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答题卷 C.50% D.100% 8.社会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I(v+m)=IIc,反映了【 C 】 A.第一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B.第二部类内部的交换关系 C.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D.两大部类内部及之间的交换关系 9.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指【 C 】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C.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10.平均利润的形成是【 C 】 A.资本积累的结果 C.部门之间竞争的结果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D.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B.部门内部竞争的结果 D.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 学号: 姓名: 层次: 高起专 类别: 网教 专业: 经济管理、工商企业管理 2015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 政治经济学 【9104】 A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评卷人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小题,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对W-G-W和G-W-G′两个流通公式对比可以看出【 ABCD 】 A.前者的货币是充当流通媒介的货币 B.后者的货币是带来价值增殖的资本 (横线以下为答题区) C.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殖 E.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小题,共2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2.加快资本周转速度,可以【 ACD 】 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A.增加实际发挥作用的可变资本 B.增加预付的可变资本 1. 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 D 】 C.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D.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E.提高剩余价值率 A.具有独立的社会性质 B.只能存在于某一社会制度中 3.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 ABE 】 C.可以存在于不同社会制度中 D.是调节经济活动唯一的形式 A.商品价格水平 B.货币流通速度 C.市场竞争程度 2.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进步所引起的资本价值贬值,被称为【 B 】 D.待售商品数量 E.社会劳动生产率 A.物质磨损 B.精神磨损 4.人们相互交换商品,看起来是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实际上是【 ABCDE 】 C.固定资本折旧 D.固定资本更新 A. 商品生产者相互比较和交换各自劳动的关系 B. 具体劳动化为抽象劳动的关系 3.在销售阶段,资本形态的转化是【 C 】 C. 复杂劳动化为简单劳动的关系 D. 个别劳动化为社会必要劳动的关系 A.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 B.生产资本转化为商品资本 E. 私人劳动化为社会劳动的关系 C.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D.生产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 5.对W-G-W和G-W-G′两个流通公式对比可以看出【 ABCD 】 A.前者的货币是充当流通媒介的货币 B.后者的货币是带来价值增殖的资本 4.超额剩余价值是【 B 】 C.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D.资本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增殖 A.全体资本家获得的 B.个别资本家获得的 E.剩余价值是在流通中产生的 C.工人获得的 D.资本家和工人共同获得的 5.由于生产技术进步引起固定资本贬值而发生的损耗是【 D 】 A.固定资本折旧 B.固定资本更新 C.物质损耗 6.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B 】 A.成正比 B.成反比 C.时而成正比时而成反比 D.无关 7.假设工人的工作日为8小时,其中必要劳动时间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4小时,则剩余价值率为【 D 】 A.25% B.33%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4小题,共20分) D.精神损耗 1. 垄断 垄断一般分为卖方垄断和买方垄断。卖方垄断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买者垄断 (Monopsony) 则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调节价格与产量。 2.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国家(或地区)的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一定时期(一般为一年)内以货币表现的全部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价值的总和。它不包括能源、原材料等各种中间消耗的价值。 3.可变资本 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 1 -
叫做可变资本 4.绝对地租 指由于土地私有权的存在,租种任何土地都必须缴纳的地租,其实体是农产品价值超过社会生产价格以上的那部分超额利润,即土地所有者凭借土地私有权的垄断所取得的地租。 试”-“课程论文/大作业”提交。 四、问答题(每小题10分,共4小题,共40分) 1.简析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联系和区别。 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 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2.简析单个资本的增大的实现途径。 答:单个资本的增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条途径实现的。资本积聚, 是资本积累的结果,是指由资本积累而引起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增加。资本集中,是指把原来分散的中小资本合并成为大资本。它既可以采取大资本吞并中小资本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公司的形式,这是借助竞争和信用两个强有力的杠杆来实现的。 3.简析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答:经济全球化的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促进国际经济的发展:(1)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技术转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进程。(3)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国际经济调控的加强,使国际经济组织和规则不断完善,对世界经济发展起着促进作用。(4)经济全球化有利于缓和国际上的一些矛盾。 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有其负面效应,主要有:(1)经济全球化增大了各国经济连带波动的风险。(2)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会使各国的经济差距进一步拉大。(3)经济全球化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下使发展中国家付出的代价巨大,发达国家分享更多利益。 经济全球化的双重作用表明,它既为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又带来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必须趋利避害,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实现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使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都从中受益。 4.简析平均利润的形成过程。 答: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产品(或产值)和劳务总量的产出增长,它反映的是国民经济的量的变化。经济发展除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外,还包括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如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收入结构、消费结构、人口结构的变化等等。此外, 经济发展还包括生态平衡的保持、环境质量的提高、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生活状况的改善、以及贫困落后状态的减少和消除等等一系列社会经济生活方面的质的变化。所以,经济增长是着重反映国民经济数量变化的概念,而经济发展是既反映国民经济的数量变化,又反映国民经济质量变化的概念。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经济增长,不可能实现经济的发展。 答卷提交要求:考试题提前公布,学生下载试题和答题卷后,在答题卷上答题。完成后需网上提交答卷。答卷于11月20日--12月6日通过点击页面左侧导航栏内“我的考-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