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教学设计)

月球基地应该是什么样子(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扩展生命的首选地。地球是人类目前所知道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那么到底宇宙中有着外星人的存在吗?人类又如何走向太空呢?这是人类一直探索的问题。地理教材必修一第一章介绍了地球的宇宙环境以及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为了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设计这一研究性活动,配合地理新课程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推动新课程内容。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教学难点:根据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设计人类如何在月球上建立基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 2.能力目标

①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 ②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竞争精神和合作意识。

③加强学生对未来领域的探索,培养学生的科研精神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合作,归纳学习法。

(五)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设计(1课时) 教学环节 通过图片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1、课件展示月球图片。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一边欣赏,一边思考。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 天体,是人类向太空扩展生命的首选地。图片显示 的就是我们我能看见的月球,从该图可以看到月球 表面的一些情况,跟地球一样,月球表面也是凹凸 不平。那么下面我们就开始我们的月球之旅。 2、课件展示中国古代传说“嫦娥奔月“图片。 在中国古代,由于科技水平的局限,人们对月球充满着好奇,于是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相传嫦娥是帝喾的女儿,也称姮娥。美貌非凡。后羿的妻子,相传后羿是尧帝手下的神射手。《淮南子 览冥训》中说,后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嫦娥偷吃了这颗灵药,成仙了,身不由主飘飘然地飞往月宫之中,在那荒芜的月宫之中度著无边的寂寞岁月。当然这美丽的传说更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月球的认识。 3、课件展示中国明代“万户飞天“的图片。 通过图片的了解人类在探索月球方面所作的努力以及成就。 到了明代,科技水平有的很大的提高,这是人们对月球的认识不再局限与传说中。而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探索。世界上最早进行载人航天技术实践的是我国明朝的万户(又名万福)。据史书记载,14世纪末,明朝一勇敢者万户在座椅上捆绑了47支火箭,自己坐在椅子上,手持两个大风筝,令人点火 ,试图利用火箭的推力和风筝的升力升空。万户惊人的胆略和非凡的预见,为后人进入太空打开了思路。为纪念这位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火箭推力飞行的先驱者,人们将月球背面的一座 环形山命名为“万户环形山”。 4、课件展示“阿波罗”登月图片和中国“嫦娥一号”工程图片。 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积极思考,进入情境,融入主题。活跃课堂气愤,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随着科技水平的进一步发展,到了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和美国曾用航天器对月球进行多次探测。随后,美国的6艘“阿波罗”号飞船又先后将12名宇航员送上月球。 图片显示的就是“阿波罗”号登上月球的情景,这也是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真正的开始了月球之旅。 过渡 通过这些图片我们了解了一些关于人类探索月球的基本情况。不过,航天员的活动范围以登月点为中心,半径不足8千米,那只能算是对月面的短暂探险。目前,人类正计划建立月球基地。 学生思考,并进入下一教学环节 通过图片的引导,顺利过渡到对月球概况的教学中。 让学生进入月球概况的教学过程。 新课教学 不过,月球和地球不一样,要想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在建立月球基地之前我们还得对月球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 讨论回答 课件展示月球表面的图片,让学生分组讨论。 设置问题: 1、月球上有哪些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2、如果想在月球上生活,人类还需要创造什么条件? 通过引导及图片展示,调动学生积极性,思考、学会思考,讨论并回通过讨论答问题。 来完成这一部分教学。 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探究 总 结 过 渡 新课教学 课件播放,从月球的质量、体积、引力、温度、空气和水这六个方面来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通过以上我们所了解的月球的基本情况,我们知道月球上还有许多方面不适合人类生存,因此必须改造环境。 为了人类能在月球上生存,科学家在美国建立了一个人工模拟地球生态环境的全封闭实验场,即“生物圈”2号。 课件展示“生物圈”2号图片。 学生分组加强学生探讨思考,的探究性并回答问研究学习 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