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大会议内容简述:
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 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 1945年2月召开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议,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四大会议首脑及基本内容: (一)、开罗会议
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进程根本转变的形势下,1943年11月22 到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首脑蒋介石、罗斯福、邱吉尔及其随员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 宣言主要内容:
一、强调三国对日作战的目的在于制止和惩罚日本的侵略,决不为自身图利,亦无扩张领土之意。
二、三国的宗旨在于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取的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的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
三、把日本从它用武力或贪欲所攫取的所有土地上驱逐出去。 四、三国鉴于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内使朝鲜自由独立。 五、三国将坚持长期作战,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 (二)、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美国、英国三国首脑J.V.斯大林、F.D.
罗斯福、W.L.S.丘吉尔讨论盟国战略以及战后和平问题的第一次会晤。 1943年11月28日~12月1日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此次会议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了有利于盟国方面的重大转折、法西斯侵略集团开始瓦解的情况下召开的。会议着重讨论了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问题。
斯大林十分关心开辟西欧战场的“霸王”行动,要求立即确定其开始日期;丘吉尔先是坚持其进军巴尔干的计划,继而又提出从巴尔干和西欧两路攻入欧洲的新方案,极力回避发起“霸王”行动的确切日期;罗斯福则居中调和,但倾向斯大林的意见,并表示不想推迟“霸王”行动。经过反复协商,三方终于就对德作战问题达成一致意见,签署了秘密作战计划《苏美英三国德黑兰总协定》,规定“霸王”行动和进攻法国南部的战役于1944年5月同时发起;届时,苏军将在东线发动攻势,以阻止德军由东线调往西线。
12月1日会议结束时,三国首脑发表《德黑兰宣言》,指出三国已经议定关于消灭德军的计划,并已就从东面、西面和南面进行的军事行动的规模和时间商得完全一致的协议;号召所有国家积极参加对德作战,并欢迎它们参加战后维护和平的国际组织。
会议还通过了《关于伊朗的宣言》。苏、美、英承认伊朗在对德战争中所做贡献,同意给予经济援助,并赞成伊朗维持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愿望。三国首脑还就波兰边界、战后处理德国的原则、 建立国际组织等问题交换了意 见,并讨论了盟国对日作战问题。苏联同意欧洲战争结束半年后参加对日作战。
德黑兰会议及其宣言是反法西斯联盟主要国家在战争后期建立有效军事合作的重要步骤,对加强盟国团结、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进程、彻底打败德、意、日法西斯产生了重大作用和影响。 (三)、雅尔塔会议
1945年初,战争形势更加明朗,德日法西斯的失败已为朗不远,这时苏美英各大国都面临着一个战争胜利果实的分配问题。德国法西斯却妄图与美英单独媾和,挑拨苏联与美英的关系,因而使苏联与美英之间的矛盾和互不信任日益明显。为了取得谅解,协调关系,研究与解决面临的一些重大国际问题,争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1945年2月4日至11日,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斯大林,美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苏联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举行了会议,因此,被称为克里米亚会议,或雅尔塔会议。
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次重要的国际会议,它的规模很大,仅英美两国代表团的成员及工作人员就将近七百人。
会议经过八天的激烈争论与讨价还价,有的问题达成了协议,有的问题尚未达成最后协议。会议结果,签署了“英美苏三国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公报”、“克里米亚(雅尔塔)会议的议定书”、和“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雅尔塔协定)”。 (四)、波茨坦会议
1945年5月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但在远东对日作战还在激烈进行。为了商讨对德国的处置问题和解决战后欧洲问题的安排,以及争取苏联尽早对日作战。 1945年7月17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