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地理学》试题集整合版附答案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

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1.能源和环境问题已经威胁人类生存的时候“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话题,在发展低碳农业中提倡发展的“白色农业”是指农业生产中的( ) A. 微生物利用 B.太阳能利用 C.化学合成物利用 D.水能利用 2. 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土壤系统分类为首的美国土壤科学家是( )

A.史密斯 B.詹尼 C.马伯特 D.道库恰耶夫

3. 18世纪以后,西欧地理学派的三个代表学派中,农业化学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 )

A.李比希 B.法鲁 C.李希霍芬 D.库比纳 4. 土壤中最主要的原生矿物是( )

A.氧化物类 B.硅酸盐和铝硅酸盐类 C.硫化物类 D. 磷灰石类 5. 土壤粘土矿物中膨胀性能最强的是( )

A.伊利石 B.高岭石 C.蒙脱石 D.绿泥石 6. 土壤毛管空隙和非毛管空隙的孔径界限是( )

A.0.1mm B.0.01mm

7. 泰安地区土壤水分类型属于( )

A.淋溶型与周期淋溶型 B.非淋溶型 C.渗出型 D.停滞型 E.冻结型 8. 土壤返潮现象是土壤吸收作用的哪种类型( ) A.机械吸收 B.物理吸收 C.化学吸收 D.生物

9. 控制土壤形成方向及其地理分布,尤其是地带性分布规律因素是( ) A.气候 B.生物 C.母质 D.地形

10. 聚合土体相当于中国土壤系统分类基层分类单元中的( ) A.土族 B.土纲 C.土类 D.土系

二、填空题(每空0.5 分,共 10分)

1. 土壤的本质特征是 和 。 2. 水解作用的三个阶段是 、 和 。 3. 世界上有关土壤分类和肥力评价的最早专着是 。 4. 土水势主要包括 、压力势 、 和重力势。 5. 对于土壤形成的时间因素,可以从土壤 和 来分析。

6.根据土壤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可将其分离为 、 、 和 。 7.土壤酸度可以分为 酸度和 酸度。

8.最早出现在原生裸岩表面的植物是 和 。 9.土壤形成过程的实质是 过程和 过程的对立统一。 10.根据土壤形成过程中的物质和能量迁移和转化特征,土壤有机物质合成、分解与转化主要包括腐殖化过程、 和 三个过程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分,共 21 分)

1、土壤

2、聚合土体3、B S P4、诊断层 5、母质6、门塞尔颜色7. 土壤质地

四、简答题(每题6分,共 30 分)

1、 土壤胶体电荷的原因是什么。

2、 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肥力最好的土壤结构。 3、 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 4、 简述土壤的灰化过程和白浆化过程。 5、 简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

五、分析题(1题 8 分,2题 11 分 共 19 分)

1. 现有A和B两种质地类型的土壤(30cm内土层),其土壤水分系数分别为:A和B的调萎系数为14.7%,3.4%;田间持水量为22.6%和11.3%。

1)已知这两种质地类型可能黏土和砂壤,根据土壤水分系数判断A和B分别是那种质地类型,并简单说明原因。

2)计算A、B两种质地的有效水含量%(含有计算过程) 2.试论述土壤圈在地球表层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土壤地理学》模拟试卷(一)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答案如下 题号 答案 1 A 2 A 3 A 4 B 5 C 6 A 7 A 8 B 9 A 10 D 二、填空题(每空0.5分 共10分)

1、 答案如下,每空0.5分。 2、 1、具有肥力 自净能力

3、 2、脱盐基 脱硅 富铝化 4、 3、尚书?禹贡 5、 4、基质势 渗透势 6、 5、绝对年龄 相对年龄 7、 6、胡敏酸、富里酸 8、 7、活性、潜在 9、 8、地衣 苔藓

10、 9、泥炭化过程 矿质化过程 11、 10、 生物积累过程 地球化学过程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答案要点如下:

12、 土壤:发育于地球陆地表面具有生物活性和孔隙结构的介质,是地球陆地表面的脆弱薄层聚合土

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个土体组成的群体。

2、 聚合土体:在空间上相邻、物质组成和性状上相近的多个单个土体组成聚合土体。 3、BSP:(土壤盐基饱和度)全部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中盐基离子所占的百分数。 4、诊断层:用于鉴别土壤类别的、在性质上有一系列定量化规定的特定土层。

5、母质:是形成土壤的物质基础;通常把与土壤有直接联系的母岩风化物或堆积物成为物质。 6、门塞尔颜色系统:一种科学化描述土壤颜色的标准色卡比色法,命名系统用颜色的三个属性色调、量度和饱和度。

7、土壤质地:各个粒级的土壤颗粒在土壤中所占的相对比例或质量分数。

四、简答题(每题 6 分,共 30分)

答案要点如下:

3、土壤胶体电荷的原因是什么。(每点2分)

a)同晶置换作用,土壤胶体中低价态离子同晶置换高价态离子使微粒带电荷; b)胶体微粒向介质解离离子或吸收离子带电; c)黏土矿物的晶格断键作用;

2、为什么说团粒结构是最好的土壤结构。(每点1.5分)

a)

孔隙度高,各种类型的孔隙比例适中,而且分布均匀,大小适中,解决了透水性和蓄水性的矛盾;

有机质和养分丰富;同时,利于养分的释放和保存;

b) 解决水分和空气矛盾,使土温温度变化较为温和适中; c)

d) 黏着性、黏结性和可塑性均较小,利于耕作。 3、生物因素对土壤形成的意义。(每点 1.5分)

a)先锋植物群落促使土壤起源,土壤中的动物、微生物是肥力提高; b)植物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化学能引入成土过程中;

c)动物加快了土壤中物质转化速度、改善了土壤结构、增加了通透性、提高了保肥能力。 d)微生物促进养分循环,合成腐殖质,加速无机物的转化。

4、简述土壤的灰化过程和白浆化过程。(每点3 分)

a)

土壤灰化过程主要是在土体的表层(亚表层)SiO2的残留、R2O3及腐殖质淋溶与淀积过程;

b) 白浆化过程,土壤表土层由于土壤上层滞水而发生的潴育漂洗过程。

5、简述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的特点(每点1.5分)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