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初一)生物《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设计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教学设计

沈阳市敬业中学 陈畅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人教版初中《生物学》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第一节。

这一章从绿色植物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的角度,阐述绿色植物作为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的重要地位,本节主要是要掌握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产物,是前面知识《被子植物的一生》的延伸又是学习后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等内容的基础,在知识结构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能力方面,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性思维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教学目标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在课程目标上,要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并重;在课程内容上,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以及科学、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因此,我根据课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

(一) 知识目标 1、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二) 能力目标 1、 运用实验的方法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2、 通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 3、 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认同绿色植物在制造有机物方面对于生物圈的重要意义; (四) 重点

1、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五) 难点

1、通过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的组织; 三、教学媒体、教具

(一)实验用具:盆栽普通天竺葵 盆栽银边天竺葵 黑纸片 曲别针

酒精 碘液 小烧杯 大烧杯 培养皿 酒精灯 三脚架 石棉网 镊子 火柴 试管夹 清水

(二)教学媒体:POWERPOINT课件 实物展台 四、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第1页 共4页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学生自己作出的假设符合他们的认知水平,且可以激发他们进行验证的兴趣 如果你是科学家,你用简单的语言说出自培养学生设计实验会采取什么方法来证己的想法 的技能及解决问题明你的假设正确与的能力 否? 制定计划 1、材料用具 对照实验台上的材料 用具一一介绍 培养学生分析、解2、实验步骤 对照教材上的方法步决问题的能力及小 骤进行小组讨论,并讨组合作意识 论为什么要像课本中 这样设计 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归归纳,并提出一些与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纳能力 实验密切相关的问共同总结实验的方法题,以待更好地进行步骤 实验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两位朋友(普通天竺葵、银边天竺葵),大家看看是否认识它们?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什么角色?为什么可以将它们称为生产者? 小学的自然课曾经接触过光合作用,但当时的了解还不够深,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慢慢揭开光合作用的面纱,对于光合作用你一定非常好奇,你有哪些疑问呢? 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用贴近学生的话题活经验,逐一进行回答 导入,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出自己有疑问且感兴趣的问题并归类为两个问题: 1、 光是不是进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件? 2、 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什么? 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 从这一步开始进入探究实验,意在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能力 第2页 共4页

提示安全问题 实施计划 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整理用具 课堂小结 拓展 在加强和完善实验教学的同时,安全教育不容忽视 指导各小组正确、安以小组为单位安装好培养学生实际动手全地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操作能力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在等待可以观察到实讨论回答 帮助学生可以更好验现象的间隙,提出地观察到实验现象 实验到何时停止、怎样撤实验装置等有利于更好地观察到实验现象的问题 请大家根据对实验现根据实验现象回答并培养学生分析、解象的分析,回答我们找出问题的答案 决问题的能力 提出的问题,并检验我们的假设 我看到有个别组没有针对实际情况进行原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得到正确的实验结因分析 探究的道路并不是果,能不能试着分析 一帆风顺的,给学实验失败的原因? 生坚持的信心 谈谈本次实验你的感畅所欲言 受与收获 请各组整理收拾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整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用具 理 的习惯 总结实验情况 倾听 使学生逐渐认识到自由发言 在科学探索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科学原理和方法、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 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课后以小组为单位进巩固学习成果,进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条行探究 一步培养学生自主件。光对绿色植物的探究的能力 生活还有其它影响吗,如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请你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倾听 第3页 共4页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