中才影响结果

C.因为进入研究时存在选择偏性,可得出不正确的相对危险度估计值 D.其被随访到的那段时间应包括在暴露人年中

E.只有当这些失访者具有较高的肺癌危险度时,才会得出有偏差的相对危险度的估计值 b46.最适合于在铀矿工人中研究暴露于氡气与患肺癌危险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干预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b47.评价妊娠早期病毒感染与儿童出生缺陷之间的关系,最适合的研究方法是

A.临床试验 B.回顾性队列研究 C.前赡性队列研究 D.病例对照研究 E.横断面研究 e48.为了摸清某地居民肺结核的发病情况,相隔两年进行了两次调查,用调查发现的新发病例数来确定发病率。结果如下:与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相比,有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中发生结核病的相对危险度是

第一次调查时家庭类别 人数 两年随访期内新发病例数 有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 500 10 无痰培养阳性病例的家庭 10,000 10

A.0.05 B.0.5 C.2.0 D.10.0 E.20.0 49~51题的题面

1967年,Tolonen对粘纤厂接触CS2的333名工人及造纸厂333名无CS2接触的工人进行调查并随访5年,其中接触CS2工人中心肌梗塞发生25例,无CS2接触工人有7例发生心肌梗死

c49.该研究为

A.现况研究 B.病例对照研究 C.队列研究 D.类实验 E.流行病学实验 e50.RR为 A.1.00 B.0.08 C.0.02 D.0.20 E.3.57

a51.AR为 A.0.05 B.0.12 C.0.18 D.0.92 E.2.57 52~53题的题面

对某地焊工和造船工的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得到如下结果: 年龄 焊工 人数 死亡数 死亡率‰ 40~49 3000 3 1.00 50~59 2000 4 2.00 合计 5000 7 1.40 年龄 造船工 人数 死亡数 死亡率‰ 40~49 1000 0 0.00 50~59 750 1 1.30 合计 1750 1 0.57 年龄 标准人群 人数 死亡数 死亡率‰ 40~49 2000 1 0.50 50~59 2000 4 2.00 合计 4000 5 1.30

a52.焊工的SMR为 A.1.27 B.3.5 C.1.4 D.0.79 E.1.08 a53.造船工的SMR为 A.0.2 B.0.18 C.0.44 D.2 E.0.5 54~55题的题面

1945年,有一项研究调查了某手表厂表盘车间涂夜光的女工1000名和女话务员1000名,然后追踪观察并比较了她们从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结果30年间表盘车间女工发生了20例骨瘤,话务员中发生了4例骨瘤。请用此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b54.表盘车间女工发生骨瘤的相对危险性为 A.2 B.5 C.4 D.16 E.无法计算

a55.表盘车间女工发生骨瘤的AR%约为A80% B500% C.200% D.400% E无法计算 1.D2.A3.B4.C5.A6.A7.B8.A 9.C10.B 11.B12.C13.C14.A 15.B 16.B17.D18.D 19.D20.D 21.D22.B23.D24.E 25.B 26.A27.B28.D 29.E30.C31B32.D33.A34.C35.C36.C37.D38.B39.E40.E41.E42.D43.A44.B45.D46.B47.C48.E49.C50.E51.A52.A53.E54.B55.A 第六章 病例对照研究 一、填空题 1.控制混杂因素的常用的方法有 、 、 。 2.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对照的来源可为人群中的___________,也可以是来自医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或者是来自病人的__________________等。

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的来源可来自_________,也可来自_________。

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其中首选者应为_____________。 5.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分析和比较常用的方法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方法。 二、选择题 a1.在一项有500名病例和500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400名病例和100名对照中发现可疑

病因因素。具有该因素的人发生该病的相对危险度是

A.80% B.40% C.16% D.20% E.由上述资料不能计算 e2.与队列研究相比较,病例对照研究的最大弱点是

A.花费大,时间长 B.确定可疑因素的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C确定疾病结果出现或不出现可能有偏差 D难以获得对照 E难以保证病例和对照的可比性 e3.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A估计危险因素的暴露情况时很少或没有偏倚 B在选择出暴露因素后可研究多种疾病结局 C可减少研究对象对回忆依赖性 D有可能确立该病的发病率E可用于研究罕见病病因研究 a4.某人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他研究的条件是:选择100例确诊新生儿黄疸病例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没有黄疸的新生儿100例,然后调查产妇的分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 情况,这种研究方法是

A.回顾性研究 B.前瞻性研究 C.临床随访研究 D.实验研究 E.现况调查研究 c5.病例对照研究主要用于探索或验证疾病的病因假设,它的研究对象为 A.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B.试验组与非试验组 C.患病组与非患该病组 D.干预组与对照组 E.试验组与对照组

d6.病例对照研究按其目的可分为两类,即 A.描述性和检验性B.观察性和实验性C.前瞻性和回顾性D.探索性和检验性E.现实性和理论性 b7.在一次原因不明的慢性病病因研究中,流行病学工作者从各种因素中逐一探索哪一种因素

是可能的危险因素,这种研究为 A.现况调查B.验证性病例对照研究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c8.广泛搜寻可能的危险因子的分析性研究是

A.描述性研究 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C.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双向性队列研究

a9.某地进行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其结果如下:其比值比为 对照 + — 病例 + 10 50 — 5 50

A.为2 B.为0.5 C.为5 D.为10 E.为0.1 c10.某学者在某地进行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该地人群肺癌年死亡率为0.56%,吸烟与不吸烟者的肺癌年死亡率分别为0.96%和0.07%,该项研究的相对危险度RR为 A.92.7 B.0.07 C.13.71 D.1.71 E.8.00

c11.在研究设计上需要对病例或对照组作出较多规定或限制的研究方法是

A.生态学研究 B.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C.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D.双向性队列研究 E.历史性队列研究

e12.病例与对照只要求随机但不要配对的调查研究适宜于

A.生态比较研究 B.检验性病例对照研究 C.双向性队列研究 D.历史性队列研究 E.探索性病例对照研究 d13.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与对照的选择

A.病例较对照难选择 B.对照较病例难选择 C.病例与对照都容易选择 D.病例与对照都不易选择 E.新病例的对照不难选择

d14.病例对照研究中常用的对照来源中,下列哪组最接近全人口的无偏样本

A.病例的配偶、同胞、亲戚、同班同学等 B.同一或多个医疗机构中诊断的其他病例

C.病例的邻居或所在居委、住宅区内的健康人或非该病患者 D.社会人口的非病例或健康人群的抽样

E.社会团体人群中的非该病例患者或健康人的抽样 b15.病例对照研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病例来自

A.社区 B.医疗机构 C.学校团体 D.化验确定报告 E.诊断仪器的报告 c16.能提供较可靠信息的病例是

A.现患病例 B.已康复的病例 C.新发病例 D.死亡病例 E.住院病例 e17.匹配过头指匹配的变量太多

A.难以获得对照 B.造成分析困难 C.使病例和对照的人数都减少 D.将疾病的危险因子当作匹配因素 E.将无关变量列入了匹配因子 a18.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样本含量大小的取决因素

A.欲研究因素在对照人群中估计暴露率P0B.欲研究因素所致的发病率P1

C.估计的该因素引起的相对危险度或暴露的比值比 D.所希望达到的检验显著性水平α E.所希望达到的检验把握度(1-β)

d19.病例对照资料分析中,均衡性检验的目的是

A分析暴露与疾病的统计学关联 B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 C考核两组资料之间的可比 D.检验病例与对照组的频数比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E.检验暴露与疾病的关联强度 b20.病例对照研究主要检验表示暴露与疾病关联强度,即

A.相对危险度 B.比值比 C.超额危险度 D.归因危险度 E.归因危险度百分比 e21.在病例对照研究中,下列哪项对研究因素的选择是不正确的 A.与目的有关的变量绝不可少,与目的无关的变量一个也不要 B.每项变量要有明确的定义,尽可能采取国际或国内统一的标准

C.每项变量都要通过测量手段获得,尽量使用定量指标 D.多利用客观手段和证据,尽量 做到研究变量符合规定 E.通过良好组织,由病例提出可疑的因素作为研究变量 a22.调查者事先知道谁是病例,谁是对照易发生

A.选择偏倚 B信息偏倚 C混杂偏倚 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 E.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a23.下列哪项不属于病例对照研究描述性统计的内容

A.均衡性检验 B.危险因素的比值比C.病例和对照的年龄、性别

D.病例与对照二组的频数比例 E.病例和对照的居住地和既往病史分布 b24.病例对照研究的推断性统计主要检验

A.病例和对照的年龄、性别分布 B.均衡性检验 C.病例组与对照组的暴露率差异 D.相对危险度 E.归因危险度

a25.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优点

A.适用于常见病的研究 B.对于慢性病可以较快地得到危险因素的估计 C.省时、省钱、 省人力 D较易组织 E可检验有明确假设的危险因素,又可广泛探索尚不够明确的众多因素 c26.下列哪项不是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的缺点

A.难于避免选择偏性 B.难于避免回忆偏性 C.不适于研究人群中暴露比例很高的因素 D.较难控制混杂的影响 E.有时不易判断暴露于疾病时间的先后 c27.下列哪项是病例对照研究

A.根据既往死亡或发病情况,对将来疾病的发生作出估计

B.根据所积累的有关某病与某因素的关系的假设,对不同地区和不同情况下进行的既往研 究作分析

C.为了解病例和对照中欲研究因素的相对频率,获得病例组和对照组的病史及其他信息 D.在已戒烟的男性和尚在吸烟的对照中,研究癌症的相对危险度

E.研究不同层次人群中某病的流行率

b28.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其OR值为 病 例 对 照 合 计 暴 露 18 9 27 非暴露 10 20 30 合计 28 29 57

A.0.25 B.4.0 C.2.0 D.0.5 E.0.49 a29.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得到如下资料,其OR值为 病例 对 照 暴露 非暴露 合计 暴 露 15 30 45 非暴露 10 40 50 合 计 25 70 95

A.3.0 B.0.33 C.2.0 D.1.67 E.0.26

e30.一份有关吸烟与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结果显示: =12.36,P<0.05,OR=3.3, 正确的结论是

A.病例组肺癌患病率明显大于对照组 B.病例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对照组 C.对照组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大于病例组 D.对照组肺癌的患病率明显大于病例组 E.不吸烟者发生肺癌的可能性明显小于吸烟者

c31.在匹配病例对照研究时,为了节约样本,提高效率,常用1∶M配比,但M的取值一 般不超过 A.2 B.3 C.4 D.5 E.6 c32.比值比主要应用于

A.描述研究 B.生态学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队列研究 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d33.在病例对照研究中,匹配过头会造成

A.对研究结果无影响 B.高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C.低估暴露因素的作用 D.降低研究效率 E.提高研究效率

e34.对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分层分析的目的是

A控制选择偏倚 B.控制混杂偏倚C控制信息偏倚D提高分析效率 E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b35.在设计病例对照研究时,对照的选择最好是

A.从医院的其他病人中选择对照 B.从产生病例的人群中未患该病者中选择对照

C.从病人的亲属中选择对照 D.从病人的同事中选择对照 E.从不同人群中选择多组对照 a36.在一项200名病例与200名对照的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中,有160名病例与50名对照具有

暴露史,其中病例和对照均有暴露史的对子为30对。据此可计算出其OR值为 A.12 B.6.5 C.3.1 D.5.33 E.不能计算

a37.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病例组有暴露史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则可认为 A.暴露与该病有因果联系 B.暴露是该病的原因 C.该病是由这种暴露引起的 D.该病与暴露存在联系 E.该疾病与暴露无关

b38.在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中,计算比值比公式中的分子的含义是

A.病例暴露、对照非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 B.病例和对照均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 C.病例非暴露、对照暴露于某因意的对子数 D.病例和对照均不暴露于某因素的对子数 E.以上都不是

c39.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选择对照的要求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