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赵氏家谱

八十九代祖赵德昭,太祖长子,封燕王,被太宗辱,退而自杀。生子维吉。

太祖次子赵德芳,妣符氏,封山西南方节度使,同平章事。见兄自杀,忧惧成疾,因与叔廷美最好,见叔被害遂发狂而死。

九十代祖赵惟吉,昭德公之子,太祖驾崩,时九岁,犹在禁中,太平兴国八年,始出禁中,居于东宫,几年后,授左将军之职,后为阆州观察使。生子守度。

九十一代祖赵守度,生子世括。

九十二代祖赵世括,生子令稼。

九十三代祖赵令稼,生子子奭。

九十四代祖赵子奭,生子伯件。

九十五代祖赵伯件,生子师雅。

九十六代祖赵师雅,生子二子,希矅、希瓐。

九十七代祖赵希瓐,娶妣全氏初封庆王,后封荣王,早年逝世,被奸佞害奔其籍。生二子与莒、与芮。

希瓐公之兄赵希矅,封惠王,生子赵均。

九十八代祖赵与芮,封福王,娶妣全氏、黄氏生二子,长赵敏、次赵孜。

芮公之兄赵与莒,时权臣史弥远得势,在宁宗皇帝未生赵竑太子之前,史弥远假借沂靖惠王为名,暗择宗室可立者,以备皇子之选,吩咐馆客,余天赐星夜渡江,到与莒外祖全保长家,引与莒、与芮育于宫中,立为皇侄,与莒更名贵诚,与芮更名贵和,又封与莒为秉义。宁宗驾崩,史弥远废皇子赵竑为济阳王,立与莒为帝,是为理宗皇帝。改名赵昀,励精求治,收纳贤才,朝廷清明,民安物阜,以史弥远、赵清为左右相。时元朝兴起,金朝衰败,宋元共谋灭金,获其主承麟以归而杀之,金朝灭亡。有史记载:金自公元一一一六年丙申,完颜昊称帝,至公元一二三四年,理宗端平元年,甲午止,经八主,共一百一十年。

理宗后来任用奸臣贾似道为相,国政大乱。理宗在位四十年,寿六十二岁崩,葬于浙江绍兴永穆陵。理宗妣谢氏、贾氏无子,禅位于侄赵孜。

九十九代祖赵敏,福王与芮长子,随昺帝于临安,奔至崖山,播于海滨,昺帝溺海。宋亡。幸蒙皇天垂佑,神明呵护,登岸潜踪,逃到南京应天府,荆山下姚公家中隐蔽,恩蒙姚公悯念帝室之胄,以女许配,从此敏公身有所依,遂改名赵焜。二祖和顺,务农为生,不辞披星戴月,日夜辛勤,紧随姚府,造就小康家庭。数年后,膝下生一子继宗,焜祖喜之曰:“宋朝龙种,帝室宗脉,尚可延也”。在地四十年而死。葬于荆山下左。

敏公之弟赵孜,初封延安郡王,理宗无子,诏立为太子,赐名赵樭,即位是为度宗。度宗贪恋酒色,不理朝政,天目山崩,亡国预兆,时元朝势大,夺取宋城,宋不能敌,避居闽广。度宗拥虚位十年,寿三十五岁。妣全氏、杨氏生一子显,妣胡氏生一子昰,俞氏生一子昺。葬浙江绍兴永绍陵。

一百代祖赵继宗,娶姚氏生一子赵成美。

一百零一代祖赵成美,迁居南京凤阳府寿州县白马街柳树巷,三揜井。生九子,长德权、次德柄、三德铭、四德正、五德翰、六德寿、七德聪、八德奕、九德濂。是此分为九房。

一百零二代祖赵德权,成美公之长子,妣常氏生一子赵席。

德权公生于元末明初,兄弟九人,德权为长。皆习弓马,精通武略。时值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德权公号召其弟投军建功立业。临行之前,对含泪对众弟曰:“南京凤阳府,寿州县,白马街街、柳树巷、三揜井,是我九人出生之处,今日手足分别,天各一方,再聚困难,各要谨记此地”。转嘱子孙:“纵有千枝万叶,皆以此地为祖籍,免使宗派紊乱也”。于是先于太行山安营扎寨,后假投元兵、芒哥部,被任为元义兵长。

公元一三五三年,朱洪武之母舅郭光卿(名子兴)起义。权公即弃卒、弃妻往投之,任帐前先锋,屡战立功,封补委将军,郭光卿死,朱元璋掌权,赐权公名德胜。随朱东征西讨,南征北战。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军威震动八方,智谋传播四海。公元一三六三年在洪都之战中,以少数兵力与陈友谅部三十万余兵力激战数日,于六月二十三日晚巡城之时被乱箭射中腹腰眼之上,不治殉国,终年三十九岁。

朱洪武驾临洪都,两行垂泪曰:“德胜为我股肱之将,保吾纵横天下,可惜少年身亡,未受高禄,吾心何忍”,于是追封吾祖德胜公为梁国公。并在吾祖殿龛上亲笔对联:“人死精神不死,志存型范常存”。公元一三八六年于鸡鸣山下建立功臣庙,以徐达、常遇春等二十二人,死者像祀,生者虚定其位。又以廖永安、愈通海、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七人配享太庙。

一百零三代祖赵颙,原名赵席,诰授指挥、洪武将军、镇南侯、麓川公、朝武大夫,娶妣梁氏诰封夫人,生一子赵元吉。

颙公为贵州省威宁一枝之始祖也。本枝宗谱记载为一世祖。

颙公生于元顺帝至正二年,即公元一三四二年,吉月,吉日。公寄居庐州(今安徽合肥),亡于建文二年,庚辰岁,即公元一四00年三月二十三日。阵亡于云南麓川(今云南腾冲县境原陇川),因号麓川公。乘银鬃白马,又称白马先锋,并封为麓川神祭祀,葬于威宁响塘坡。

1381年随傅友德、兰玉大军征云南,至湖南。胡海洋、秦光玉、赵颙领步骑五万从永宁进乌撤,12月克乌撤,置毕节、乌撤两都司府,秦光玉守毕节卫,并授七星关千户侯。留赵颙、秦明等四指挥守乌撤卫。后赵颙封洪武将军,授朝武大夫。

明朝洪武十四年,赵颙公辅佐付德友调北征南,留守乌撤(今威宁一带)以预南蛮之变,洪武31年,明太祖驾崩,麓州宣慰使司伦发二次叛乱,限公于建文帝二年三月十二与沐春、河福、瞿能兴兵追剿,斩贼四万余名,生擒37家反贼,司伦发还平缅,刀翰孟降,斯时颙公不幸疆场之上中箭身亡。圣上闻之,伤心谈曰:“赵德胜佐孤之祖,开辟疆土,战死洪都,佐联平南战死麓川,两世勤王,捐躯备债,千秋血食,有口皆碑”。即追封为镇南侯,又封为麓川神也。并在乌撒为公修建“忠烈祠”,又命钦差二员,奉旨选葬乌撒城南半里响塘坡山,钦赐御祭对联云:“麓川从戎鸡鸣剑光横北斗,武侯继债马踏云影锁南天。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