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复习资料下1

文学理论(下) 期中复习资料

第十三章 文学风格

第一节 风格的诸种观念和思路 简答

一.风格是独特的语言形式 1.风格最早出现在汉魏

2.“体”最早涉及到风格的字在汉魏,“体”最早指的是人与人的精神体貌,德行和行为特点 二.创作个性的自然流露

1.西汉杨雄在《法言·问神》中提出“心画心声”说。(就是说人的人格和情性可从文章和作品中见出) 2.汉末曹丕在《典论·论文》中以“气”论文: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强调人格品性或个性气质对文学风格的决定作用)

3.南朝刘勰 《文心雕龙·体性》:“气以实志,志以定言,吐纳英华,莫非情性。”“各师成心,其异如面”(情性和成心即内在精神气质和思想情感决定语言的格调) 【正确理解“文如其人”,这里的文是指作品的格调。】 刘勰:第一个将文学风格概念引入的人

4.从主体根据的角度把风格看做是作家的创作个性在作品中的自然流露。好的方面:忠实生成风格的内在因素,找到了探索风格和本质的关键;劣的方面:没有充分考虑到风格与客观内容的联系(注意扩展) 5.创作品格包括创作个性 论述

三.主体与对象相契合的特色

1.黑格尔认为,“风格”这个名词应如一些学者所解释的,是“一种逐渐形成习惯的对于题材的内在要求的适应”

四.读者认出的格调 1.回到作家创作上

第二节 风格的定义和内涵

1.文学风格是指作家的创作个性在文学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言语结构所显示出来的、能引起读者持久审美享受的艺术独创性

2.创作个性是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主体与对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语言组织和文体特色是风格呈现的外部特征

一、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形成的内在根据

1.创作个性不能单方面决定和构成风格,风格的形成受到题材主题、体裁的影响

2.日常个性是作家在世俗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习性,常为俗世功利困扰,而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精神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习性,具有审美的超功利性。日常个性部分来自先天的遗传基因,另外缘自后天环境中的习得,而创作个性则是在日常个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创作实践中养成并体现在作品中的个性特征。 二.主体与对象的和谐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内容和形式) 1.布封提出“风格即人”

2.其强调的是作家风格的重要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创作个性不等于创作品格)

3.创作个性:作家在创作实践养成并表现在其作品中的性格特征

4.马克思要求一方面把用自己的风格去写,把表露自己的而精神面貌看做是作家的权利,另一方面他有明确要求作家在发挥自己精神个体性时,还必须遵循客观规律。 5.风格特征: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填空)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类型与价值

一、风格类型的划分 1.简分法:刚柔二分

2.繁分法:刘勰《文心雕龙·体性》若总其归途,则数穷八体:一曰典雅,二曰远奥,三曰精约,四曰显附,五曰繁缛,六曰壮丽,七曰新奇,八曰轻靡。

刘勰吧这些文学作品风格分成四组八体,每组一正一反:雅与奇反,奥与显殊,繁与约舛,壮与轻乖,由此构成了一个隐含了八卦图像的风格类型系统。

二、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

1.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

2.研究风格的审美价值注意两点:风格的审美价值可以超越时代;但它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实现,却往往又受到时代的价值取向的影响和制约

第七章 文学创造过程

第一节、文学创造的发生阶段 一、材料(信息)储备的主题性特征

1.材料,是文学创造的第一要素,也是研究文学创造过程的第一起点。

2. 文学材料的本质属性指出储存文学材料仓库和获取文学材料的唯一源泉——社会生活(填空) 3. 文学材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无意获得,因而具有主体性的一切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4.作家的文学创造活动,主要是以主体所积累的这些内在的东西作为基础和内容,并通过加工与改造,使之成为创造性产品的。

5.文学主体包含作家对材料的主观体验

6.获取材料的途径:无意获取:童年经验;有意获取;实践获取;书本获取

【无意获取和有意获取是按照作家精神专注的去向和程度而划分的。a.无意获取:普鲁斯特从事文学创造的材料是无意识获取(《追忆似水年华》)b.有意获取:罗曼罗兰,纪德到十月革命后的苏联采访,巴金到朝鲜战场考察,路遥的《平凡的世界》3年搜集,3年写作】 【实践获取和书本获取是从作家获取材料的渠道来划分的】

二.艺术发现

1.含义:家被内在积累的材料所引发,并与主体当前由于某种“关注”而形成的心理趋向、优势兴奋中心相联系,突然间向外在事物、事件、现象的投射

2.表现:从习见的事物中看出新成分或新特征;从平凡的现象上察觉出潜藏的非凡意蕴;从平淡的旧形式间寻找不同的排列组合方式

【第1点为名词解释,1.2两点合起来是简答题,并注意第二点3个特征须用例子来支撑】

3.艺术发现的心理特征:a作家心灵的蓦然领悟;b作家独特眼光和非凡观察力的凝合,体现着深层的心理内容;c外在事物的某一突出之点与作家个人内心体验的契合;d只是把透以独特眼光所看到的成分注入其中,从而在知觉中出现一个新的创造物 。【注意举例,此题为简述题】

三.创作动机

概念:1.驱使作家投入文学创造活动的一股内在动力;2.具体的文学创造过程能否完成的关键;3.分类:远景动机、近景动机、主导动机、非主导动机、高尚动机、卑下动机、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三点必写】

第二节 文学创造的构思阶段

一.艺术构思及其心理机制

1.艺术构思定义: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像、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以下大部分为选择填空】 (一)回忆与沉思

1.回忆方式:直接回收法、挨次扫描法、按层次推论法(定义在书P131)

2.沉思定义:在寂静和孤独中对心中的某个形象或某种意念的深沉思索,对对象的二度体验要有理性思维和情感的参与

(二)想象与联想 1.想像

a.含义:把过去经验的记忆和先前形成的心中之象在某种新刺激下重新合成一个新结构的过程

b.种类:再现想像;比拟想像;虚构想像。比拟想像、虚构想像又叫创造想象。文学创造者的艺术构思过程又叫形象思维。所谓形象思维,其核心就是借助想象所从事的思维。 2.联想

a.含义:由此形象出发,瞬间涉及彼形象,在延展中所思索的形象不断变化的心理活动过程 b.种类:(联想的三条规律)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

(三)灵感与直觉

A.灵感概念:1.灵感是艺术构思阶段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其外在形态是对问题突如其来的顿悟。2.其特征:非预期性和转瞬即逝性3.灵感大体上是作家在内心长期积累、比较、分析材料、艰苦地思索以至达到寝室俱忘的程度后,突然在无意之间获得一种可能性的结果。【名词解释】 B.直觉

1.含义:省略了推理过程而对事物的底蕴或本质作出的直接了解和揭示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