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首先,王老师的教学过程注重以学生为主体。材料中王老师设计组织学生回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材料中王老师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结果后还引导提出,还有其他解法吗?这些都体现了王老师把学生当作能动的主体。

其次,王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教育机智,材料中当小杰有自己的想法时,老师及时调整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引导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另外也体现了王老师的生成能力。 最后,王老师体现了把学生当作独立人格的人,发展中的人,材料中,当小杰有想法但是无法表达清楚时,老师并没有遏制学生思维的主动性,而是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学习,最终在老师的启发,帮助下,小杰的疑惑的心情疏解了。

总之,王老师的做法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在教学过程中岀现这样或者那样的教学情况非常正常,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此题从引导、帮助、启发学生、激励鼓励学生这些维度阐述也可得分)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只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生成性资源以其具有的主体性、互动性、真实性、丰富性和开放性等特点逐渐被人们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生成的,是能进一步推动知识意义有效生成的“动力资源”,教师应及时捕捉、及时采撷,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心中有学生,眼中有资源·因此,教师应该树立动态生成教学资源的理念。

第一、营造氛围,生成资源

教师在课堂上要创设一种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体验到的是民主、尊重、信任、亲情与关爱,得到的是激励、鼓舞、感化和指导,使学生内心的想法尽情地表达。在这种情境下,学生产生和释放的“能量”将是超常和无法预测的,精彩的课堂生成资源才可能随时生成。

第二、抓住契机,开发资源

对于课堂上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迅速思考作出判断,如果是正确的可利用的生成性资源,我们要坚决利用,反之我们要坚决摒除。 第三、善于倾听,再生资源

新课程要求我们为师者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同时自己也要俯下身子,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思考他们为什么这样提问、为什么这样回答?这样才能使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再生资源。 第四、学会取舍,提炼资源

教师要提高开发利用生成性资源的教学智慧,从生成的角度来看生成性资源层出不穷,无处不在,然而并不都是有效的生成性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准确洞察学生心灵

的秘密,敏捷地捕捉学生在课堂稍纵即逝的变化;还要善于判断、重组从学生那里涌现出来的各种信息,见机而作,适时调整,炼就一身慧眼识金的提炼功夫,巧用有效资源,使学生能在活而不乱趣而不俗、新而不谬的空间里畅所欲言,从而使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总之,生成性资源在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存在,我们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珍惜真正的、有价值的资源,使教学活动真正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服务,同时我们教师一定要增强教育理念,提升教学艺术,使我们的课堂焕发出无穷的生命活力和魅力。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題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惊弓之鸟

更羸(ying)是古时候魏(wei)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有一天,更羸跟着魏王到郊外去打猎,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更羸仔细看了看,指着大雁对魏王说:“大王,我不用箭,只要拉一下弓,这只大雁就能掉下来。 “是吗?”魏王信不过自己的耳朵,问道,“你有这样的本事?” 更赢说:“请让我试一下。”

更羸并不取箭,他左手拿弓,右手拉弦(xian),只听得嘣(beng)的一声响,那只大雁直往上飞,拍打两下翅膀,忽然从半空里直掉下来。 ”啊!”魏王看了,大吃一惊,“真有这样的本事!”

更羸笑笑说:“不是我的本事大,是因为我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 魏王更加奇怪了,问,“你怎么知道的?”

更羸说:“它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飞得慢,因为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叫得悲慘,因为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它一听到弦响,心里很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它一使劲,伤口又裂开,就掉了下来。”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简要分析该文的写作特点。(10分)

(2)如导小学中年段学生学习,试以定教学目标(12分)

(3)更蠃看到大雁后作出了怎样的判断,这个判断是怎样一步一步作出来的,针对 该问题设计教学活动。(18分)

【参考答案】

(1)写作特点:这篇课文是一个成语故事,讲述的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叫更羸,他观察了天空中飞的一只大雁后,不用箭,只拉一下弓,就使大雁掉了下来。全文不仅用字极为准确,而且在写法上也极有特点,小至更赢对大雁分析的句子,大至整篇课文的结构安排,都是通过倒装因果关系的句段组合来谋篇布局的,不仅反映出更羸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特点,也有力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懂得“能手” “直“ “大吃一惊“ “孤单失群” “惊弓之鸟”等词语的意思。

过程与方法∶能联系上下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章的重点句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从更嬴善于观察、善于分析中受到启发。 (3)语文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古今中外有很多名人都很注重积累,只要大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养成积累的好习惯,终有一天会厚积薄发。当然,一个聪明的人不仅需要勤于积累,还得学会认真观察,善于思考。那么,今天上课前我们先进行“抢答游戏”,看看谁平时不仅积累得多还善于观察、思考?第一关:看图说成语,请看第二关(出示图片):如果给你一张弓,不用箭,你能射下天空中正在飞翔的大雁吗?

今天,就让我们跨越时空的隧道,来到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看看魏国的更赢是如何射落天空中正在飞翔的大雁呢?引出课题:《惊弓之鸟》 新授

1、感悟“更羸是一个射箭能手”

师:那么请同学们说一说更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生自由说(更羸是个射箭能手… 师:课文是怎么说的?生交流

2、自由默读课文,画出相关句子。生交流。 3、读懂更赢的话,体会更赢观察、分析之间的联系

师:大雁一听到弦响,就拼命地往上飞,拍了两下翅膀,又从半空中直往下掉,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奇怪的事?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生交流。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

师:这段话一共有几句?你能从中读懂什么?生自由朗读这段话。 师:反馈:读第一句,你知道了什么?(这是更赢一看到的,听到的 大雁飞得慢,叫得很悲惨,更嬴看到这些,他想到什么呢?生交流。 更赢看到大雁飞得慢,想到(它受过箭伤,伤口没有愈合,还在作痛);

更羸听到大雁边飞边悲惨地叫着,想到(它离开同伴,孤单失群,得不到帮助。) 师引读:(它飞得慢,因为……它叫得悲惨,因为……, 你看,这几句话中原因都在后面,结果在前面

正因为受过箭伤未愈,孤单失群,所以大雁听到弦响,就(非常害怕)

因为心里害怕,就(拼命往高处飞);因为拼命往高处飞,所以(就要使劲)因为一使劲,伤口就(裂开了);因为伤口裂开了,所以(它就掉了下来)。 教师相机板书

你们看,以上接读的过程,就是更赢的推理,谁能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将更赢的推理过程说一说。(一层一层地对着板书说,再请一生连起来说 课件出示 师:(对着板书)这段话共有4句,第一句是更羸看到、听到。第二句由看到听到而想到的,第三、四句是由前面看到、听到、想到的而做出的推理分析,让我们再来读读。 4、通过魏王前后的不同语气,再次体会更羸是魏国有名的射箭能手。 5、理解“惊弓之鸟”的含义。

6、师:再读全文,思考:你从这个故事中有什么启发?生畅谈。 三、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惊弓之鸟》是一个成语故事,成语故事不但短小精彩,而且往往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像我们熟悉的《守株待兔》、《画龙点睛》等等这些都是成语故事,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拿来阅读,相信你会受益匪浅。那么再布置一个回家之后的任务:放学回家请你仔细观察家人的说话、走路、神态等,由此推断一下他们今天的心情可能是怎样的,写下来。

27.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题目要求:

(1)简述《课标(2011)》关于“长度、面积、体积”教学的基本要求。 (2)如指导小学高年段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在第一学段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要求为:

①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②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并认识长度单位千米、米、厘米,知道分米、毫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③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④结合实例认识周长,并能测量简单图形的周长,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公式。

⑤结合实例认识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厘米2、分米2、米2,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⑥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估计给定简单图形的面积。 在第二学段关于“长度、面积、体积”的基本要求为

①能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能画指定度数的角,会用三角尺画30°,45°,60°,90°角。

②探索并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③知道面积单位:千米、公顷。

④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⑤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