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然辩证法概论》思考题
1、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体系结构
发展历史: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萌芽,可以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这一时期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的酝酿和形成阶段。以唯物辩证法的观点考察自然界和自然科学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提出的任务。系统地研究并建立自然辩证法的工作,主要是恩格斯完成的。为了写作《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进行了长达20多年的精心准备和潜心研究。为了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在认识自然界方面已经取得的成果,恩格斯曾对直到他那个时代为止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的最新成就,进行了极为广泛、深入的研究。1873年5月底,恩格斯在致马克思的信中提出一整套关于自然科学的辩证法的构想和计划。以此为起点,在以后的整整3年里,恩格斯致力于对自然辨证法的全面探索和集中研究,并开始《自然辩证法》一书的撰写。恩格斯逝世后,《自然辨证法》手稿一直由德国社会民主党保存。直到1925年,在苏联学者的努力下,《自然辩证法》首次出版发行。随后,此书各种语言版本相继面世。1931年,苏联物理学家在第二届科学史世界大会上作了题为《牛顿原理的社会经济》的报告,用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从社会经济背景角度研究自然科学的发展,在西方科学史界引起强烈反响。1932年,日本学术界在“唯物论研究会”内,设立了自然科学部门研究会,专门从事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在20世纪30年代末就已经出现了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的组织,促进了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建设始于1956年,当时全国十二年(1956~1967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明确了其学科定位。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学科修改成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作为哲学的二级学科,这一更名被看做是从“自然辩证法”到“科学技术哲学”实现的富有意义的发展,标志着中国自然辩证法在学科建设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
体系结构: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分为三大相对独立而又有机统一的版块。(1)辨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和理论说明,其任务是对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发展以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做出唯物的同时又是辨证的说明。(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研究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是关于自然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研究的一般方法的性质、特点、地位、作用、内在联系和变化发展的理论总结。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3)辨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它从人和自然界的关系来研究科学技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的发展,把人和自然界的关系的变革与科学技术的发展都如实地看成是在社会历史中展开的,把科学技术系统放到整个社会大系统中去加以考察,从而阐明科学技术发展的辨证法,体现了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统一。 2、自然观发展的几个历史阶段
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一种认识和看法。它既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对自然界的看法主要受两个因素的限制:一是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二是受到和生产力相应的科学水平的限制。不同时期人类自然观也不同。大致经历以下三种历史形态:
(1)古代朴素自然观:以直观性、思辩证和猜测性的方式从整体上把握认识自然界的本原和发展,但缺乏系统的、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依据,尤其是将非物质性的东西当作先于物质世界的独立存在,并认为物质世界是它的派生物,为唯心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借口,最终导致人类认识的分化。
(2)近代机械论(形而上学)自然观:其核心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虽然在实证科学的基础上继承和坚持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思想,但是不理解一般与个别、运动和静止等的辩证关系,以一种片面的、孤立的和静止的方法观察自然界,即不理解自然界的辩证法,不能把唯物主义坚持到底。
(3)当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克服了以往哲学自然观的缺陷,坚持了物质世界的客观实在性的唯物主义一元论原则,突出了物质世界的整体性和矛盾性,提示了物质世界的普遍联系,强调了人类起源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并在把握自然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能够能动地和改造自然。强调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
。
1
。
3、自然观与自然科学的发展
自然观经历了古希腊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历史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总结了当时自然科学的最新成就,继承了古希腊自然观中的辩证法观点,克服了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而上学性质,批判地汲取了德国古典自然哲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创立,意味着凌驾于自然科学之上的、思辨地构造体系的自然哲学的终结。它无论对于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完善,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还是对于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的研究、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自然观是建立在科学的发展基础上,是对自然科学的总结和概括,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发展;正确、科学、先进的自然观将指导科学取得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1)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一个时期大约是从远古到15世纪:根据考古学的研究成果,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逐步了解认识了自然界,到公元前6世纪已积累了不少的数学、天文学和医药知识,自然科学已开始萌发。 这一时期,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中天文学走在最前面。在医药方面,已有关于多种疾病的名称和药物的记载。从公元前5世纪到15世纪,人们把自然界当作一个整体,从总的方面来把握自然界的发展变化,描绘自然界的总面目。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力求囊括自然界一切事物的自然哲学。虽然那时已出现了天文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生物学、地学等专门化知识,但都包含在统一的自然哲学中。 在物理学方面,已出现了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他的工作给后人许多启发,但他所得出的结论有很多是错的,例如,受外力作用运动的物体,当外力停止作用,物体的运动也就立即终止。又如,较重的物体下落较快,较轻的物体下落较慢等。亚里士多德的这些错误结论纯粹是他的直观想象和逻辑推理,并无任何实验依据,那时人们也还没有“科学实验”的思想。(2)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二个时期——近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6世纪到19世纪。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需要有探索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和自然力的活动方式的科学,从各个细节上分门别类地研究大自然的奥秘,于是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学、生物等专门学科逐渐从自然哲学中分离出来,形成了一门门独立的学科,使近代自然科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一时期,数学上,微积分和非欧几何已经建立;物理上,牛顿理论和电磁理论已经建立;化学上,创立了科学的原子论;天文学上,提出了日心说;地学上,提出了地质演化说;生物上,建立了细胞学说和生物进化论,等等。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从天文学上首先突破,随后物理学又成为带头学科。(3)自然科学发展的第三个时期——现代自然科学发展时期:从时间上看,这个时期大约是从19世纪末开始。此后,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识逐步深入到微观领域和宇观领域,发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物质形态和运动形式,出现了许多分支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和综合学科。现代自然科学包括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三大部分 基础科学以自然界某种特定的物质形态及其运动形式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自然界物质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技术科学以基础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同类技术中共同性的理论问题,目的在于提示同类技术的一般规律。应用科学是综合运用技术科学的理论成果,创造性地解决具体工程和生产中的技术问题,创造新技术、新工艺和新生产模型的科学。
4、近代机械论自然观的产生背景、基本内容及特点
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是一种单纯用古典力学解释一切自然现象的观点。它认为自然界中的一切事物都完全服从机械因果律。
产生背景:(1)社会背景:文艺复兴运动是促使近代自然科学和自然观产生的土壤;(2)科学背景:力学的发展以及近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形成与发展;牛顿经典力学建立并获得巨大成功,这就必然推动人们用力学理论解释其他自然现象,用力学的机械运动模型类比其它复杂的物质运动。16-18世纪,自然科学的大部分领域还处在发展初期,还处在收集材料和分门别类加以整理的阶段。(3)哲学背景:直接渊源于培根的经验论和笛卡尔的唯理论。
基本内容:(1)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2)决定论:主张原因与结果一一对应,只有必然性,没有偶然性;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联系起来的,一切世界的运动都是由确定
。
2
。
的规律决定的;认为知道了原因以后就一定能知道结果;(3)还原论:整体等于部分之和,主张把高级运动形式还原为低级运动形式,它认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种现象都可看成是更低级、更基本的现象的集合,因而可以用低级运动形式的规律代替高级运动形式的规律。
特点: (1)恢复和坚持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坚持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认识自然事物,承认自然界及其运动规律是客观的,不是上帝干预的,“天上”“地下”有着统一的客观运动规律。(2)具有机械性的缺陷,用力学的知识和规律去解释,说明其他一切自然现象,甚至认为“运动是机器”,“人是机器”。(3)具有形而上学的缺陷,认为各种自然现象是彼此孤立的,没有联系的,而且是“静止不动,绝对不变”的,即使有动,也是外力的推动。自然界的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而变化的原因不在事物的内部,而是外力所致。
评价:以机械力学说明一切,以物质原因解释自然现象,在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起了积极作用;它又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与当时科学的发展水平相适应,成为此后相当时间中绝大多数科学家所持的观点,占据了统治地位。 其局限在于:用静止、片面、孤立、绝对的观念看待自然,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陷入了唯心主义。 5、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中心主义与生态价值观 人类中心主义:
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把人类的利益作为价值原点和道德评价的依据,强调有且只有人才是价值判断的主体。
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是:(1)人类中心主义是一种价值论,是人类为了寻找和确立自己在自然界的优越地位、维护自身利益而提出的理论假设,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立论基础;(2)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是促进人类保护自然的行为依据,也是评价人与自然关系的根本尺度,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行为准则;(3)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人处于主导地位,不仅对自然有开发和利用的权利,也有对自然进行管理和维护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原则;(4)人的主体地位,意味着人类拥有运用理性的力量和科学技术的手段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以实现自己的目的和理想的能力,意味着人类对自己力量的无比自信,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基本信念。 生态中心主义:
主张环境伦理学的中心问题应该是生态系统或生物共同体本身或它的亚系统,而不是它所包括的个体成员。
其内涵:(1)生态中心论把人类道德关怀和权力主体的范围从所有存在物扩展到了整个生态系统;(2)生态中心论认为,生态伦理学必须把道德客体的范围扩展至生态系统、自然过程以及其他自然存在物;(3)生态中心论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整体,强调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整体性,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4)生态中心论虽然也属于非人类中心主义或自然中心主义,但与以往的生态伦理观不同,生态中心论更加关注生态共同体而非有机个体,是一种整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伦理学。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科学万能论破产的必然产物。受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类在改造自然、发展科学思想的同时,实际上建立起一种“反自然”的生活模式——“社会一经济一消费”,直接导致了人类社会及整个生态系统的危机。面对树立科学发展观的普遍要求,为了促使社会朝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人类必须超越在传统发展模式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树立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即生态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倡导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理念,把人与自然看成高度相关的统一体,代表了人对自然更为深刻的理解方式(书上)。这种价值观尊重自然、建立人与生态环境和谐关系,正确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反对浪费、环境友好、追求简朴、回归自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