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0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作业(含解析)

课时练(十)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

建设

一、选择题

1.党的十八大以来,人们生活不断改善。下列能够对此加以说明的是( ) A.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 B.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C.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 D.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答案 B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我们应( )

A.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 B.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C.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 D.坚持新发展理念,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答案 A

3.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下列措施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的是( )

①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②加强社会建设,平均分配社会资源 ③消除收入差距,实现同时共同富裕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A.①② C.②③ 答案 B

4.中共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

B.①④ D.③④

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个阶段目标的实现将使( )

①我国建成全面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②我国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民总体上达到小康 ③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④我国全体人民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A.①② C.②④ 答案 D

5.《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20~2020年)》指出,珠三角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区域城乡差距明显缩小。这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①要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 ②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③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完全消除绝对贫困现象 ④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A.②④ C.②③

B.①② D.③④ B.①③ D.③④

A [①错误,全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要建立合理有序的分配格局,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③错误;②④符合全面小康的要求。]

6.(2020·山西三校联考)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精准扶贫使6 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降到4%以下,2020年减贫1 289万人。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

①说明共同富裕的总目标已经实现 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③解决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 ④有利于扩大消费并拉动经济增长

A.①③ C.②③

B.①④ D.②④

D [共同富裕目标还未实现,①表述错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未解决,③表述错误;②④表述正确,符合题意。]

7.广东相关数据表明,珠三角地区家具制造、皮革、服装鞋帽等行业用了全省用工的25%,但是只创造了8.5%的增加值。对此,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①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科技产业 ②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③要充分利用外资,优化企业内部产业结构 ④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的转变

A.①② C.②④

B.①④ D.③④

C [材料表明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阶段,要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前半句对,后半句有问题,不能仅仅发展高科技产业;②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不符题意;④正确,符合题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要实现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驱动的转变。]

8.近年来,重庆、西安、武汉、长沙等中西部城市,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优势,纷纷打出“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的牌子,将原本东部沿海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引到自己的开发园区;与此同时,东部地区因“用工荒”也加强了技术创新力度以提升竞争力。这表明产业的区域转移可以( )

①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②通过东部地区工业化带动西部地区农业产业化 ③加强西部地区加工工业的基础地位 ④促进西部地区合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形成优势产业

A.①② C.①④

B.①③ D.②④

C [由材料不难看出产业的区域转移,有利于实现东西优势互补,既发挥东部的资金技术优势,又可以发挥西部的劳动力资源优势,故①④符合题意,当选;②不符合题意,③观点错误,农业是基础,工业是主导,排除。]

9.(2020·山东泰安检测)2020年7月16日,发改委等17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积极稳定和促进就业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加快建设实体经济与人力资源协调共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之所以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因为( )

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 ②实体经济在我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