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

电厂制氢站单元安全检查表

序号 — 检查项目 站址选择、总平面布置 检查依据 检查情况 检查结果 制氢站应单独布置,并应远离散发 火花的地点或位于明火、散发火花 地点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下《火力发电厂劳动 安全和1 工业卫生设 计规程》3. 2. 风侧, 宜布置在厂区边缘。泄压面不应面对人员集中的地方和主要交通道路。 2 氢气站、供氢站、氬气罐与建筑物、 构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3. 0. 2的规定。 《氢气站设计规 范》3. 2 氢气站、供氢站、氢气罐与铁路、道路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3.0.3 的规定。 0. 2、3. 0. 3、 6. 0.2 氢气站工艺装置内的设备、建筑物 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 6. 0. 2的规定。 3 制氢站储氢罐周围(距10m处)应设 有围墙。 4 氢气站、供氢站、氢气罐区,宜设 置不燃烧体的实体围墙,其高度不 应小于2. 5m; 5 氢气站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并宜为单层建筑《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1。 《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22 《氢气站设计规 范》3. 0. 1 《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1 《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3 6 氢气站内有爆炸危险房间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规定,设置泄压设施。 氢气站、供氢站有爆炸危险房间的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泄压设施宜釆用非燃烧体轻质屋 盖作为泄压面积,易于泄压的门、 窗、轻质墙体也可作为泄压囱枳; 氢气站内有爆炸危险房间应按现行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 规定,设置泄压设施。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4 7 2泄压面积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的要求; 3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 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 爆炸危险的部位; 4氢气压缩机间宜釆用半敞开或敞 开式的建筑物。 氢气站、供氢站有爆炸危险房间的 泄压设施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泄压设施宜釆用非燃烧体轻质屋 盖作为泄压面积,易于泄压的门、 窗、轻质墙体也可作为泄压囱枳; 2泄压面积的计算应符合现行国家 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 16 的要求; 3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 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 爆炸危险的部位;

8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安全出入口,不 应少于2个,其中1个应肓通室外。 但面积不超过100m2的房《氢气站设计规 范》7.0.5 间,可只 设1个直通室外出入口。 有爆炸危险房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 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 的不燃烧体防爆防护墙隔《氢气站设计规 范》7.0.6 开。有爆炸危险房间与无爆炸危险房间 之间,当必须穿过管线时,应采用 不燃烧体材料填塞空隙。 《氢气站设计规 范》7. 0. 7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10 9 10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门窗均应向外 开启,并宜釆用撞击时不产生火花 的材料制作。 11 有爆炸危险房间的上部空间,应通 风良好。顶棚内表面应平整,避免 死角。 12 制氢间、氢气压缩机间、氢气纯化 间、氢气灌瓶间等的厂房跨度大于 9.0m时,宜设天窗。天窗、《氢气站设计规 范》排气 孔应设在最高处。 7.0.11 《氢气站设计规 范》7.0.11 《氢气站设计规 范》11.0.1 《火力发电厂设计 技术规 程》16. 8. 3 13 制氢间的屋架下弦的高度,应满足 设备安装和排热的要求,并不得低 于 5. 0mo 14 氢气站、供氢站严禁使用明火取暖。 当设集中采暖时,应采用易于消除 灰尘的散热器。 15 16 供氢站电解间的门和窗应采用不发 火花的材料制作。 供氢站应设赛灭火器,宜设置推车 式灭火器。 17 《火力发电厂与变 电站设 计防火规 范》7.10. 1 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设 套管。套管内的管段不应有焊缝, 管道和套管之间应用非燃材《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料填 塞; 程》7. 2. 14 氢气管道不得穿过生活间、办公室、 配电室、控制室、仪表室楼梯间和 其他不使用氢气的房间。

18 19 20 三 21 制氢站(供氢站)应通风良好,保证 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建 筑物顶部或外墙的上部设气《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窗(楼) 或排气孔(通风口),排气孔应面向 安全地带;采用自然通风时,排气 孔应设在屋顶最高程》7.2.24、 7. 2. 25 部位。 制氢室(供氢站)应采用防爆型电气 装置,并采用木制门窗,门应向夕卜 开。电线应穿密封金属套《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 管,并经气密试验检查合格。仪表等低压设 备应有靠绝缘,电话电铃应安装在室外。 程》7. 2. 29 氢气设备生产系统各部位。必须使 用铜质或铍铜合金工具。 防雷及接地 投入使用后的防雷装置实行定期检 测制度。防雷装置检测应当每年1 次,对爆炸危险环境场所的防《防雷减灾管理办 法》气雷装 置应当每半年检测1次。 象局令第8 号第十九条 氢气站、供氢站的防雷分类不应低 于第二类防雷建筑。其防雷设施应 防直击雷、防雷电感应和防《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雷电波 侵入。防直击雷的防雷接闪器,应 使被保护的氢气站建筑物、构筑物、 通风风帽、氢气放2 空管等突出屋面 的物体均处于保护范围内。 氢气站、供氢站内按用途分有电气 设备工作(系统)接地、保护接地、 雷电保护接地、防静电接地。《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不同 用途接地共用一个总的接地装置 时,其接地电阻应符合其中最小值。 3 氢气站、供氢站内的设备、管道、 构架、电缆金属外皮、钢屋架和突 出屋面的放空管、风管等应《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4 接到防 雷电感应接地装置上。管道法兰、 阀门等连接处,应采用金属线跨接。 室外架空敷设氢气管道应与防雷电 感应的接地装置相连。距建筑100m 内管道,每隔25m左右接地《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一次, 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20Q。埋 地氢气管道,在进出建筑物处亦应 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5 装置相连。 有爆炸危险环境内可能产生静电危 险的物体应采取防静电措施。在进 出氢气站和供氢站处、不同《氢气站设计规 范》9. 0. 爆炸危 险环境边界、管道分岔处及长距离 无分支管道每隔50?80m处均应设 防静电接地,其接地6 电阻不应大于 10Q。 《电力设备典型消 防规程》7. 2. 30 22 23 24 25 26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