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 C.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 A.同中求异
B.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和归纳推理
3.契合差异并用法的特点是( D )
B.异中求同
D.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C.求同求异相续运用
4.动物学家用一种苍蝇(猩猩蝇)做实验。如果在猩猩蝇生长期内给予全日光照,猩猩蝇经过208小时
成熟。如果给予半日光照,则猩猩蝇需要212小时才能生长成熟。如果在生长期内无光照,则要219小时内才能成熟。可见,光照时间长短是猩猩蝇成熟期长短的原因。该实验运用的寻求因果联系的方法是( C ) A.求同法 C.共变法
B.求异法 D.剩余法
5.法国里昂大学的科学家对一百名男子调查,得出结论:“留大胡子者易秃顶。”他们认为,由于浓密
的长胡子妨碍皮肤散热,许多男子秃顶是机体为了保护大脑免于过热而脱发。他们使用的推理是( C )
A.完全归纳推理 C.科学归纳推理
B.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D.概率归纳推理
6.据对一批企业的调查显示,这些企业总经理的平均年龄是57岁,而在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
平均年龄大约是49岁。这说明,目前企业中总经理的年龄呈老化趋势。以下哪项对于题干的论证提出的质疑最为有力?( B )
A.题干中没有说明,20年前这些企业关于总经理人选是否有年龄限制。 B.题干中没有说明,这些总经理任职的平均年数。 C.题干中的信息,仅仅基于有20年以上历史的企业。 D.20年前这些企业的总经理的平均年龄,仅是个近似数字。 E.题干中没有说明被调查企业的规模。
7.前年引进美国大片《廊桥遗梦》,仅仅在滨州市放映一周时间,各影剧院的总票房收入就达到800
万元。这一次滨州市又引进《泰坦尼克号》,准备连续放映10天,1000万元的票房收入应该能够突破。根据这些信息,分析上述推断最可能隐含以下哪项假设?( C )
A.滨州市很多人因为映期时间短都没有看《廊桥遗梦》,这一次可以得到补偿。 B.各影剧院普遍更新设备,这一次的音响效果比以前有很大改善。 C.这两部片子都是艺术精品,预计每天的上座率、票价等非常类似。 D.连续放映10天是以往比较少见的映期安排,可以吸引更多的观众。 E.灾难片加爱情片,《泰坦尼克号》的影响力和票房号召力是巨大的
8.光线的照射,有助于缓解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曾对9名患者进行研究,他们均因冬季白天变短而患
上冬季抑郁症。研究人员让患者在清早和傍晚各受3个小时伴有花香的强光照射。一周之内,7名患者完全摆脱抑郁,另外两人也表现出显着好转。由于光照会诱使身体误以为夏季已经来临,这样便治好冬季抑郁症。( E )
A.研究人员在强光照射时有意使用花香伴随,对于改善患上冬季抑郁症的患者的适应性有不小的
作用。
B.9名患者中最先痊愈的3位均为女性,但对男性的治疗效果较为迟缓。
C.该实验均在北半球的温带气候中进行,无法区分南北两半球的实验差异,但也无法预先排除。 D.强光照射对于皮肤的损害义尽得到专门研究的证实,其中夏季比起冬季的危害性更大。 E.每天6小时的非工作状态,改变了患者原来的生活环境,改善了他们的心态。这是对抑郁症患
者的一种主要影响。
三、下列结论能否借助于完全归纳推理得出?
1.天下乌鸦一般黑。
答:不能。由于人们事实上不能对全部乌鸦做出考察,所以无法借助完全归纳推理得出结论。 2.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也就是阶级关系。
答:能。因为人们可以对历史上三种不同的阶级社会的各种生产关系做出考察。
注意,这里有一个预设,即人类社会有且仅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阶级社会,即通常所谓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但是,这个预设本身就是有问题的。试问,任何两种社会形态之间,尤其是相邻的两种社会形态之间,存在精确的分界线吗?既然如此,为何不能把阶级社会区分为四种、五种,以至无穷呢? 3.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答:不能。因为该谚语仅仅是对过去的部分时间内某种自然现象的归纳总结,不是对所有时间的该
种现象的总结。
4.24和28之间没有质数。(质数是仅能被自身和1整除的正整数)
答:能。因为24与28之间的质数是有限的。 5.春夏秋冬,周而复始。
答:不能。这句话仅仅是对以往时间的季节更替规律的归纳,而不是对所有时间的季节更替规律的
归纳,因为人们无法归纳未来事件。
四、分析下列各段论述,从中可推出什么结论?需要运用哪种归纳推理?
1.用锯锯物,锯会发热。用锉锉物,锉会发热。在石头上磨刀,刀会发热。用枪射击,枪膛也会发热。
答:可以推出结论“摩擦生热”,需要运用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2.硝酸钠能溶解于水,硝酸钾能溶解于水,硝酸铵能溶解于水,硝酸钙能溶解于水,硝酸钠、硝酸钾、
硝酸铵是硝石的全部类属。
答:可以推出结论“硝石都能溶于水”。需要运用完全归纳推理。
3.敲锣发声时,如果用手指触摸锣面,会感到锣面在振动。用琴弓拉琴弦发声时,如果用纸条同发声的
弦接触,纸条会被弦推动得跳动起来。人说话时,如果用手去摸咽喉,也会觉得它在振动。 答:可以推出结论“发声物体会振动”,这里运用的是简单枚举归纳推理。 五、下列结论是根据何种探求因果联系的方法得出的?
1.萨克斯在1862年发现,植物淀粉是由叶绿素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将之分解,再与其他养料合
成的。因为他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如果遮挡日光,则植物不能产生淀粉;但只要以日光照射,植物便又立刻产生淀粉。 答:求异法。
2.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布朗在用显微镜研究植物的花粉粒子浸在水中的形状时,发现这些粒子都在
做不规则的运动。后来,他又发现植物叶子的微粒在水上也会运动,甚至如玻璃、烟灰、泥土等无生命物体的微粒也会在水上做不规则运动。经过三个月的反复和细致的观察后,布朗得出结论:凡是能漂浮在水上的微粒都会做不规则运动。 答:求同法
3.从前有两位化学家,他们从各种化合物中观察到氮重微克,但在空气中氮则重微克。于是,他们设想,
空气中的氮的多余重量,必定是一个同氮相结合的未知元素的重量。后来,化学家们根据多次试验发现一种新的化学元素——氩。 答:剩余法
注意,题干中的“2.299克”和“2.301克”似乎应当分别改为“微克”和“微克”。
4.天文学家们通过对1959年以来观察到的现象证明,大约在太阳活动加强,磁场产生扰动时,在两星
期内大气环流便发生改变。通常,当太阳活动加强时,大气环流的经向度加大,维持的时间增长,因此,冷空气的活动就显得频繁。反之,太阳活动减弱时,纬向环流加强,冷空气就不十分活跃。由此便可得出结论,太阳活动强弱是地球上气温升降的原因之一。
答:共变法。
5.达尔文在研究动物和环境的关系时发现,不同类的动物如果生活在相同的环境里,常常呈现出相同的
形状。鲨鱼于是鱼类,鱼龙属于爬行类,海豚属于哺乳类,种类不同,但由于长期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外貌很相似,身体都是棱形,都有胸鳍、背鳍和尾鳍。反之,同类的动物,如果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就有不同的形态。例如,狼、鲸、蝙蝠都是哺乳类,由于生活条件不同,形态就不同。狼适于奔跑,蝙蝠适于飞翔,鲸适于游泳。由此可知,生物的形态构造与其生活条件和环境有因果联系。 答:求同求异并用法
六、下列推理是什么推理?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指出其错误。
1.太阳是上帝创造用以照亮地球的。我们总是移动火把去照亮房子,决不会为了照亮房子而移动房子去
就火把。因此,太阳围绕地球转,不是地球围绕太阳转。
答:类比推理。不正确。因为“太阳是上帝创造用以照亮地球的”作为前提至少是可疑的,不能视
为事实,无法与另一种事实相类比。
2.在施旺和施莱登分别发现了动物和植物的机体都是由细胞组成之后,施莱登又在植物细胞中发现细胞
核,而且研究了细胞核与细胞其他部分的关系。施莱登把自己的结果告诉施旺。施旺想起,如果动物和植物的机体的相似不是表面的,而是实质的,那么动物的细胞一定也会有细胞核。后来,施旺用显微镜观察,果然在动物的细胞中发现细胞核。 答:类比推理。正确。
3.我们学校的运动会是一个学校的运动会。如果一个学校的运动会要一个学校的全体人员参加开幕式,
那么奥运会是全世界的运动会,岂不是要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参加开幕式吗?
答:类比推理。不正确,因为这里仅仅根据对象间表面相似性,犯有机械类比错误。 4.这个学生又迟到了,他的这个毛病,就像出窑的砖,已经定型,改不掉了。
答:不完全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不正确,轻率概括或以偏概全、机械类比。
第十一章 论证
一、填空题
1.论题 论据 前提 结论 2.收敛结构
3.真实性 相关性要求 充足性要求
4.在论证过程中,如果以(真实性尚未确认)的命题作为论据,就会犯“预期理由”的逻辑错误。 5.循环论证 6.排中律 矛盾律 二、单项选择题 1.D 2.D 3.C 4.D 5.C 6.B 7.A 8.B 9.D 10.E
三、多项选择题 1.BCE
2.ACD 四、分析题
(一)分析下列论证的结构,指出其论题、论据(包括省略论据)、论证方式和论证方法。
1.论题: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只能从社会的生产斗争、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这三项实践中来。
论据: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 论证方式:间接论证。 论证方法:选言证法。
2.论题:喜马拉雅山在过去的地质年代里,曾经被海洋淹没过。
论据:地质学研究一再证明,凡是有水生化石的地层,都是地质史上的古海洋地区。喜马拉雅山系的地层遍布珊瑚、苔藓、海藻、鱼龙、海百合等海洋生物的化石。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
论证方法:演绎论证(三段论论证)。
3.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字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后来还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所以,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答:这里的论题是: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
论据: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有素称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有许多伟大的思想家、科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艺术家,有丰富的文字典籍。在很早的时候,中国就有了指南针的发明。早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已经发明了造纸法,在一千三百年前已经发明了雕版印刷,后来还发明了活字印刷。火药的应用也在欧洲人之前。
论证方式:直接论证。 论证方法:归纳论证。
(二)图解下列论证的结构,并对论证进行评估。
1.①扎布的父母都是藏族人,因此②扎布是藏族人。由于③藏族考生的高考成绩享受加分待遇,所以④扎布被录取的分数不是他参加高考的卷面分数。
解:该论证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D表示演绎,D则表示对该论证的前提对论题的支持度为演绎性的。
2.①张华的学习成绩在同年级中名列前茅,②他是我校最好的篮球运动员。③去年秋天,他成功组织了全校的篮球比赛。④张华性格开朗,人缘很好。我想⑤他这次竞选学生会的体育部长会取得成功。
解:该论证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I表示演绎,I则表示对该论证的前提对论题的支持度为归纳性的。
3.①书店以低于市场价格而获利的唯一① ② ③ ④ 途径是从出版商那里得到低于正常价格的书;②除非书店的销量大,否则不能从想有大的销量,书店就必须广泛满足读者的大夏书店虽然不能广泛满足读者的兴趣,却能书市的独家销售权。
解:该论证的结构如图所示。其中D表示演绎,D则表示对该论证的前提对论题的支持度为演绎性的。
(三)指出下列议论中包含何种逻1.虚假论据。 2.推不出。论据对论题支持强度不够。 ⑤ D ① + ② + ③ + ④ D 辑错误
⑤ 出版商那里得到低于正常价格的书;③要
I 兴趣,或者拥有专业书市的独家销售权。④以低于市场价格而获利,I ⑤因此它肯定拥有专业
3.以人为据。 五、证明题
1.试用选言证法证明:小前提是O命题的有效三段论必定是第二格三段论。
证明:如果有效三段论的小前提为O命题,则其结论必定为O命题。因为前提中有一否定或特称命
题的结论定为否定或特称。
它的大前提应当为肯定命题,因为两个否定前提得不出结论。
它的小项在结论中是不周延的,大项为周延的。因为它的结论为O命题。 它的大项在前提中为主项或者谓项。
它的大项不是大前提的谓项,因为大前提为肯定命题,谓项不周延,而大项在结论中却是周延的。
大项在大前提中必定为主项,并且应当是周延的。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也必须周延。所以,大前提为全称命题,中项是大前提的谓项并且不周延。
中项在小前提中为主项或谓项,而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它在大前提中不周延,则在小前提中必周延。小前提的谓项周延。所以,中项为小前提的谓项。
中项在大前提中为谓项,在小前提中为谓项。所以,该三段论是第二格三段论。
2.试用归纳法证明:前提之一为特称命题的三段论,结论只能是特称的。
证明:前提之一为特称命题的三段论有四种组合,即IA(AI)、IE(EI)、OA(AO)、OE(EO)。
由于OE(EO)包含两个否定命题,所以这种组合情况得不出结论。
对于IA(AI),只有A命题的主项周延,此项应当为中项。这样,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因此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结论为特称命题。
IE(EI)包含两个周延的项。因为E为否定命题,所以结论必为否定命题。因此,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大项在前提中也应当是周延的。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所以小项在前提中不周延。因此,小项在结论中也不周延。即结论为特此命题。
OA(AO)包含两个周延的项。因为O为否定命题,所以结论应当为否定的。因此,大项在结论中是周延的。因为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所以,大项在前提中周延。因为中项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所以小项在前提中必不周延。因此,小项在结论中必不周延,即结论为特称命题。
综上可知,前提之一为特称命题的三段论,结论只能是特称的。
注意,认识论上的归纳论证是指从个别到一般的论证,通常是指或然性论证。但这里的归纳论证是一种特殊的归纳论证,即完全归纳论证,逻辑上属于必然性论证,即演绎论证。
第十二章 谬误
指出下列议论中的谬误种类,并作简要分析。
1.美国旅店皇后利昂娜是拥有10亿美元的旅店业大老板,其丈夫哈里是拥有50亿美元资产的大房地产
主。利昂娜因偷税罪被起诉。她在法庭上,面对数百人,哭哭啼啼地求情说:“没有人能够想象我感到多么羞愧。我觉得我如在噩梦之中。三年前,我失去独生儿子杰伊。我求求你们,不要再让我失去哈里。我们俩这一辈子除了工作和相互扶持,别无所有。”
答:里昂娜犯有诉诸怜悯谬误。她试图以自己失去儿子,与丈夫相依为命的可怜说辞,博得听众的同情,企图逃避法律制裁。
2.一位专攻埃及学的教授说:“妇女的逻辑跟男子的逻辑是不同的。作为教授,我可以说这完全是正确
的。”
答:这位教授在没有做出充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轻率地得出这种结论,犯有轻率概括谬误。 3.这个人谁也不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