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习题A

第四章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

选 择 题

1.作为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的依据(C)。 A.Ⅰa状态; B. Ⅱa状态; C. Ⅲa状态; D. 第Ⅱ阶段;

2.作为受弯构件抗裂计算的依据(A)。 A.Ⅰa状态; B. Ⅱa状态; C. Ⅲa状态; D. 第Ⅱ阶段;

3.作为受弯构件变形和裂缝验算的依据(D)。 A.Ⅰa状态; B. Ⅱa状态; C. Ⅲa状态; D. 第Ⅱ阶段;

4.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基本公式的建立是依据哪种破坏形态建立的(B)。

A. 少筋破坏; B. 适筋破坏; C. 超筋破坏; D. 界限破坏;

5.下列那个条件不能用来判断适筋破坏与超筋破坏的界限(C)。 A.???b; B.x??bh0;

' C.x?2as;

D.???max

6.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截面抵抗矩系数?s取值为:(A)。 A.?(1?0.5?); B.?(1?0.5?); C.1?0.5?; D.1?0.5?;

7.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对于双筋截面,下面哪个条件可以满足受压钢筋的屈服(C)。 A.x??bh0; B.x??bh0;

' C.x?2as; ' D.x?2as;

8.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中,T形截面划分为两类截面的依据是(D)。

A. 计算公式建立的基本原理不同; B. 受拉区与受压区截面形状不同; C. 破坏形态不同;

D. 混凝土受压区的形状不同;

9.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C)。

A. 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B. 增加保护层厚度; C. 增加截面高度; D. 增加截面宽度;

10.在T形截面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假定在受压区翼缘计算宽度范围内混凝土的压应力分布是(A)。

A. 均匀分布;

B. 按抛物线形分布; C. 按三角形分布;

D. 部分均匀,部分不均匀分布; 11.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是指(B)。

A. 纵向钢筋内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B. 纵向钢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C. 箍筋外表面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D. 纵向钢筋重心到混凝土表面的距离;

'12.在进行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双筋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若x?2as,则说明(C)。

A.

B. C. D.

受压钢筋配置过多; 受压钢筋配置过少;

梁发生破坏时受压钢筋早已屈服; 截面尺寸过大;

6.已知梁的截面尺寸为b×h=200mm×5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40,

ft?1.71N/mm2,fc?19.1N/mm2,钢筋采用HRB335,即Ⅱ级钢筋,

fy?30N0/mm2,截面弯矩设计值M=330KN.m。环境类别为一类。

求:所需受压和受拉钢筋截面面积 解:fc=19.1N/mm2,fy’=fy=300N/mm2,α1=1.0,β1=0.8。假定受拉钢筋放两排,设a=60mm,则h0=h-a=500-60=440mm

?s?M?1fcbh02330?106??0.446 21?19.1?200?440??1?1?2?s?0.671??b?0.55

这就说明,如果设计成单筋矩形截面,将会出现超筋情况。若不能加大截面尺寸,又不能提高混凝土等级,则应设计成双筋矩形截面。

取???b,由式得

M1??1fcbh0?b?1?0.5?b?2 ?1.0?19.1?200?440?0.55??1?0.5?0.55?

2?294.9KN?m As?'fyh0?as'?M'?330?106?294.9?106??288.9mm2

300??440?35??As'As??b?1fcbh0fyfyfy'?0.55?1.0?19.1?200?440300?288.9?300300

?3370.4mm2受拉钢筋选用7φ25mm的钢筋,As=3436mm2。受压钢筋选用2φ14mm的钢筋,

As’=308mm2。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