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通风与安全》设计说明书收集资料 - 图文

目录

第一章 祁南矿矿井概况……………………………………2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5 第三章 矿井风量计算与分配………………………………6 一、矿井需风量计算原则……………………………………6 二、矿井需风量计算方法……………………………………6 三、矿井总风量的分配………………………………………12 第四章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13 一、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的原则…………………………13 二、 矿井通风总阻力计算的方法…………………………13 三、 绘制矿井通风网络图…………………………………17 第五章 选择矿井通风设备………………………………17 一、选择矿井通风设备的基本要求…………………………17 二、主要通风机的选择………………………………………18 三、选择电动机………………………………………………21

第一章 祁南矿矿井概况

一、矿井位置、范围

祁南煤矿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祁县镇境内。北距宿州市约23km,南距蚌埠市约70km。矿井北部以第10勘探线与淮北矿业集团桃园矿毗邻,东部以F22断层与皖北矿务局祁东煤矿分界,浅部止于二叠系山西组10煤层露头;深部以23煤层-800m水平地面投影为界,走向长约10.5km,宽约3~8.5km,矿井面积约58.1km2。 二、交通条件

本矿井交通极为方便,京沪铁路从本区东北通过,北距宿州站约23km,东距芦岭站12.5km;青芦支线从矿井北部通过,矿井铁路运输专用线在宋庄站与青芦铁路接轨;206国道宿(州)蚌(埠)段从矿井中部穿过,公路可直通徐州、阜阳、淮北、淮南、河南省永城等地。矿井内有淮河支流浍河通过,乘船可进入淮河和洪泽湖。

三、地形、地貌特征及水文

祁南煤矿处于淮北平原中部。区内地势平坦,地表自然标高+17.20~+23.80m,一般在+22m左右。基岩无出露,均为巨厚新生界松散层覆盖。

本矿区属淮河流域,在区内有淮河支流浍河和澥浍新河从矿区流过,通航民船,流量不稳定,随季节影响变化大,常年有水。浍河自西北向东南注入淮河和洪泽湖。历年最高洪水位+24.5m,对矿坑及矿区建设影响不大,矿井内农用灌沟纵横,村庄星罗棋布。

地表下潜水较丰富,一般居民生活用水及部分工业用水皆取于此。

四、气象

本区气候温和,属北温带季风区海洋~大陆性气候。气候变化明显,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多风,夏季炎热多雨,春秋两季温和。据宿州市气象局1980~1998年观测资料,平均气温14.6℃,最高气温40.3℃,最低气温-12.5℃。年平均降雨量756mm,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最大冻土深度0.17m,年平均风速2.2m/s,最大风速20m/s,主导风向为东~东北风。无霜期210~240天。冻结期一般在12月上旬至次年2月中旬。 五、地震

宿县矿区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东有郯庐大断裂,西有阜阳-麻城断裂,北有秦岭纬向构造带,南有五河-利辛断裂。据历史资料记载,安徽北部一带,自公元925年以来发生有感地震40余次,其中1960年以来本区发生较大的地震有7次(见表1301)。根据安徽省地震局1996年编制出版的安徽地震烈度区划图查得,本区属4-6级地震区,地震烈度为7度。 六、瓦斯

各 煤 层 甲 烷 特 征 表

煤 层 32 62 71 72 9 第 一 水 平 CH4成分CH4含量(%) (cm3/g) 两 极 值 两 极 值 平均(点) 平均(点) 82.30~95.69 0.40~4.49 87.36(6) 2.82(5) 65.14~91.84 83.72(6) 48.19~94.28 79.22 67.50~89.78 79.01(5) 1.99~7.69 4.77(6) 1.86~9.39 5.80(8) 1.14~4.45 2.67(3) 第 二 水 平 CH4成分CH4含量(%) (cm3/g) 两 极 值 两 极 值 平均(点) 平均(点) 81.10~97.32 3.18~8.30 91.70(7) 6.51(7) 60.91~96.12 1.94~9.67 78.92(4) 6.40(4) 80.48~91.43 2.63~11.13 85.39(4) 5.65(4) 73.80~97.88 1.63~15.64 91.24(11) 8.03(10) 83.89~95.70 5.49~8.20 92.32(5) 7.45(5) 10 65.20~88.72 77.18(3) 3.03~3.12 3.08(2) 71.77~94.07 82.73(8) 1.38~8.28 3.92(8) 从表中可以看出,各煤层瓦斯成份以CH4为主,多数在80%以上,最高达97.88%,由浅部到深部有逐渐增加趋势。次要成分为CO2和N气,由浅至深含量降低,但瓦斯分带情况不明显。

根据煤基函字[1998]50号文,确定本矿井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32煤的瓦斯涌出量情况

从32采区施工的两条煤下山3201轨道巷和3201运输机巷的瓦斯涌出量来看,瓦斯涌出量一般在1.2m3/min左右,最大瓦斯涌出量>3.5m3/min,两条煤下山经常因瓦斯超限而被迫停止施工。由1998年瓦斯等级鉴定资料知,321采面平均瓦斯涌出量为1.30~2.13m3/min,321超前回风巷和井风巷平均瓦斯涌出量分别为0.49~0.79m3/min和0.39~0.41m3/min。经1999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322工作面平均瓦斯涌出量为2.03~2.10m3/min,323机巷平均瓦斯涌出量为0.29~0.30m3/min。32煤层在采掘过程中,虽常有瓦斯超限现象发生,但未发生过煤与瓦斯突出的动力现象。

32煤层的瓦斯赋存情况:

第一水平瓦斯含量很低,0.4~4.49ml/g,平均含量2.82ml/g;第二水平瓦斯含量一般不超过8ml/g,在矿井东部的次级向、背斜附近瓦斯富集,含量>10ml/g。

CH4成分大都在80%以上,最高为97.32%。无明显分带性。 七、煤尘爆炸性

除天然焦外,各煤层挥发分产率>30%,火焰长度大多50~400mm,各煤层均有爆炸性危险。试验中一般需要通入50~75%的岩粉方能抑制爆炸。

八、煤层赋存条件评价

32煤层赋存条件评价

结构复杂,多数含1~3层泥岩或岩质泥岩夹矸,厚度0.66~4.54m,平均2.38m,全区可采,为较稳定煤层。

第二章 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系统是矿井进、回风井在井田的布置方式,主要通风机及其工作方法,通风网络和风流控制设施的总称。《规程》规定: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必须按实际风量核定矿产量。

1、矿井采用竖井主要石门开拓,在底板开围岩平巷即水平运输大巷。根据矿井开拓开采设计,采用中央对角式通风。矿井主要进风井为主井和副井,位于井田中央附近。矿井主要通风机采用抽出式通风。全矿井有两个采区同时生产,共有4个采煤工作面,1个备用工作面。为准备采煤有3条煤巷掘进,采用3台局部通风机通风,不与采煤工作面串联,采用放炮落煤的掘进方式。井下火药库实行独立回风。

2、主要工作面及火药库通风系统

(1)、采区工作面通风系统: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主要运输石门和轨道石门、主要运输大巷和轨道大巷、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区段运输平巷、采煤工作面。清洗工作面后,污风经区段回风平巷、回风上山、主要回风巷道、回风石门、回风井排入大气。

(2)火药库通风系统:

新鲜风流从地面经副井进入井下,经井底车场、主要轨道石门、火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