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版)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开题报告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课题名称: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课题类别:市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HKB10-02 课题主持人:马玉秋 课题所在单位:阿城区回民小学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大创新。我国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和作用越来越大,责任也越来越重,课程的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热情空前高涨,但是对于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发展,无论在理论认识上,还是在实践操作上,都急需进行实验研究。 陶艺是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它历史悠久、扬名天下,并以物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我校于2016年3月成立了阿城区第一家专业陶艺教室,并配备了先进的陶艺设备:拉坯机、电窑、转台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在泥土的芬芳中尽情体验陶艺创作的乐趣,制作美丽的记忆。经过两年来的区级课题《开发校本课程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实验研究,由美术教师开发的\陶艺\课,成果显著,倍受青睐。由此想把课题做大、做强。申报了哈市规划重点课题《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 二、本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意义和价值。 具体问题 以陶艺为载体,培育人文精神,创办特色学校。 意义和价值: 1、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开发陶艺校本课程,有利于张扬学生的个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升学习者的主体性,培养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课程的设计者。校本课程开发赋予了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为教师提供了发挥创造性的空间。教师在课程开发的实践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3、有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从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发校本课程,有利于凸显学校的办学特色。 三、校本课程的界定及遵循的原则 陶艺校本课程是我校根据办特色学校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系统评估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美术教师的资源,通过自

行研讨、设计及其他力量合作等方式开发、实验的校本课程。 陶艺校本课程编排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特点,坚持严格的编排原则,除了一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整体性外,还特别重视: 1、主体性原则: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发展为原则,以学生成长的需要为目标,充分了解和反映学生的实际。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重视学生学习后的反馈意见,()根据学生的发展不断调整和优化校本课程。 2、发展性原则: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开发学生的内在潜力,着眼于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是校本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之一。 3、实践性原则:要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动手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做中学,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中学。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实践技能和习惯,帮助他们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开放性原则:要站在基础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高度,使学生在过程的参与中学会参与,学会选择,学会合作,学会发展。 5、趣味性原则: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利用兴趣的驱动作用促进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亲身体验到成功的欢愉。 6、教育性原则:要坚持对学生的教育,以育人为目的,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个性,自尊、自信、自主、自律。 四、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实施步骤和预期成果 研究目标: 1、总体目标 以陶育德、以陶育能、以陶启智、以陶育人;创办特色学校。 2、具体目标 学习和了解我国陶瓷发展的历史,培养学生一技之长,学会一些陶艺的知识、技法,会用泥塑的形式表现不同的物件、场景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表现能力等综合素质,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培养教师开发、实施校本课程能力;办特色学校。 研究内容 1、探索陶艺课程教学策略 2、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探索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研究思路:1、与相结合,融艺于陶;2、与文化建设相结合,扮靓校园;3、与 \美德\教育相结合,奠基生命;4、与语文写作相结合,拓展教育资源。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检索和收集与本课题相关的理论学习材料,通过学习提升教育教学理念。 2、行动研究法:教师以教育教学实践为立足点,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四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步骤,形

成一个不断深化的螺旋型进程,最后达到问题的解决。 3、个案研究法:通过对典型教师的陶艺课堂教学的研究,探索陶艺校本课程课堂教学模式。 4、经验总结法:对课题进行阶段性小结和最后总结,形成结题报告、论文集。 实施步骤 (一)实验准备阶段:2016年1月——7月 实验任务: 1、对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撰写。确定研究方向、研究内容, 制订研究计划。 进行科研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树立新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观念。 2、召开课题会,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通过讲座、培训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进行陶艺制作技法培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做好师资准备,奠定坚实的研究基础。 (二)实验实施阶段:2016年7月——2016年12月 (1)第一阶段:2016年7月——12月 实验任务: 1、通过谈话、调查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了解学生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中的感受和学习状态。 2、每位参与实验的教师做一节陶艺校本课公开课,及时全面地对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所有实验教师共同研究、探讨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模式。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 请教科所曹所长到我校对教师进行培训,解决实验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成果:撰写实践课研究反思报告。 (2)第二阶段:2016年1月——2016年6月 实验任务: 1、实验教师不断依据教学理论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并进行教后分析。 2、通过反复实践,完善的课后信息搜集、整理和分析,逐渐探索出陶艺校本课程结构。 实验方法:理论学习、上实践课、调查对比、写实验报告。 成果:撰写实验报告,形成初步模式,验证评价体系的合理性。 (3)第三阶段:2016年6月——12月 实验任务: 1、课题组召开阶段性研讨会。旨在实验的基础上,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在课题组进行研究、探讨和交流。编写陶艺校本教材。 2、验证合理性。 (三)实验总结阶段:2016年1月——6月 实验任务: 课题组将实验相关资料、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对本课题研究工作进行反思与总结,得出实验结论,经过讨论后形成研究报告。 预期成果:1、建立陶艺课程教学模式 2、完成陶艺校本课程教材 3、完善校本课程评价方式 4、完成研究报告 完成时间:2016年6月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及保障措施 1、实施新课程以来,我校在教育教学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我校的美术教师科研意识浓,专业水平高,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这就为校本课程开发准备了良好的土壤条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源头活水。 2、负责人马玉秋是哈市级科研骨干,哈市\九五\科研先进个人。本研究小组成员都具有较高的文化素质,较强的业务水平及科研能力。都是骨干教师和校学科带头人。 3、学校将对参与本课题研究的各位教师的个人业务进修、集体研讨活动、教材编写、课件制作、授课等方面给予充分的时间保证。 4、课题组结构合理,有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还有区教科所的鼎力支持。 保障措施: 1、建立健全科研工作责任制,做到领导到位,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2、强化科研工作管理,向管理要质量、要效益。首先要抓好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重点抓好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克服科研中重立项,轻过程,有计划,无成果的空头实验的情况。为此要执行当月汇报、学期评估、年末总结制度,力保工作到位,以点带面形成规模效应,推出教研成果。其次要做好档案资料管理,做到规范化,标准化。 3、加大对科研工作的经费投入。科研工作是直接为教育教学服务的。学校要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划拔一定比例的经费用于科研,同时要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有限的资源用到刀刃上。 阿城区回民小学 《开发陶艺校本课程 创办特色小学的研究》课题研究组 2016年4月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