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三节《电解池》教学设计.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

教材分析

在学习第四章之前,学生学习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对溶液体系初步建立了微观、动态、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度,基本形成了分析反应体系中微粒及运动情况的认识思路,本章是对上述认识方法的应用和深化,此外从本章的知识基础看,也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到综合应用的高度。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贯穿全章的主线。在前两节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节的核心概念是“对于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池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本章知识在学生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在必修化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能从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角度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构建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 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电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方向)——符号(电解方程式)三重表征形成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的电解过程,能够说出电离与电解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观察,知道电解池装置的基本构造(包括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连接方式)。通过与原电池装置进行比较,能够从电极名称、电极反应、能量转变形式、反应驱动力等方面进一步认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够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电极特点,运用氧化还原知识判断电解产物,并形成分析判断电极产物的一般思路:电极材料及电极的极性——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微粒的运动方向——分析得失电子的能力判断——化合价变化——产物存在形式。

4、建立综合运用微粒观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电解池问题的基本思路,能自主构建电解池模型,并以这个模型为载体用微观的、动态的、有序的思维分析电解池常见应用。 5、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等方式了解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科学对人

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并能够运用电解原理和判断电极产物的一般思路,分析氯碱工业、电镀、铜的精炼、金属电冶炼等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的转化。 教学重点:构建电解池模型

教学难点:以电解池模型为载体用微观的、动态的、有序的思维分析电解池常见应用 第1课时 构建电解池模型

第2课时 以电解池模型为载体,用微观的、动态的、有序的思维分析电解池常见应用 三、教学策略分析

1、确定电解池原理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电解池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梳理如下图:

电解池原理的教学其实就是描述氧化还原反应、电解池概念、能量转换等几个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落实核心概念可以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溶液的导电过程实际上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过程,电解是一种强有力的氧化还原手段,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可以实现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变,有利于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构建电解池模型,进而用基本概念理解电解池的应用。

2、基于科学取向教学论的原理课教学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原理课教学一般结构: 复习相关概念,提供尽可能充足 获得原理 电解CuCl2溶液实验 的实验事实,加以归纳、概括形 成原理。

形成应用通过分析电解饱和初步学习原理后,通过复述原 原理的思食盐水的产物分析,理、识别原理适用情景等活动巩 维程序 了解放电顺序,形成固新原理,并形成原理运用的程 分析电解池的思维序和步骤 程序

如何冶炼金属钠? 通过在新的情景中运用原理进 运用原理行解释、预测、控制变量之间的 对外办事 相互作用以及判断原理的运用 是否正确等变式训练,巩固、内

化新原理,形成原理系统。

学生制作个性化的

本节原理思维导图

3、利用模型教学强化学生电解池模型的构建

化学模型方法在化学教学中颇为重要,又是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它有利于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把化学事物加以高度抽象,表面上看似乎脱离了具体(原型)的真实,然而能集中地反映出原型具体真实中的主要矛盾、主要方面、主要特征,可帮助师生揭示出复杂的研究体系里更深的本质和规律性。这不受直觉和所处的时、空局限,有利于达到更深层次的认识。电解池是一种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离子的迁移方向、放电顺序、产物等具有一定的恒定性和内在统一性,所以电解池原理教学中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学生能在脑海中构建电解池的模型,在学习初始阶段,用卡纸模拟电解池中发生的变化,有利于学生从实物到抽象的构建模型。

4、帮助学生建立分析电解池的思维程序

学生在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建构了电解池的模型后,要建立分析电解池的思维程序:

溶液中存在哪些离子 通电时离子如何移动

离子放电顺序

产物、电极方程式

5、指导学生形成自身的原理思维导图,厘清概念间的关系

对于化学原理的学习,学生不仅要理解原理涉及的各概念的内涵,更要厘清概念间的关系。思维导图作为意义学习的重要策略,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描绘了知识结构,有效呈现知识的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非常接近人的自然思维过程。引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间的联系,实现概念的网络,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通过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了解目前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加深对原理念的理解,并促进知识结构的合理化,通过与他人或教师建构的思维导图进行比较,可以让其了解自身在思维导建构能力、知识上的欠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