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分析教案
第一章绪论 课题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中药制剂检验的发展概况 1.掌握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药品质量、药品全面质量控制(TQC)的定义。 教学目标 2.熟悉中药制剂检验的特点和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 3.了解学习目的与意义、中药制剂检验的发展概况。 第一节概述 1.中药制剂检验技术、药品质量、药品全面质量控制(TQC)的定义。(15’) 2. 学习目的与意义(5’) 教学内容 3.中药制剂检验的特点(10’) 4.影响中药制剂质量的因素(10’) 第二节中药制剂检验的发展概况(自学为主) 古代、近代和现代中药制剂检验技术特点(5’) 小结(5’)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本课程主要侧重中药制剂的理化检验,但要建立药品全面质量控备注 制(TQC)的观念。
课型 理论 课时 2 年 月 日
第一章绪论 课题 第三节药品标准 1.掌握药品标准的定义、类型和性质;《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凡例、正文、附录)。 教学目标 2.熟悉中成药药品标准的一般内容以及药检工作的主要内容。 3.了解《中国药典》历史沿革和现行《中国药典》(一部)的特点。 药品标准的定义(5’) 药品标准类型(5’) 药品标准性质(5’) 《中国药典》简介(10’) 教学内容 历史沿革和现行《中国药典》(一部)的特点 五、《中国药典》的主要内容(20’) 凡例、正文、附录 小结(5’)
课型 理论 课时 2 年 月 日
第一章绪论 课题 第四节中药制剂检验的程序和内容 1.掌握中药制剂检验的一般程序、内容及其目的意义;取样的定义、原则、方法和取 样量;前处理的步骤和方法。 2.熟悉性状检查、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 3.了解检验报告书写原则和方法。 教学目标 一、取样(Sampling)定义、原则、方法(取样前的核查、五处抽取、四分法缩分) 和取样量。(15’) ? 教学内容 样品的前处理(Pretreatment)(一)粉碎、(二)提取(溶剂提取法、水蒸 气蒸馏法、升华法、超声波提取法)(三)精制和富集(液液萃取法、固液萃 取法)(10’). 三、性状检查(Description)(7’) 四、鉴别(Identification)(3’) 五、检查(Check)(7’) 六、含量测定(Content Determination)(3’) 七、出具检验报告(3’) 小结(2’)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 超声波提取法、固液萃取法为新技术。药品需多学科全面进行检验,才能控制其 备注 质量。药品必须逐项全检,全部检验符合药品标准规定,才能给出合格的结论,
课型 理论 课时 2 年 月 日
第二章中药制剂理化鉴别 (PhysicochemicalIdentification) 课题 第一节概述第二节一般化学反应法 (General Chemical Reaction) 1、掌握理化鉴别的定义和常用方法;一般化学反应法的教学目原理、操作方法;常用的 标 一般化学反应法。 2、熟悉理化鉴别的意义和特点;一般化学反应法的特点、结果判断。 3、了解提高一般化学反应法专属性的方法;一般化学反应法的应用实例。 第一节 概述 1、理化鉴别的定义和意义 2、理化鉴别特点 (7’) 3、理化鉴别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一般化学反应法 1、一般化学反应法的原理(3’) 2、一般化学反应法的特点(2’) 教学内 3、常用的一般化学反应法(20’) 容 (一)生物碱(二)黄酮类化合物(三)蒽醌类化合物 (四)皂苷(五)香豆素、内酯类和酚类(六)挥发性成分(七)矿物药 (八)动物药 1、操作方法(3’) 2、结果判断(2’) 六、应用实例(10’) 小结(3’)
课型 理论 课时 2 年 月 日
第二章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 课题 第三节微量升华法(Sublimation) 第四节 荧光鉴别法(Fluorescence) 1、掌握微量升华法和荧光鉴别法的原理。 教学目标 2、熟悉微量升华法和荧光鉴别法的特点和操作方法。 3. 了解微量升华法和荧光鉴别法的注意事项和应用实例。 第三节微量升华法 1、原理(3) 2、特点(2’) 3、操作方法(15’) 4、注意事项(5’) 5、应用实例(5’) 教学内容 第四节 荧光鉴别法 1、原理(2’) 2、特点(2’) 3、操作方法(10’) 4、注意事项(3’) 五、应用实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