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白人生:川端康成《雪国》中的色彩意象解读
《雪国》是日本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川端康成的获奖作品之一,被誉为“川端作品群中的高峰杰作”[1]105。对这部集川端之大成的作品,却鲜有学者将色彩与川端文学、色彩与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等命题纳入研究视野。实际上,色彩经由川端看似闲闲之笔实则匠心独具的信手点染,已经成为氤氲出日本传统之美、自然审美及女性审美的重要艺术表现手段。对比,笔者曾对《雪国》中的色彩世界、红色的运用技巧、红色与主题的关联等进行过考察。考察结果显示:红色是整部作品的焦点色;红色是驹子的象征色;红色与“发现最高美、最美的生存方式、生命的美与悲”的作品主题直接关联[2]。本文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关注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红、白、黑三色,尤其通过色彩运用及意象分析,通过白色意象分析,兼与红色比对,试图从另一视角解读整部作品的主题,进而走入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川端康成的精神世界。
一、《雪国》中的色彩运用及意象分析
参考白鸟幸代[3]的研究方法,笔者对《雪国》中色彩使用频率居前三位的红、白、黑三色分别进行了例句析出。统计结果显示:《雪国》中的红色使用例共计36处,除叶子1例、自然2例、植物3例、火光3例、其他2例外,其余20例均用于驹子脸颊和面部表情的描写;黑色使用例共计25处,用于驹子身
上的有9例(睫毛、头发、眸子、服饰),其他除1例描写驹子给岛村介绍的艺妓、1例动物和4例道具外,主要用于凸显自然环境(夜色2例、山容5例、雪中圆石1例、火场黑烟1例);白色使用例共计30处,其中用于驹子身上的有13例(白粉2例,肌肤4例,脸2例,头发、脖颈、肩背、脖颈上的白色围巾各1例);其他除叶子1例、岛村3例、俄国姑娘1例、植物3例、动物1例、道具1例外,6例均为描写自然景物或凸显氛围。 就色彩的物理属性而言,红、白是色相对比极为鲜明的两种颜色,黑、白则属于七种光谱色之外的另色,属无色之色。恰恰是这三色,经由作家挥毫泼墨式的信手点染,不仅氤氲出《雪国》的自然之美、女性之美,而且成就了川端色彩与文学交融的无与伦比的艺术之美。
首先,川端将色相对比极为鲜明的红、白、黑三色集中用于驹子身上,完成了对女主人公驹子形象的塑造。黑色描写睫毛、头发和眸子;白色描写脸、肌肤、肩背、脖颈、白粉、光线映照下的头发及脖颈上的白色围巾;红色则集中于驹子的脸颊和面部表情的描写。川端通过对驹子身体各个部位、服饰等的描写,突出了驹子艳丽、清新、洁净的姿容,同时又精彩地捕捉到驹子面部表情的微妙变化,将驹子的魅力、小女人的风韵和美艳、恋爱中女人的任性和依恋展露无疑,突出了驹子热情、纯真及顽强生活的性格之美。可见,驹子身上的黑色重白描,白色则成为纯洁、洁净美的象征,红色则是热情、纯真、顽强生活和生命力的象征。
其次,营造自然美和环境氛围,揭示故事的主题和创作意图。描写自然的9处黑色用例中有7处是描写夜色和山容;描写自然的6处白色用例中有4处是描写各种形态的皑皑白雪以及晾在地上的白麻等。川端主要运用黑白色彩搭配、多重色彩融合等绘制出色彩斑斓的夜色和山容等寒冬夜景的图画,为我们展现了白茫茫又黑黝黝的环境氛围,以此渲染环境、营造氛围,凸显《雪国》的自然之美,同时也暗合驹子和叶子的悲惨宿命。比如,作品中写道:“她(驹子)的背影,好像给吸进黑黝黝的山底”,“那边的白雪,早已被黑暗吞噬了”等,读罢一种冷寂、凄怆的感觉陡然升起,也暗示和象征着岛村去探望驹子的不祥未来,对情节的发展做了有力的铺垫。
此外,在色彩用例析出的?^程中笔者发现,《雪国》中白色的运用技法更为特殊和含蓄,意象也更为朦胧。它不仅是单纯的触目可见的白色,而是整体氛围上的纯粹的感觉,是被幻化了的白。比如:《雪国》的开篇第一句便采用无色彩的色彩表达方式为故事的发展营造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氛围,此处的白色是一种神秘梦幻式的色彩;《雪国》的结尾部分――叶子葬身火场,火场中叶子脸色的苍白代指了生命征兆的消失,白色成为死亡的象征,而那“白蒙蒙的烟雾”更是现实世界和虚幻世界相互关联的一种被幻化了的白色。此外,叶子在作品中是一个若明若暗的人物形象,她拥有一具“透明的肉体”,留在读者印象中的仅仅是那清澈得近乎悲戚的声音和刺人的美丽的眼睛。川端在叶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