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考政治 八下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复习练习(含解析) 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

一、 单项选择题

1. 甘肃小伙王某在高铁工地摔伤,成了截瘫。考虑到王某的实际情况,法院判决被告中铁四局、佳兴建筑劳务公司赔付20年期护理费46万余元。法院的判决是基于法律保护公民的( )

A. 经济权利B. 政治权利 C. 文化权利D. 人身权利

2. 一男子在超市丢了手机,自行将“行窃者”锁定为一对夫妻,并拦住对方要强行搜身,时间僵持了1小时。最终,民警赶来制止了该男子的行为。如果你是民警,你会告诉该男子( )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安全由自己支配 ③非法剥夺人身自由的行为为法律所禁止 ④如果能确认可以自行立即搜身检查 A. ①③④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

3. (2015·内蒙古通辽)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标志线”。下列属于关爱公民生命健康权的“标志线”是( )

①横穿马路的“斑马线” ②施工现场的“警戒线” ③银行窗口的“1米线” ④火车站台的“侯车线”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 ①③④D. ①②④

4. (2015·甘肃兰州)开展“无烟校园”创建活动,学校等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

①有利于保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是侵犯公民合法权利的表现 ③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④杜绝了香烟对未成年人的诱惑 A. ①③B. ②④ C. ②③D. ③④

5. (2015·福建福州)公民首要的人身权利是( ) A. 姓名权B. 名誉权 C. 隐私权D. 生命健康权

6. 为救溺水同伴,年仅21岁的华中农业大学楚天学院大三学生刘一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福建省松溪县为刘一冲颁发了见义勇为证书。对此,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是( ) A. 刘一冲烈士享有名誉权,任何人不得侵害

B. 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就要牺牲自己的生命健康 C. 生命健康权不得抛弃,但为了正义而献身除外

D. 生命一旦诞生就具有社会责任,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

7. (2015·湖南株洲)下列属于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有( )

①某新闻媒体拍摄了张晓在市炎帝广场参加爱心募捐活动的一些照片,并广为刊登 ②王刚上学迟到后,在学校传达室的记录本上签了同学李军的名字 ③某企业假冒“洋河”牌商标制造假冒伪劣白酒 ④小立长得矮胖,同学给他起了个“矮冬瓜”的外号,他心里很不好受 A. ①②B. ②④ C. ①③D. ③④

1

8. (2015·黑龙江牡丹江)下列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行为中,对应不正确的是( ) A. 小明因忌妒而诬陷小辉在考试中作弊——名誉权 B. 商家未经本人同意使用明星的照片做广告——肖像权 C. 同学给长得胖的小李起了“小肥猪”的外号——姓名权 D. 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信息卖给某信息公司——隐私权 9. (2015·山东潍坊)近来,一份有关学习外号的详细名单在微博、微信上疯传。根据成绩排名、学习状况、个人风格,同学们被称呼为学魔、学神、学霸、学民、学弱、学渣、学残等。对此,你想对同学们说的是( )

①这种行为侵犯了他人的人格尊严权 ②这样做能激励我们努力学习,更好地履行受教育义务 ③我们应该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 ④用学习外号调侃戏弄同学可以加深感情 A. ①③B. ②④ C. ②③D. ①④

10. (2015·天津)维护名誉是我们的权利。良好名誉首先取决于( ) A. 家庭的经济状况 B. 个人的良好表现 C. 父母的社会地位 D. 国家的发展需要

11. (2015·浙江嘉兴)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 学校在宣传窗里张贴小徐获奖的照片 B. 王某跨越马路护栏的照片被报纸刊出 C.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 D. 电视新闻中出现了郑某参观科技馆的画面 12. (2015·湖北黄冈)漫画中学校的行为( )

A. 维护了学校的正常秩序 B. 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C. 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 D. 侵犯了学生的名誉权 13. (2015·山东日照)“又是窃贼一般地推开房门,又是侦查员一般地接近我,又是特工一般地偷看我在手机上给同学发邮件”,这是一位90后女儿描述的妈妈。该妈妈的做法( ) A. 没有尊重女儿的隐私权

B. 正确行使了对女儿的监护权利 C. 履行了对女儿的教育和保护职责 D. 是关心女儿生活和学习的正确表现 14. 以下选项中,属于公民隐私的有( )

①王同学住校时带来的行李包 ②刘同学六年级时生了肝炎病 ③余同学的爸爸妈妈上个月离婚了 ④蒋同学因违纪被学校所作的处分记录 A. ①②③B. ①②④

2

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

15. 某法院根据有关规定,向各地公安机关提供“赖账”的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电子照片,请求各地公安机关协助查控。这样做是合法的,因为( ) A. 被执行人没有隐私权 B. 被执行人没有名誉权

C. 被执行人的隐私权不受法律保护

D. 被执行人的个人信息与社会公共利益相关,不属于隐私 二、 非选择题

16. (2015·江西抚州·节选)

材料一 2013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材料二 2015年4月17日,备受关注的秦志晖一案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一审,决定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据悉,从2012年11月至2013年8月,秦志晖使用网名先后多次在信息网络上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引发大量网民对当事人的负面评价。他在重大突发事件期间,在信息网络上编造、散布对国家机关产生不良影响的虚假信息,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

(1)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

(2)秦志晖被依法惩处说明了什么?

17. 情境一 陈雅倩生病了,比较严重。班上的十几位同学在班长的带领下,去医院看望她。班长说:“你只是有点小毛病,很快就要回到学校了,不要着急呀。”走出病房,蒋新丽对大家说:“陈雅倩告诉过我,在小学时她就曾经得过肝炎,还复发过。” (1)蒋新丽没有尊重陈雅倩的权利是: 。 (2)蒋新丽不尊重这种权利的原因是: 。

情境二 天气很热,肖勇与同学一起去池塘洗澡。来到池塘边,看到地上立着一个木牌,上面写道:此处较深,危险!

(1)肖勇等同学的正确做法是: 。

(2)这样做的理由是: 。

18. 背景材料 2015年9月26日14时30分许,昆明市明通小学发生踩踏事故,截至当日17时已造成学生6人死亡、26人受伤。据介绍,当天下午预备铃响后,同学们像往常一样去上课,走着走着看到前面一块棉垫倒下来,盖住了走在前面的几个学生,后面的同学不知道有人被盖住了,就踩了上去,然后引发了混乱,同学们有的哭、有的喊、有的叫,现场状况一片混乱,由此发生了人员伤亡。

思想品德课老师要求各学习小组开展一次“珍爱生命 维护安全”的主题探究活动。

3

(1)第一小组的同学准备在楼梯口张贴宣传上下楼梯注意安全的“友情提醒”,请你适当联系所学知识策划其内容。

(2)第二小组的同学准备排查学校存在哪些安全隐患,请你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为他们指点排查的方向。

(3)请你向学校提出保障学生生命健康安全的合理化建议。

答案【课后精练】 1.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身权利的认识。人身权利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包括人格尊严、生命健康等方面的权利。王某在高铁工地摔伤,成了截瘫,其生命健康权,即人身权利,受到法律保护,因而D正确。 2.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身自由权的认识。人身自由权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公民的人身和意志完全由自己支配。法律禁止非法搜身、非法禁闭、非法拘禁等限制或剥夺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据此来判断,①②③正确,④错误。 3. D 4. A 5. D

6.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生命健康权的认识。A表达的意思正确,但无法从题干的材料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不可选。关爱他人生命健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伤害自己的生命健康,但不是必然的,B错误。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不能抛弃生命健康权,但为了正义,有时也需要冒着生命的危险去做,C正确。刘一冲见义勇为,D忽视了为正义可献身这一例外情况,错误。 7. 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人格尊严权的辨别能力。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①的做法不是为了营利,而是为了弘扬美德,不侵权。王刚冒用同学的姓名,侵犯了同学的姓名权;“矮冬瓜”外号具有侮辱性,侵犯了名誉权。人格尊严权具体表现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所以②④符合题意。假冒“洋河”牌商标制造假冒伪劣白酒,侵害的是智力成果权,③不正确。

8. 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几种人格尊严权的理解。公民有权维护自己的名誉免遭不正当的贬低,诬陷小辉在考试中作弊,显然损害小辉的名誉权,A对应正确;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商家侵害了明星的肖像权,B对应正确;“小肥猪”的外号具有侮辱性,侮辱行为是侵害名誉权的表现,C对应不正确;隐私包括个人信息、私人领域、个人私事,出卖注册会员的信息侵害了他人的隐私权,D对应正确。 9. A 10. B 11. C 12. C 13. A

14. 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的辨认能力。隐私包括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②③属于个人私事;隐私包括私人领域,指属于个人的空间,如住宅、行李、书包、抽屉等,①属于私人领域。另外,隐私还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财产状况等。被学校处分的记录,是学校进行管理所作的记录,与隐私无关,④不可选。

4

15. 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隐私、隐私权的认识。所谓隐私,指公民不愿为人所知或不愿公开的,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法院判决“赖账”者还钱,被执行人必须按照判决要求还债,这关系到法律的尊严,涉及公共利益,因而这时被执行人的身份信息等就不属于隐私,或者说并不受隐私权保护,D正确。被执行人其他的隐私如疾病、婚恋等仍然受到法律保护,A、C错误。名誉权是指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法院的做法没有对被执行人的名誉造成伤害,B中的结论无从获得。 16. (1)名誉权。

(2)①我国公民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的名誉。②我们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则。③法律具有强制性,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等等。

17. 情境一:(1)隐私权。(人格尊严权) (2)缺乏隐私意识,缺乏责任和信誉意识。 情境二:(1)不下池塘洗澡。

(2)答案一: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预防意外伤害。答案二:珍爱生命,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自我保护。

18. (1)示例: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利,是我们参加一切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我们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健康,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上下楼梯时注意安全,有秩序地行走,不推搡、不乱挤,发现有人摔倒立即呼喊身边同学停止前行,并向老师报告??

(2)示例:排查体育设施和设备是否安全;排查窨井盖是否损坏;排查学生宿舍用电安全的落实情况;排查学校大门口是否有影响安全的隐患;等等。 (3)示例:落实责任,强化学生下晚自习、下课、上操、就餐和集会时的安全管理;检查教学楼、宿舍楼等重点部位的楼梯扶手是否坚固,楼梯间是否安装紧急照明设备、有无杂物、是否畅通等;开展预防拥挤踩踏的安全教育,让学生充分认识发生拥挤踩踏事故的主要原因、严重后果;等等。

5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