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博物馆观后感100字-实用word文档 (5页)

2018-博物馆观后感100字-实用word文档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随意编辑修改! ==

博物馆观后感100字

博物馆观后感100字【1】

首都博物馆观后感11月24日,我们四年级全体师生参观了首都博物馆。 博物馆总共分为5层,分为东区西区。

我们观看了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那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 顺着二层的螺旋结构我们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 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四层还有京剧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脸谱,戏服,听戏的茶楼,坐在小桌旁看着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戏剧,能真实亲切感受到当时来茶楼休闲的人,那种自在享受的情绪。

四层还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它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以宋辽金至明清时期北京地区重要遗址、墓葬、窑藏出土文物为主。

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个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

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

2018-博物馆观后感100字-实用word文档

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

我十分喜爱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纯净,有些能够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爱。

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除了这些还记得有剪纸展,风筝展,北京小吃展,服饰展。

透过此次参观,孩子们大大开阔了眼界,首都博物馆留给我们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真让人难忘啊! 博物馆观后感100字【2】

今天阳光明媚,爸爸领着我参观了,位于铁西区卫工街上的中国工业博物馆。

来到博物馆正门,立刻被它的样子吸引。 它的造型简洁明快,富于动感。

坚实的长方体建筑上方向外展开,既像一个坚定的V字,又像张开的双臂,在为中国工业的辉煌成就而欢呼高歌。

进入展馆大厅,迎面是一幅巨大的名为《铁流凝变》的铜质浮雕,长22米,宽11.5米,净重50吨,是目前我国最大工业题材青铜雕塑。

浮雕上方新中国第一包钢水飞流直下、倾泻而出、喷涌而来,象征的是产业工人一往无前的精神,体现的是沈阳老工业基地完成华美转身后凤凰涅盘般的壮美,展现了中国工业恢宏磅礴的气势。

我们参观了通史、机床、铸造、冶金、重装等展馆,我见到了新中国第一枚国徽、见到了车轮比爸爸还要高的大卡车、见到了中国第一张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见到了红旗二号导弹、见到了国际领先的数控机床等等。

2018-博物馆观后感100字-实用word文档

我见到的这些无处不彰显着国家的进步、富强,也体现了沈阳在国家重工业上的重要作用。

我感到无比的自豪,更让我决心努力读书,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献上我的一份力量。

博物馆观后感100字【3】

利用假期,我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国国家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天安门广场东侧,东长安街南侧,与人民大会堂相对称布局,是一座系统展示中华民族文化历史的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国博藏品数量约100余万件,集收藏、研究、展览于一身。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我追寻了中华古代文明的踪迹,参观了文化遗产:一件件细致的雕刻品,一件件巧夺天工的工艺品。

文化遗产陈列的亮点在于展示手段的丰富多样,有照片、有实物,还增加了电子文物介绍,如二维码、语音讲解。

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文物体现了各个朝代的文化底蕴,如:承载着朝廷权威的皇家玉玺,记录着世代变迁的竹简,刻画着沧海桑田的铁器铜器,象征着雍容华贵的玉器古玩,还有留着战争疤痕的民间遗物,每一件都在给我们讲述着自己说不完的经历和史实。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镇国之宝——后母戊鼎。

它出土于中国河南安阳武官村,是目前已出土的世界最大青铜器,也是世界上罕见的青铜器贵重文物,它重832.84公斤,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宽78厘米,足高46厘米,壁厚6厘米,大得可以做马槽,所以人们又叫它“马槽鼎”。

后母戊鼎纹饰美观庄重,工艺精巧,一向为世人所钦羡。 它的价值因此而更高。

联系客服:779662525#qq.com(#替换为@) 苏ICP备20003344号-4