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项目景观水系生态管理方案

某项目景观水系生态管理方案

一、 景观水系现状 1. 工程构建

**项目景观水系由 个互相连通的水池构成,底部和驳岸均为钢筋混凝土围合结构,水体总面积为1500㎡,水深为20-40cm,景观水体与外界水系不进行交换,是较典型的封闭型人工景观水系。 2. 水质控制方案及实际效果 2.1 控制方案

**项目景观水体底、岸硬质化,基本丧失自净能力,是最易出问题的一类水体。前期设计和建设是采用纯物理的控制技术,由 台水泵在系统内打循环,喷泉和跌水用来进行水体充氧。 2.2 实际效果

**项目毗邻交通十分繁忙的龙吴路,扬尘灰沙夹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面源污染较为严重,水池清洗换水一星期,水质即发绿,池底一层泥沙。 整个水系景观单一呆板,缺乏自然情趣,视觉效果欠佳。 2.3 管理处采取的措施

管理处接管小区不久,许多条件尚不具备,景观水系暂采用定期启泵循环,定期吸泥,定期加药的方法进行养护管理,药剂品种、投入量及投药时段均经现场试验,目前水质基本清澈,管理费用约为换水的1/10。 二、 景观水系生态管理方案

维持景观水系健康稳定的最有效方法是建设平衡的水生态系统,这必须在前期规划阶段就要考虑包括水系、地形、驳岸、土地、水、气及各类生物等多要素的统筹设计,这必然将水文、生态、环境、景观、生物等多种学科融为一体才能完成具有自净能力的水生态系统的设计和建设。

鉴于**项目景观水系的客观现实,只能因地制宜尝试着模拟自然界生态平衡原理,通过人工强化的方式建立特定的生态系统,即选择种类和数量较恰当的水生植物,水生动物及微生物组成以此三大类为主的生物链,使水体在特定的水域中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

1. 生态系统的建立

1.1.1合理布设水生植物形成强大的水质净化功能和自然和谐的景观效果。

建立生态型过滤带。**项目景观水系周边无成片草坪及雨水排水沟,雨后水质浑浊,需沿池边种植有较强净化功能的多种挺水植物,形成沿池生态过滤带,以阻挡及吸附、吸收由于雨水冲刷流入池内的泥沙及各种污染物。 1.1.2 池面水生植物的配置

A. 由于整个水系形状极不规则,形成不少死水区域,各处的污染程度不尽相同,应根据不同的受污水域,配置不同种类、不同面积的植物群落,在确定品种数量时,留出1/2-1/3水面并考虑水生植物生长期和净化功能的交替互补。 B. 在相邻水池连通处,适当增加水生植物的种植密度和种植品种,使水系在内循环过程中,增强过滤、吸附、沉淀、净化的作用。

C. 充分发挥水生植物的姿韵、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置应高低错落,疏密有致,造型别致,赏心悦目。 1.1.3 池底试种过冬沉水植物

极大多数水生植物均于10-11月枯萎,耐寒水生植物目前仅见沉水植物菹草-伊乐藻曾被报道,冬季种植对来年初春疯长的藻类有抑制作用,并能实现种群的自我演替。现本地无货供应,需到河道寻找或赴外地采购。

1.1.4 对渗漏严重,难以修复的景观水系,建议停止注水,可在池底设置形状各

异的种植槽,种植各类陆地花卉和湿生植物,使整个水系更显多采、和谐。 1.2 适当放养水生动物,延长生物链,稳定生态系统

**项目景观水系水深较浅,无法放养以藻类为食的主要鱼类,目前可考虑的是在运行初期投放蚌、螺丝等底栖动物,蚌、螺丝能滤食水中藻类,并分泌使悬浮物絮凝的物质,促使水变清,但适宜的放养温度为10-30°C,否则不摄食,故只能在特定的时间段发挥作用。另外可适当放养锦鲤鱼增加景观效果及投放适量的柳条鱼摄食蚊子幼虫,改善水系周边环境。 1.3 提高微生物的降解能力,加强水体自净功能

根据物业现有的条件无法提供自己培养和筛选的有益微生物菌群,市售生物制剂价格昂贵,但可在水体中创造微生物生长的条件,如增加漂浮植物的品种、数量,将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输至根部,在根部周边形成好氧区域,另可调整水

泵开启时段,增强系统水动力,提高水中溶解氧,以满足微生物降解营养物质时所需的氧量,同时促使微生物自身的新陈代谢及转化繁殖。 2 生态系统的养护管理

生态系统建立后,要使水体生态得到平衡,水体景观得以长久经济地维持,后期的养护管理是使系统保持良性循环的重要保证。初步拟定养护管理措施为: 2.1 由专人专职或兼职负责水体养护管理。 2.2 对景观设施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2.3 对水生植物需春播、夏管、秋收、冬藏。即适时播种,及时修整,保持通透,

防治病害,秋末初冬收割,防寒安全过冬。

2.4 根据水生动物习性,适当追放或捕捞(组织员工、业主垂钓),保持食物链

通畅。

2.5 严禁池内投放饵料。

2.6 及时捞取池内枯枝残叶,漂浮垃圾,保持池面整洁。 2.7 设置明显标识,杜绝人为污染源入池。 2.8 及时清淤,严防池底厌氧。

2.9 根据季节水质状况调整水泵、喷泉开启时段。

2.10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了解水质变化趋势,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调整措施。

景观水系养护管理效果受气候条件、地理位置及各种生物形态等诸多因素影响,治理工艺至今尚无规范与标准,更无可量化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对封闭型人工景观水体的生态管理我们今年在海悦才进行全面试点,**项目景观水系生态管理仍属尝试和探索,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摸索、积累、提高。

附:**项目景观水系水生动植物品种和数量需求单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