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第一部分 微生物的利用 实验2 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课后小测 浙科版选修1

实验2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

1本实验中的尿素培养基属于( ) A.选择培养基 B.鉴别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 D.无氮培养基

2涂布分离细菌时使用的玻璃刮刀应保存在70%酒精中,取出后又要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这2步分别属于什么技术( )

A.灭菌、灭菌 B.消毒、消毒 C.灭菌、消毒 D.消毒、灭菌

3尿素又称脲,它是什么有机物降解的产物?( ) A.核酸 B.蛋白质 C.淀粉 D.脂肪

4本实验的土样最好取自( ) A.有大量植物生长的地方取 B.临水的地方取

C.有哺乳动物排泄物的地方取 D.干燥、空旷的地方取

5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所采用的分离方法是( ) A.涂布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稀释分离法 D.选择分离法 6脲酶的化学本质是( ) A.脲 B.蛋白质 C.尿素 D.核酸

7下列能选择出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是?( )

A.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尿素、琼脂糖、水 B.KH2PO4、Na2HPO4、MgSO4·7H2O、葡萄糖、琼脂糖、水 C.KH2PO4、Na2HPO4、MgSO4·7H2O、尿素、琼脂糖、水 D.KH2PO4、Na2HPO4、MgSO4·7H2O、牛肉膏、蛋白胨、琼脂、水 8有脲酶的细菌菌落周围出现着色环带的原因是( ) A.外泌的脲酶将尿素水解成氨,氨为碱性,使酚红变为红色 B.外泌的脲酶呈碱性使酚红变为红色 C.外泌的脲酶将酚红分解成呈红色的物质 D.酚红与脲酶反应后生成了呈红色的物质 9将下列的实验步骤按正确的顺序排列( )

①将培养皿倒置于恒温箱中培养24~48 h ②土壤取样 ③观察菌落数

④样品稀释

1

制备细菌悬液 ⑤将稀释液涂布到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

A.②④①⑤③ B.②①④⑤③ C.⑤①④②③ D.②④⑤①③

10分析下面培养基的配方:KH2PO4、Na2HPO4、MgSO4·7H2O 、葡萄糖、尿素、琼脂糖。请完成问题:

(1)在该培养基的配方中,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碳源和氮源的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2)想一想这种培养基对微生物是否具有选择作用? 如果具有,又是如何进行选择的?

11请将稀释液的稀释度在下图中加以准确标注:

12本题探究如何从土壤中将自生固氮菌分离出来。请据题完成以下问题。

(1)实验原理:自生固氮菌是一种能利用空气中的N2做为氮源的细菌。若用无菌培养基进行培养,其培养基不需要添加________这类营养要素,而其他细菌则不行。

农田的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层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

(2)材料用具:农田的表层土壤、无氮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盛9 mL无菌水的试管、无菌吸管、无菌涂布器、无菌培养皿、盛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恒温箱。

(3)方法步骤:

①倒平板:分别将无菌培养基、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倒平板,操作过程应在火焰旁。 ②制备土壤稀释液:取土样10 g加入盛有90 mL无菌水的锥形瓶中,充分摇匀。用无菌吸管吸取上清液1 mL,转至9 mL的无菌水的大试管中,依次稀释到10稀释度。

③涂布:按照由10~10稀释度的顺序分别吸取0.1 mL进行平板涂布,每个稀释度下,无氮培养基应至少涂布________个平板,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涂布1个平板。

④培养:放入恒温箱内,在28~30 ℃下培养3~4天。

⑤细菌的计数:当菌落数目稳定时,选取菌落数在________的平板进行计数。如果测试的平均值为50,则每克样品中的菌落数是________。(稀释度是10)

-5

-7

-3

-7

2

(4)预测结果:相同稀释度下,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平板上的菌落数应多于无氮培养基上的数目。请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09上海高考,39)氯苯化合物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因其不易降解,会污染环境。某研究小组依照下列实验方案(图1)筛选出能高效降解氯苯的微生物SP1菌。培养基配方如表1。

图1

表1 培养基的组成

液体培养基 Ⅰ号 Ⅱ号 Ⅲ号 蛋白胨 10 g — — 牛肉膏 5 g — — 氯化钠 5 g 5 g 5 g 硝酸铵 — 3 g 3 g 无机盐(无碳) — 适量 适量 蒸馏水 1 L 1 L 1 L 氯苯 5 mg 50 mg 20~80 mg (1)配制Ⅱ号固体培养基时,除添加Ⅱ号液体培养基成分外,还应添加1%的________。 (2)培养基配制时,灭菌与调pH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

(3)从用途上来说,Ⅰ号培养基和Ⅱ号培养基分别属于________培养基和________培养基。在Ⅱ号培养基中,为SP1菌提供氮源的成分是________。

(4)在营养缺乏或环境恶劣时,SP1的菌体会变成一个圆形的休眠体,这种休眠体被称为________。

(5)将SP1菌接种在含不同浓度氯苯的Ⅲ号培养液中培养,得到生长曲线(如图2)。从图2可知,SP1菌在________培养条件下最早停止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3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