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生猪一般采用颈部血管放血法(T)
3、 动物在CO2浓度为65%~75%的通道中经历60~80s后,知觉可完全消失,一般能持续
5~8min。(F)
4、 平卧式放血比倒悬放血时间缩短2~3min。(F)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
1、浸烫煺毛的原理是什么? 答:
(1)畜禽宰后浸入一定温度(60℃以上)的水中,保持适当的时间,使表皮、真皮、毛囊和毛根的温度升高,毛囊和毛根处发生蛋白质变性而收缩,促使毛根与毛囊分离。
(2)毛经过浸烫后变软,增加了韧性,褪毛时不易折断,可收到连根拔起的效果。 2、请简述冷凝式蒸汽烫洗法的原理及优点 答:
(1)原理:热蒸汽在胴体表明冷凝,形成60℃的湿热气流,喷射在胴体表面,达到烫毛的目的。
(2)冷凝式蒸汽烫洗法的优点:改善肉质,避免胴体间交叉污染,胴体内部无污染,工艺更完美,污水均匀排放,减少能源费用。 3、请简述低压高频电击晕方法的优点 答:
该设备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肉质好,没有血斑,没有骨折,减少PSE肉的发生,改善肉的嫩度; (2)改善加工条件,采用腹部输送带输送,减轻了猪的紧张; (3)瞬间击晕,心脏跳动抑制,刺刀安全,加工成本较低。 4、请简述空心刀刺杀采血的原理和过程 答:
(1)原理:利用多刀旋转采血机进行,由旋转拨盘部分,负压抗凝剂自动启动关闭部分,空心刀固定装置和采血贮存罐等部分组成。要想使血液采出率高,必须保持采血机收集系统内有足够的负压,负压采血时还必须与抗凝剂自控装置协调一致。
(2)过程:采血机旋转,空心刀刺入猪体后,采血时间内空心刀不脱落。用空心刀刺杀时其部位仍和通常刺杀部位一样。
六、论述题(每小题10分)
1、请从屠宰环节论述如何获得高品质的原料肉? 答:
(1)宰前检验:在畜禽未卸下车船之前,兽医检验人员应向押运员索阅当地兽医部门
签发的检疫证明书,了解产地有无疫情和途中病死情况。经过初步视检和调查了解,认为基本合格时,方允许卸下赶入待宰(预检)圈休息。
(2)屠宰前管理:包括宰前休息,宰前禁食、供给充足的饮水,宰前淋浴等过程。 (3)屠宰工艺过程:各种家畜的屠宰加工工艺过程,都包括致昏、刺杀放血、煺毛或剥皮、开膛取内脏、屠体整修、检验盖印等工序。
评分标准:本题应包括宰前检验、屠宰前管理和屠宰工艺过程3个基本点。如答题点无遗漏、叙述基本完整、得10分;如内容不完整、叙述不准确或不通顺时,酌情扣1~2分;少一个答题点扣3分。
第三节宰后检验及处理
一、填空题(每空0.5分)
评分标准:每个空0.5分,若所填的内容意思不明确或有错别字者不得分。 1、宰后检验方法主要包括 视检 、剖检 、 触检 、 嗅检 。 2、宰后检验的目的是防止 病肉 和病内脏流入市场。
3、宰后检验的程序包括 头部检验、皮肤检验、内脏检验、胴体检验和旋毛虫检验。 4、患有炭疽病、鼻疽、狂犬病、疯牛病等《肉品卫生检验规程》列出的烈性传染病的胴体和脏器,必须用焚烧、深埋、湿化等方法予以销毁。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评分标准:每一个名词解释2分,若内容不完整、语句不流畅时,酌情扣0.5~2分。 1、化制:将患有严重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和严重病理损伤的胴体和脏器,炼制成工业油或骨肉粉的处理方式称为化制。
2、剖检:用检验刀剖开肉尸或脏器的受检部位,观察隐藏部分或深层组织的变化过程称为剖检。
三、单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宰后检验以感观检查和剖检为主,必要时辅之以(A)和理化检验
A、微生物 B、仪器检验 C、嗅检 D、触检
2、在宰后检验中对淋巴结、肌肉、脏器、脂肪的检查和疾病的确诊最必要的检验方法是(B)
A、视检 B、剖检 C、触检 D、嗅检 3、对于无显著特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